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唯知上元,壮岁始悟中元,而今方知下元

你知道下元节是做什么的吗?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它与道教有关,道家信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下元节是水官大帝的生日。相传在这一天,水官会到凡间为人解厄。所以,下元节人们会祭祀祖先,也会祭祀神灵,祈禳灾邪。

下元节的习俗:

1. 祭祀祖先:

下元节是一个追思先人的节日。享祭祖先是对祖先信仰的反映,人类对祖先的信仰,是人类对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灵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后代。为了祈求先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孙后代,使他们免于灾难和不幸,人们为祖先亡灵举行祭祀活动。

一般来讲,对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庙,国家有宗庙,民间各有祖先堂、家庙,通过祭祀,祈求福禄祯祥。全国各地在具体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习俗.山东省邹县民间,在下元节这天,要专门建醛设宴,祭祀祖先。湖南省宁远县民间,在下元节前后,还要普遍进行迎神赛会。

2. 禁屠:

古代在这一天有朝廷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可能与下元节是水官解厄之日,人们希望避免杀戮、祈求平安的观念有关。

3. 走马灯:

走马灯是下元节特色的赏灯活动,外形如宫灯,内置转轮贴有图案。点灯后热气驱动纸轮旋转,灯屏上呈现人马追逐、景物变换的影像,增添了节日的趣味与喜庆。

4. 祈愿纳福:

古人相信这天水官下凡巡查善恶,解除灾难。人们用竹枝扎船,糊彩纸成船放河中,载满心愿,寄望水官解困安宁。在福建莆田,傍晚民众带斋品至田头,插香祭水神,祈求农作物安稳过冬。

5. 拜五谷主:

五谷主(又称五谷大帝或五谷母)为掌管五谷的神灵。一些地区以米粉拌红花末塑“五谷主”像,并备扁担、稻穗、五等祭品焚香敬拜。此礼既感恩丰收,也教育子孙珍惜粮食。

下元节的吃食:

1.豆泥骨朵:

首都北京在下元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2.芋仔包:

农谚有云:“吃上芋仔包,包银包金包发财”。客家芋仔包是永定的特色小吃,外形如纺锤,以芋泥加木薯粉制皮,包入瘦肉、香菇、冬笋、虾仁等馅料,煮熟后淋上麻油、猪油,香气四溢。

3.糍粑:

客家有打糍粑的习俗,用上红谷糯米蒸熟后舂制。糍粑食法丰富,可炒豆沫、用芝麻沫或红白糖调味煎炸、炭烤皆宜。冬日烤糍粑,置于火盆木炭上烤至外酥内软,可口,温暖惬意。

4.麻腐包子:

麻腐包子是河西大部分地区经常见到的小吃。这天,村民在家中蒸麻腐包子作为祭祀用品,祭祀完后分给孩子吃。吃麻腐包子据说是纪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麻腐包子象征送寒衣的包袱。

THE END
0.三元九运与二元八运解析上元末运的二十年,为三碧木星当令主运,甲卯乙气旺(震三宫之运) (1904年--1923年,甲辰年--癸亥年,光绪30年--光绪29年) 中元六十年 中元初运的二十年,四禄木星当令主运,辰巽巳的气旺(巽四宫之运) (1924年--1943年,甲子年--癸末年) 中元中运的二十年,五黄土星当令主运,居中。 jvzquC41dnuh0lxfp0tfv8qklwtx{o4ctvodnn4fgvgjn|49:6?66<=
1.浪说红楼:凹晶馆三美联句(上)上元,指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祭天官。中元,指七月十五,亦称鬼节,祭地官。下元,指十月十五,祭水官。此谓三元。自古中国各地风俗大同小异,多有比较盛大的庆典活动。 有意思吧!黛湘二美在中秋节之夜,却要畅想元宵节的盛况。这就很有些另样的意思。回顾红楼故事全局,曹雪芹不吝笔墨描述贾府的盛况,都是在中秋节、jvzquC41yy}/lrfpuj{/exr1r1=29;=efe?f5;
2.北京白云观原名“丰真殿”。位于玉皇殿院内东侧,殿内祀三官,中祀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左祀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右祀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殿外抱柱联:“赐福解冤录风乡之鬼籍;举功奏过司旸谷之龙文。”殿内抱柱联:“天官地官水官赐福赦罪解厄善恶攸分;上元中元下元纲维三界十方较籍功过。” jvzquC41yy}/onnrkct/ew472zlgu‚s
3.错过了抄房,你还想错过什么?而我们生存的空间地理区域也有运势,称为三元九运,是中国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 三个元运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个运,合称为“三元九运”。 上元是一、二、三运 中元是四、五、六运 下元是七、八、九运 jvzquC41yy}/lrfpuj{/exr1r1?2eji;7;652m
4.车陂村“摆中元”民俗活动连摆4天昨日是传统节日中元节,“停摆”3年的天河区车陂沙美“摆中元”民俗活动重新开启。在天河区车陂沙美梁氏宗祠,传统手工艺展品栩栩如生,车陂村的姑嫂行三跪九叩之礼祈福,各方亲友来宾相聚共享中元斋宴。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三元——上元天、中元地、下元水。“摆中元”一是缅怀先祖,二是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jvzq<84ifi€/ynsokpm/ew44246jpmjz1ynku8|jjf532;82:1z32;82:57`:;867:6/j}rn
5.五子运,九星,元运吉凶详解。三元者,乃上元,中元,下元之元运,一元六十年,共计一百八十年之数,一元分三运,一运按平分为二十年,三元共有九运,故亦称三元九运。一元恰好六十年,合得一个甲子之数。上元:包含一、二、三运;中元:包含四、五、六运。下元:包含七、八、九运。 按玄空与紫白九星配运管局,一至九运分别由:一白、二黑、三碧、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9::9::688
6.广州三元宫游玩攻略简介,广州三元宫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间/照片/三元宫位于广州市中心越秀山南麓,三元宫的主殿——三元宝殿供奉着三元大帝,他们原来是中华民族的祖宗,是尧、舜、禹三位大帝,三位大帝分别被称作上元,中元和下元。他们的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此外三元宫还供着广东本地传说的医仙鲍姑,以及太岁神,根据风俗,相信jvzquC41{q{/e}wkr0ipo8xkijz0i~fpi|npw::418?6:7mvon
7.中元节为什么叫中元节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 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汉传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从该经演变而来,在七月十五供奉盂兰盆,救赎现世以至七世父母,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jvzq<84o0unfp‚fpi0ughls0eqs0j}rn1463385:136949<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