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全国美食大盘点,一个地方一个风俗,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清明节是祭祖活动高峰期,在追忆故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户外就地采摘一些新鲜野菜制作美食,或者使用面粉等家常食材做一些清明节食物供家人及亲友享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清明节全国美食大盘点,一个地方一个风俗,看看有没有你吃过的。

1、青团

#青团#青团是浙江、江苏、上海等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是用艾草和糯米等制作而成的。具体做法是用艾草榨汁然后去渣取汁水揉进糯米粉里,再包裹香甜软糯的豆沙馅儿、莲蓉等馅料,蒸熟即可享用了。

青团软糯、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艾草清香。

2、清明粿

清明粿是大多数南方地区在清明节必吃的美食,但是在不同地区的名字有所不同,比如在福建称为清明粿/菠菠粿,在湖南则叫清明饺子/清明饺粑。虽然名字有所区别,但是做法都差不多,以鼠曲草(俗称菠菠草)为原料,清洗干净后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或者焯水剁碎揉入大米粉中,捏成团状,用豆沙等为馅,蒸熟而成。

清明粿外皮韧劲十足,内馅香甜软糯,十分可口,回味无穷。

3、润饼菜

润饼菜是福建泉州等地的美食。在当地,人们都认为清明节不吃润饼菜,就像清明节没有来过一样。润饼菜外型有点像北方地区的卷饼。制作方法就是在面粉中倒入适量水,搅成糊状,在平底锅上轻轻一抹,成型后变成一张薄面皮,再把花生米、胡萝卜丝、高丽菜丝(卷心菜、大头菜、包菜)、香菜、绿豆芽、韭黄、米粉、虾仁等各种菜切小切碎,放入热锅中炒熟,加入调味料,出锅做馅料,裹进薄饼中即可食用。

4、蒸朴籽粿

蒸朴籽粿外形有点像北方地区的开花馒头,就是颜色是绿色的。

蒸朴籽粿,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清明节吃的美食。在当地,有一种叫朴籽树的树,每年到了清明时节,这种树就会发出嫩绿的新叶。当地人在清明节就会采此树的嫩叶,放入大米中,碾碎成粉,然后发酵蒸熟,变成了蒸朴籽粿这道美食。

5、子推膜

子推馍(老馍馍),是山西人在清明节吃的一种传统美食,属于面食。山西人爱吃面,在面食方面舍得花功夫花心思去研究。每年的清明节,子推馍就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子推馍外型美观,体积形态各异,单个重约一斤,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装扮食物,比如红豆、黑豆、花椒子等,而且还有鸡蛋或红枣的馅料。

6、欢喜团

这是四川成都地区人们在清明期间吃的一种美食。欢喜团,外形看上就去就是芝麻球或者芝麻团,但是用料和制作工艺有些不一样。欢喜团是用炒米揉成团,古时用线穿一串,现在都用竹签串串。欢喜团色泽金黄,芝麻粒清晰可见,食之外酥里糯、香浓可口。

7、茶果

在广东许多客家人生活的地区,都保留着清明节吃茶果的习俗。茶果,用糯米制作的,味道甜咸。每到清明时分,客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吃着茶果,闲话家常。

8、染饭团子

染饭团子是云南很多地区在清明时节必备的美食。在清明时节,云南滇西一带山间的野生染饭花竞相绽放。勤劳的当地人就会上山采摘染饭花,心灵手巧地把这山间灵气花朵与糯米、芝麻、火腿肉、红糖、花生等食材烹饪成色彩艳丽的染饭团子。

THE END
0.清明节的“10大风俗习惯”,你知道的有几个?清明节的“10大风俗习惯”,你知道的有几个?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清明节的“10大风俗习惯”,你知道的有几个?2023-04-05 12:56 · 0次播放 发布于:河南省 吃动养好身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相关jvzquC41o0ypj~3eqo5b1?;536759
1.清明节这些习俗您了解多少?文化频道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jvzquC41ewruw{j0ejooc7hqo1nftrycig5dw|yqo1723@5897532;7254:06:<84;?:ajqn0jznn
2.慎终追远还可以这样做:清明节新丧葬风俗扫描清明节至。千百年来,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追思先人。 时代变迁,如今,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甚至是一张虚拟的“网”……越来越多的人按新风俗祭奠逝者。 岁月之河中,不变的是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变化的是“思时之敬”的祭奠方式。 jvzquC41pg}t0lhvx0ipo8pwckqbp8r1c1oofn}0ujznnHnf?CXUKƒtuGZ€BI=JviFzvgg\33<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