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此问青天:月饼述说的百年中秋记忆枣泥馅料点心豆沙薄饼

月饼,形似满月,寓意团圆和美,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种中秋佳节美食。百年前,伴随着跨区域经济联络强化,以及近代城市生活、商业文化的嬗变,大都会与某些小城镇的月饼“风貌”发生了显著而细腻的变迁。近代月饼的格局与特征如何?月饼之于近代市民而言仅是一款“仪式食品”吗?且沿着百年前文士、记者的笔迹,一窥“月饼的近代史”。

月饼的流派江湖

幅员辽阔的版图,决定了中国在月饼流派方面绝不会显得单调乏味。1942年日籍民俗调查者撰写的《中国民俗食品》便列举了三大月饼“系”各自的代表性口味:“南式:火腿、五仁、玫瑰、豆沙、椒盐、枣泥、咸肉、葱油;北式:自来白、自来红、提浆、翻毛、大供月饼;广式:豆蓉、莲蓉、咸腿、莲子”。

相比这个分类,对今天的国人来说,“苏、广二分”是更耳熟能详的办法。1928年《常识》杂志整理了上海市面上月饼的主要分类,依照的便是“苏、广二分”的大致逻辑:“可以分为广东月饼和本地月饼二种。广东月饼中,也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广州人做的,一派是潮州人做的。本地月饼中,也可以分为苏派和宁派”。

苏式月饼是长三角最主要的“家乡月饼”。在长三角其他地区的月饼“知识谱系”里,广式月饼往往和“甜”挂钩,苏式月饼辄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咸”味。1936年《东南日报》的一篇杭州月饼店广告显示,在售的苏式月饼有“三鲜、葱油、云腿、鲜肉”等种类,而广式月饼则有“豆沙、枣泥、百果”等口味,甜、咸区隔分明。

在近代市面上,苏式月饼的一些“变种”亦颇受居民喜爱。1938年,《香海画报》提到上海“南京路浙江路一带,有一种像铜板般的椒盐小月饼出售,每个售铜元一枚,销场大得很”。当然,在苏州以外的“苏派”食文化范围内,也孕生出了诸多地方特色月饼。1946年,上海《文饭》周刊就提到“在苏北一带,尤其是淮阴等地,所制的月饼也颇具特色,皮子细而白,馅心比较单纯,但也有一种朴质的情趣”,堪与苏式月饼正统媲美。

或是求新心理影响,百年前长三角的食客不少都曾“见异思迁”,被广式月饼吸引。1935年,《东南日报》的作者比较道:“在过去,我们知道月饼仅有一种,即所谓‘苏式月饼’……可是同犯一个毛病——油重又太甜,上口腻嘴,很容易把牙齿弄蛀……自从广东月饼跟着陈皮之类到了杭州,杭州人对于月饼便转移了嗜好……尤其是那月饼外层的敷粉,经过了适当的烘焙显现出那么非常动人的微微的赭黄色,不吃,看看也得多看一眼,不比苏式有时候会弄得‘乌焦八公’,叫人不敢放进嘴去”。

更有甚者,那时有苏州人竟以到上海尝广式月饼为喜事。1943年,某苏州籍文人在《申报》上回忆了童年来沪时发生的“月饼趣事”:“我父亲、母亲原要想‘荡马路’,但是我和我的妹妹,聒噪着他俩,定要吃广东月饼。这广东月饼,是父亲每次由上海回家,总要带几个来给我们的,所以印象最深。一到上海,就牢记着这四个字。父亲没法,就带我们到了楼盘,一爿广东茶馆,喝的是乌龙茶,吃的就是广东月饼”。

对近代大都会民众而言,广式月饼是“贵”字当头。不单零售时每只小月饼价格要高于苏式,更有供富家祭祀、赏玩用的“大月饼”天价惊人。1943年,一位作家在《新民报半月刊》感叹“在南京、上海看见过大月饼,厚约二寸,直径总有一尺五,据说里边的材料什么都有,每个要卖四十五元。在橱窗里边摆着,上边有种种的花纹,焦黄可爱,颇使人艳羡。然而这个大月饼究竟是何滋味,不仅我没尝过,就是我的朋友们也不知道”。

