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赏秋佩戴茱萸,原来蕴含这么多养生奥秘!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一天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养生智慧,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易经》中“九”被视为阳数,两个九相遇,便被称为“重阳”。重阳节不仅是祈福避邪的节日,更是一个象征长寿与团圆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以及这些习俗中蕴含的养生奥秘。

1、登高望远:辟邪祛病的传统仪式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早在晋朝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登高会”的记载。古人通过登高,既能欣赏秋季美景,同时又寄托了辟邪祈福、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登高辟邪:在天地之间寻找平衡重阳节这一天,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一年中“一阳登勤之日”,此时地气上升,天气渐凉下降。为避免邪气入侵,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爬山登高,与天地相接,呼吸高处清新的空气,以此抵御邪气,祈求平安健康、辟邪延寿。随着深秋的到来,很多人会感到情绪低落、心情烦闷。登高望远成为了一种情绪调节的好方法。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呼吸新鲜空气,眼前的广阔景象能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压力,舒展心情。这种自然的“解忧药”,让人倍感轻松,是消除秋季情绪困扰的良方。登高辞青:告别绿意,迎接果实重阳节也被称为“辞青”的时节,与春季的踏青相对应。春天我们迎接万物复苏,而到了秋天,我们告别绿意盎然的枝叶,迎接大自然成熟的果实。登高望远的仪式感,提醒我们在告别过去的同时,调整心境,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变化。2、佩戴茱萸:驱邪祛病的草药智慧佩戴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重要习俗。在古代,茱萸被认为具有避邪祛病的功效,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佩戴茱萸,以求平安健康。茱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寓意着长寿与幸福。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用茱萸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寄托了对家人团聚、平安健康的美好期盼。在中医中,茱萸有着重要的地位。茱萸主要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在重阳节期间,更适合使用的是山茱萸,它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在秋冬交替之际,适量食用或佩戴山茱萸,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3、重阳节的现实意义:敬老与长寿的节日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还是中国的“敬老节”。在这一天,人们通过陪伴长辈、关心家人,表达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九九”重阳的谐音寓意着长长久久,象征着长寿与幸福。陪伴老年人登高赏秋、佩戴茱萸,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这种孝心与温暖,让重阳节充满了温情与感动。此外,重阳节也正值秋季养生的关键时节,通过登高、佩戴茱萸等习俗,可以提升体质,增强免疫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1、登高望远:辟邪祛病的传统仪式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早在晋朝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登高会”的记载。

古人通过登高,既能欣赏秋季美景,同时又寄托了辟邪祈福、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重阳节这一天,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一年中“一阳登勤之日”,此时地气上升,天气渐凉下降。

为避免邪气入侵,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爬山登高,与天地相接,呼吸高处清新的空气,以此抵御邪气,祈求平安健康、辟邪延寿。

2、佩戴茱萸:驱邪祛病的草药智慧

佩戴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重要习俗。在古代,茱萸被认为具有避邪祛病的功效,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佩戴茱萸,以求平安健康。

茱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寓意着长寿与幸福。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用茱萸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寄托了对家人团聚、平安健康的美好期盼。

在中医中,茱萸有着重要的地位。茱萸主要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两种。在重阳节期间,更适合使用的是山茱萸,它性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

在秋冬交替之际,适量食用或佩戴山茱萸,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

3、重阳节的现实意义:敬老与长寿的节日

重阳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还是中国的“敬老节”。

在这一天,人们通过陪伴长辈、关心家人,表达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九九”重阳的谐音寓意着长长久久,象征着长寿与幸福。

陪伴老年人登高赏秋、佩戴茱萸,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这种孝心与温暖,让重阳节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此外,重阳节也正值秋季养生的关键时节,通过登高、佩戴茱萸等习俗,可以提升体质,增强免疫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

4、正本清源讲中医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复习《零基础轻松学中医》书籍第48讲:气的概说。

5、今日思考问题

固摄作用,是指气具有( )、( )、控制的作用。其一,固摄( ),防止血液溢出脉外。其二,固摄( ),使其分泌、排泄适度且有规律。其三,固摄( ),使精液适时适度排泄。其四,固摄( ),防止胚胎陨落。其五,固摄( ),维持脏腑位置恒定。

答案大家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或身边人有用,请您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因我们的点赞和分享而受益。6、昨日问题答案

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固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及祛邪外出的作用。其一,(固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其二,(正气抗邪),祛邪外出。疾病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正气充足奋力抗邪,祛邪外出则疾病愈。其三,(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THE END
0.2要吃,3要做,4要忌,寓意老人幸福安康安康重阳节茱萸3:佩茱萸,古时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折茱萸可以当驱邪用,或佩戴于臂,或插戴于发,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能够避邪治病。在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茱萸节”。因此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是必要的,并且可以选择品质好且颜色鲜艳的茱萸来佩戴。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6759A=a3:=949j662622:nm2g4ivvq
1.[地理·中国]重阳节为何要佩戴茱萸?正在播放[地理·中国]重阳节为何要佩戴茱萸? 《地理·中国》 20230131 “一丹”说节气 00:29:03 本期内容 [地理·中国]“送秋牛”的传统民浴流露出农家收获的喜悦 00:01:10 [地理·中国]重阳节为何要佩戴茱萸? 00:01:42 [地理·中国]第一个用“寒”字命名的节气 00:00:42 [地理·中国]霜降是一年之jvzquC41vx4de}{0ep532;81235438[KFGuk2;Fkgq\Y[\ZYGGj3\y7523920|mvon
2.[地理·中国]重阳节为何要佩戴茱萸?[地理·中国]重阳节为何要佩戴茱萸?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1111 千年运河12 《地理·中国》 20251110 千年运河11 《地理·中国》 20251109 千年运河10 《地理·中国》 20251108 千年运河9 《地理·中国》 20251107 千年运河8 《地理·中国》 20251106 千年运河7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4;9:61
3.辟邪翁是什么植物重阳为什么佩戴茱萸1、“辟邪翁”是茱萸的别名。宋吴自牧《梦粱录九月》: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清阳九之厄。 2、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jvzq<84o0{~mcm~0eqs0lrsi{ct07A<2224tj}rn
4.茱萸怎么读重阳节为什么戴茱萸茱萸图片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在重阳节当日古人有佩戴茱萸的习惯。大家知道“茱萸”怎么读吗?知道茱萸是什么植物吗?下面,伊顿教育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茱萸! 茱萸怎么读_重阳节为什么戴茱萸_茱萸图片 茱萸,读[zhū yú]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别名:红刺楤、红刺葱、大叶刺葱、仁刺葱、刺江jvzquC41o0wjpzg326/exr1||€t1wjyu1€y|4;3:>90qyon
5.佩茱萸重阳习俗网络中国节·重阳九九染菊黄重阳颂安康重阳节佩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或佩戴于臂,或作茱萸香囊,或插戴于发,以避疫消灾。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 有人分析认为,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jvzquC41pg}t0opgyy/exr0ep5oqmj14565287246712B4892<4:okg38ie0|mvon
6.重阳节传统习俗——佩茱萸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zhū yú]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jvzquC41yy}/zrfpep4dqv4z|v5dqwygpv532;6/325258hqpvkovh;5996477mvo
7.中国古代常在重阳节佩戴的是哪种植物中国古代常在重阳节佩戴的是哪种植物( )。 A.艾草 B.茱萸 C.甘菊 D.蓍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节日习俗。B项正确,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A项错误,端午节将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jvzquC41o0gi0qzcvw4dqv4424803:8214:95>>6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