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祭祖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许多人会前往祖坟或者祖宗祠堂,祭奠先人以寄托哀思。
但是中元节祭祖也有一些传统禁忌需要特别注意,否则据说会招致厄运或不幸。
今年中元节即将来临,本文特意整理中元节上坟祭祖的七大禁忌,希望可以帮助读者顺利完成祭祖活动。
一、中元节简介及上坟祭祖习俗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日子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
这一节日源于道教“三元”学说,即天元、地元、水元,其中地元司掌人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地元诞辰日,据说地元会在这天开启阴间大门,使得所有祖先亡灵都可以回到人间一次。
所以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是人间与阴间交汇的时候。
这一天人们会去拜祭自己的祖坟,烧纸钱表达哀悼之情,开展传统的祭祖活动。
许多人会在中元节穿孝服,前往祖坟或者祖宗祠堂,虔诚祭奠先人。
二、中元节上坟须知七大禁忌和含义
中元节上坟祭祖,除了要虔诚肃穆以示尊重,也需要注意一些传统忌讳。这些禁忌看似迷信,但更多蕴含哲理和智慧。
七月半是阴气上升,阳气衰退之时,不可太早或太晚祭祖。
(二)不要去水边
“七月半鬼乱窜,没事不往河边站”,按照老人们的说法,一些孤魂野鬼会在“鬼节”这天在外面乱窜,而水是阴冷潮湿的地方,最受鬼魂喜欢。
因此,七月十五不要去水边游玩,其实是为了吓唬小孩子,尽量避免小孩去游水嬉戏,以免发生溺水等意外。
这种忌讳能够引导人们提高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三)不要站在南墙下
“南墙下”就是南面的围墙下,大家都知道的,以前的家庭院落多为坐北朝南,房屋在北面,那么南面自然就是围墙。
由于太阳光难以照射到墙根,因此南墙下也就成了阴凉之处。
按照老人们的说法,“地门”在东南方,七月十五“地门”大开的时候,鬼魂就会从南面而来,而住宅南面大多没有房子,只有“南墙”。
又有传说鬼魂走路只能直走,不能拐弯,就很容易撞到南墙上,如果正巧有人在南墙下,就容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其实是因为南墙下光照较弱,易滋生病菌,从而影响身体健康,老人每天晒一晒太阳会更有助于身心健康。
(四)不能践踏别人的坟墓
老人们说:不能践踏他人墓穴,不然会有坏事缠身。
这其实告诫人们处处要尊重别人,不践踏他人墓穴,体现了对他的尊重和自己的素质。
(五)衣着仪表
七月十五是祭祀的节日,祭祀需要的是庄重和严肃,因此不宜穿红紫色鲜亮衣服,应穿深色衣服。
老人们说:七月十五这天穿大红大紫的衣服是大忌讳,会引得不好的事情。
着其实是告诉大家,祭祀要严肃,这是对逝者的尊重。
(六)仪式庄严,不可嬉闹
祭祀的目的是感恩先人和追忆先人,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因此,切记不可嬉闹玩乐,要究肃静虔诚,以示对先人和仪式的严肃对待。
(七)衣物晾晒
老人们说:“七月半,鬼乱窜”,晚上收起晾晒衣物,不然会被外面的孤魂野鬼借用,会不吉利。
这其实因为,七月半是秋季雨露渐浓之时,晚上晾在外面的衣服容易受潮,容易滋生细菌。
这些传统忌讳蕴含先哲的人生智慧,我们在襟怀科学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其中的启迪和益处。
三、遵循传统礼仪庆中元
中元节習俗源远流长,这些传统忌讳固然部分带有一定迷信成分,但更多蕴含的是中华民族对生死、亲情的思考和历史智慧。
作为子孙后代,在庆祝传统节日同时,也有必要恪守一定仪式规则,以示对先人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遵循老一辈的智慧,才能让传统的节日风俗得以延续和发展,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
在即将到来的中元节,走访先人之时,让我们留心这些传统忌讳,稳步前行,传承文明。
通过祭祀活动的举行,增进对过去的追思,丰富对未来的憧憬,以传统的智慧照亮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