精致繁华的月饼市场

1935年《机联会刊》谈到:“在二十年前的上海市场的月饼地盘,完全为苏式所霸占。广式的月饼,不过应时点缀。在市场上的势力,真是微乎其微。后来,年复一年,广式的销路逐渐畅旺,而苏式的销路却日趋落后。至今日,上海月饼市场的势力,完全为广式取而代之”。广式月饼的崛起,意味着月饼走上了朝向大市场化、消费主义化转型的道路。

谈及月饼的大规模市场化,上海冠生园无疑是那个年代最经典的案例。1936年,《时事新报》撰稿人在参观过冠生园月饼流水线后描述了其中情形:“工作非常紧张,连走道上都放满了已经制好的月饼。里面工作的情形,则是取分工合作的。有许多女工在捏馅子,她们把拌好的馅子捏成圆圆的一团,然后在秤上称了,再送到男工的手里去。那里男工则在每个馅子上包了一层外皮,搓得圆圆的,由另一个男工把它装在模型里掀平了,再把它‘敲’出来,软胚便成了。于是送到炉灶间去烘,经过十分钟至半小时的工夫,经过包装,便可以应市了”。当时冠生园还为月饼产品建立了覆盖各地的原材料供应链,1940年,《神州日报》上的冠生园豆沙月饼广告称该产品“用太仓特产赤豆,配以潮州白糖、玫瑰糖等”,南北珍味融于一馅,诚可谓独具匠心。

冠生园凭借工业化、商业化思路成功打造了一个“月饼帝国”。1946年,冼冠生在接受《礼拜六》周刊特约采访时透露,“现在冠生园每日能产大月饼五、六万只,小月饼十余万只,行销遍于全国”,在百年前,这毫无疑问是个极具震撼力的战绩。

与上海相似,南京等大都会民众的消费习惯,也在1920、30年代转向广式月饼。1932年,《南京晚报》评论称“在十六年前时,本京各种月饼销路最广者,首推苏制,本地者次之,广制竟无人问津。十六年后,粤人云集京都,于是苏制月饼之营业,遂一落千丈,广制月饼,竟异军特起”。

1936年《实报》则谈到了北平广式月饼的制销情况,其中显露出了些许“本地化”趋向——广式月饼早已成为北平中秋的常规点心,与传统京派甜食共存共荣:“这两家的广东月饼,每年是废历七月十五日开炉,一直到了中秋节收炉。师傅从前是广东请来的,现在是北平人学习制造。前半月是制馅子,像煮豆泥、煮枣泥、煮冬瓜蓉、拌五仁馅子等都是的。开炉之后,每天可制作月饼二百斤至四百斤,发售的时候,是一斤一匣,或二斤一匣”。

当然,竞争只是不同流派月饼间关系的一面,在多数城市,苏式与广式月饼都能和谐共处,有针对性地满足老饕们的各自口味。1933年,《申报》新闻通讯人走访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发现“秋节月饼业已上市,土产部之苏式月饼、糖果部之广式月饼、南货部宁式月饼,均美味可口”,这般和谐景象,是近代大都会月饼市场的真实写照。

百年前的上海滩,精明的市民阶层将月饼生意做到了“极致”。1944年《东方日报》记称“海上有一部门店家,专做应时食品,午节前后卖粽子,春节前后卖年糕,值此秋节将近,则又改卖苏式月饼”,把节令美食附带的商机发挥至极。1932年《电声日报》也提到上海“小店铺制月饼的也很多,北四川路一带,尤为月饼集中之区,‘中秋月饼’这四个字的招牌,到处都飘舞着呢!”月饼早已成为秋日里近代上海的一道城市风景。

锅气升腾的现烤月饼

月饼既是馈赠节礼,更是季节性美食。百年前的月饼记忆,也处处升腾着烟火气。最亲近民生的月饼,当属“街头摊”的苏式月饼。

1938年,《上海生活》月刊称“三、四年来新兴一种苏帮月饼摊,散兵线般,分设本部各马路畔。有依人篱下,凭商铺一角。有占人行道数尺地盘,木板三块,玻格木盘五六只,烘炉全座,纸盒若干,已是全副生财。饼司二、三人,似大饼油条摊,随烘随卖。他们因开支省,馅料次,月饼售价,较同帮店铺便宜。小市民爰乐惠顾”。引文所言大多不虚,但别误信其“馅料次”的表述,老上海街头的苏式月饼同样很诱人。1938年,《现世报》周刊文章就论到:“最近上海采芝斋的榨菜月饼,以肉和榨菜为馅,其味比苏州普通的肉月饼更佳。这种是杭州的名产,现在极受上海顾客的欢迎,每天下午就有许多顾客,立在炉子旁边等着,真使人垂涎欲滴的”。

苏式月饼“发源地”之一的苏州,现烤月饼摊更令初秋街巷里溢满鲜香。

1947年《铁报》报道称“这几天,一条观前街和半条宫巷,又成了月饼摊的天下。有一位老先生从观西数到观东,一共十八个摊子,宫巷里北半段,也有六七个摊子。这些摊子上,都是做的面积像往年墨西哥‘鹰洋’般大的小月饼,厚约半寸弱。甜的有玫瑰、白果、夹沙、椒盐、枣泥五种,咸的有火腿、葱猪油和鲜猪肉三种,而以咸的生意为茂美。因为刚出炉的肉月饼,味儿的确很腴美的”。对当时的苏州市民而言,月饼既是街头大众美味,也是一门可供人供养家室的营生。1946年,《报报》周刊调查了苏州街头月饼摊的境况:“因需本不大,所以街头角落随处可见简单的自制月饼摊,他们靠了一副锅炉,居然也可在一个八月半中赚出一笔寒衣费。据摊贩告诉记者,一锅月饼平均可焙七、八十只,每天做五、七炉不等,赚头据说只扯‘三分钿’”。

饱含浓情的自制月饼

虽然百年前的人们大多是从市面上采购月饼,但也不乏自制月饼过中秋的案例。1925年《时事新报》的一位湖州籍作者说明了家乡传统:“我们过节用的月饼,往往自己拿馅子去叫他们店里做,味比买来的格外好些”。1936年无锡《生路》月刊的作者也持有相似观点:“吃腻了无锡月饼,再尝广东月饼,的确别有风味”,为此他向读者展示了广式豆沙月饼从制皮、填馅到烘焙的系统做法。

从当时报道来看,乡间自制月饼的技法既依附于点心店制作大流,又往往存在些个性差异。1925年,《时事新报》讲述了江阴乡间的一种月饼皮制法:“一半用脂油或素油和熟水拌和,一半单用热水拌和,各取一半,大小观所制月饼以定。展成薄饼,把两个叠置,卷成轴形,复展之。成薄饼后,再把它卷好,照样制造。经几次,又卷成轴形,用食指插入它的一端,廓成圆杯形,把馅料放入,捏成球状”,这与当年大型食谱里所记多有不同。

统计有限的报章回忆,不难发现当时人们自制的,大多是苏式月饼。缘何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苏式月饼材料更“亲民”,制作程序更简洁。1935年版《家庭新食谱》称制作苏式月饼除用到干面粉一斤、荤(猪)油二斤外,还需将以下各材料“斩细候用”,作为馅料:“腿花肉四两、云腿四两、青葱五枝、陈绍兴黄酒一两、浓酱油一两”。这些内容远比莲蓉、五仁等繁琐广式月饼馅料更接近百姓自家厨房。同样,广式月饼的烘焙,也比一只炉子一只锅就能办成的苏式月饼来得麻烦:“炉底须铺以生盐混合碎玻璃的泥质,燃料采用木柴,这样烘法有保持标准温度的功用”。

当然,最有机会尝到新鲜出炉月饼的,还是点心铺的主人及其家人。1927年,某作家在《语丝》上回顾了儿时家中茶食作坊故事,其中写到了家人在中秋节前赶制月饼时的一幕场景:“每次做饼子的时候,他们都为我做一个小的好馅儿的‘洗砂饼’或‘枣泥饼’。新出炉的热月饼味儿倒比冷了以后好”。如此口福,外人怕是难有机会体验的。

丰俭各异的月饼包装

早在百年前,月饼的包装便已是个中秋前后的热点话题。而包装简约或奢华的差异,也主要发生在苏式月饼与广式月饼这组“竞争对手”间。

1925年,《半月》杂志论说了苏州月饼包装的历史变动:“手提肩负皆此五色斑斓之月饼匣子,旧时苏城月饼装薄木片匣,而外裹以白纸,上盖以招纸。俗议身瘦而食量甚宏者曰‘月饼匣子’,亦以其外观虽怯,而内容实丰耳”。关于这类木片匣子简单包装月饼的打包细节,1935年《世界晨报》里留有一段记述:“以四枚为一匣,匣以薄木片为之,外用纸裹,贴店号招牌。横端盖一红印,文有‘合锦’字样,并注明价格其上”。更草根化的上海月饼摊,甚至会如1928年《常识》杂志所言,采用“用白纸糊成”的纸盒简单包装。由此可知,当时苏式月饼的朴素包装主要是功能性的,而非服务于审美目的。恰如前引《半月》杂志里那句苏州俗谚的寓意,苏式月饼重在“食”,不重“饰”。

相形之下,百年前上海各家广式月饼普遍关注“颜值”,尤其对包装的艺术化看得极重。1946年,《报报》周刊就此讽刺道:“‘花式’点,那么‘三潭印月’‘云裳仙月’等等美丽的名目加上去,每只价得六万、八万了。冠生园最华贵的一只月饼,尚在制造中,定名是‘平安岁月’,售价十三万元。不过全上海最高价的一只,却已在大三元的橱窗中问世,标价三十二万元,名称是‘大同世界’”。广式月饼的过度美化渲染不止于此。1943年《新都周刊》指出,广式月饼中还有两类“可目而不可口”者:“饼面不用硬印浮影,而用手工描绘,或者用糖花纸之类堆砌。每一个饼,各占一个圆形的盒子,盒面蒙以极稀薄的纱布,用以望见盒内的饼,考究的用玻璃盒面。还有一种做成像小猪的形状,大小不盈握的,外面罩以一个竹编成而涂染彩色的‘小猪笼’,这是哄哄孩子之用的”。这显然与月饼作为中秋食品的本质背离甚远,也因商业气息过重而脱离了民俗文化轨道。

百年前的上海月饼市场,曾上演过一出“面子胜过里子”的时代大戏。1938年,《现世报》周刊回顾总结道:“广式月饼花色新颖,特别注重式样和装潢,更努力地宣传,因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苏式月饼,在制造上墨守成法,装饰落后,更不注意宣传,所以,在其市场上的地位,将被广式月饼占优势了”。这正是前文提及的,广式月饼勃兴而苏式月饼衰微的一项直接诱因。可悲的是,受市场选择催化,百年前沪上的不少苏式月饼也跟风搞起了“面子工程”。1928年《常识》杂志报道称“从前的月饼盒子,真是不考究得很。近三、四年来,大家竟在盒子外面的装潢上,考究起来了”。看来月饼盒过度包装的流弊,最终还是要靠摆正消费者心态,方能得以彻底解决。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邹赜韬)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明日中秋节,除了月饼,这9样美食也要备齐,为家人添福气财气桂花的谐音为“贵”,有着富贵的寓意。中秋节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阵阵的桂花香味扑鼻而来,于是人们便将桂花酿造成桂花酒,其口感香醇,桂花的香味犹为浓厚。在中秋饮用桂花酒,不仅是时令的特征,还寓意富贵吉祥,自然也倍受人们喜欢。 中秋节到了,愿大家阖家欢乐,团圆美满!除了月饼,大家过中秋时都吃什么传统美食呢?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2>975:93aj<59f:1:972247{{93jvor
1.公司中秋节活动方案公司中秋节活动方案通用15篇◆18.00前酒店会场布置及水果、饮料、点心到位;工作人员到位; 中秋节公司活动策划方案 3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欢乐喜庆气氛。今年中秋正好的十一黄金周,也是举办活动的黄金时机。 一、活动背景 jvzquC41yy}/uqzdcqi/exr1|jodjjsi1ekiwj46ncw/j}rn
2.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1、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中秋节由于地区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但中秋节一样的就是吃月饼,赏月了,那么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来欣赏一下吧。北方人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吃南瓜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2=5:B7230nuou
3.中秋节吃什么传统美食【#中秋节#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美食#】春去秋来,又是一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想想中秋节马上就要和家人团圆,一起共赏中秋,就很开心!但是大家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中秋节吃什么传统美食?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无忧考网中秋节频道! 1.中秋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239860qyon
4.公司联谊活动策划方案6篇“月亮之心”中秋亲情会 背景: “每逢佳节倍思亲”赋予了中秋节浓郁的“家和”概念。在这个尽享天伦、祈福圆满的月圆之夜,每一颗心灵都是圣洁的,最容易被激发出人性的真善美,是绝好的增进情感、推动业务的时机。 目的: (1)公司是个大家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宿感。打破一家一户团圆过节的小格局,以分部jvzquC41yy}/{~|gpoo/exr1hctxgw4jwqjpppkcpigo1<<:5:890qyon
5.被记者问月饼爱吃什么馅,国台办发言人:当然是……|广东|大陆|邓丽君|相较于烤肉,中秋节吃月饼、柚子、吟诗赏月的传统更加悠久。“柚子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水果,在台湾,文旦柚象征着团圆,”范怀方说。 不止台湾,大陆广东、福建等地都有中秋吃柚子的习俗。“柚”与“佑”谐音,中秋节这天,两岸民众会将柚子皮剥成花瓣形,给小朋友做成帽子,期盼月神的护佑。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HS75U?52756THY80jvsm
6.中秋节团建活动方案(精选6篇)中秋节团建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 (1)公司是个大家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宿感。打破一家一户团圆过节的小格局,以分部或科、组为单位(视团队规模而定,以八至十二户为佳),员工带家属一起来参加团队的中秋亲情会。 (2)让员工家属了解公司文化,增进对公司的亲切感,提高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度。 jvzq<84yyy4vpsx0eqs0j~tfqpmgcwlcp1814;591792:<830jznn
7.中秋节,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团圆了与陈小峰一家人的中秋节团圆饭 陈小峰与都红江没有血缘关系 但他们有十多年胜似亲人的故事 2009年冬天,寒雪飘飞 下班回家的 老河口市“80后”小伙陈小峰 在街头偶遇 比自己大14岁的流浪汉都红江 都红江是个聋哑人 衣着单薄,穿着短袖,趿着拖鞋 陈小峰心生怜悯 jvzq<84ycr4hwlmgpitfy|3eqo5q1::48:9/j}rn
8.中秋节冷知识:曾是果子节结账日狂欢夜新闻频道资料图:月到中秋分外明,圆月高挂上空。 泱波 摄 不过,抛开吃月饼、赏月赏菊花等耳熟能详的习俗,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点”颇为冷门。它有很多“昵称”,在宋代,也是庆祝团圆、尽情欢乐的“不眠之夜”。 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各种不同说法。 jvzq<84pgyy/{xzvj0io1|m14281394v42813953a3863?:490nuo
9.幼儿喜爱的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精选20篇)幼儿喜爱的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2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温馨、团圆的美好日子,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各企业增加销售,接近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达到一种和平友好的精神,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在这一天里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fj~fhcpmbp8=7956557mvon
10.中秋节食俗推荐中秋吃什么食谱大全5、中秋节的食俗文化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jvzquC41o0vddjg{0eun0ls1z1951:;:65>90qyon
11.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必吃的10种食物你吃过哪些—神奇养生网中秋节吃藕盒子也是寄托了团圆的意思,江浙人一般将藕切片,中间夹上肉馅,外面裹上面糊,下锅炸至金黄,吃起来酥脆可口。 10、月饼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大家都知道了,月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国流传许久的风俗,各地人民都会在中秋这天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jvzquC41o0rzz~snqpm/exr1{{t1:<69:73;?60jvsm
12.中秋团圆饭,你会去荔湾哪家老字号?(附投票)南方plus秋蟹正肥,桂酿飘香。中秋佳节,你是否已经为家人安排好了一大桌团圆饭?在美食遍地的广州荔湾,新老酒家人气爆棚,街坊们是酒楼里的座上宾。 “得闲饮茶!”西关老街坊一句家常的邀约,道出了茶楼文化在广州的盛行。无论是商务宴请还是亲朋家宴,到茶楼叹茶已渗透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场景,成为广府饮食文化的首席代表。一笼笼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1425d7@;5;2?/j}rn
13.全国各地中秋节都吃什么桂花田螺大闸蟹南瓜芋头月饼全国各地中秋节都吃什么 又是一年中秋节,这个中秋你会回家吗?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流传至今,早已深深影响着全球华人甚至亚洲国家。种花家很大,饮食各不相同,如今的中秋更多的表达是一份相聚、团圆,那你知道全国各地中秋都吃什么吗? 一、 月饼 月饼是中秋必不可少的。因饮食差异,出现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jvzquC415i428<3eqo5kk~dz1cxuklqg1IQ14=>N;2;49:SRJ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