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节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宋朝,却要放假三天

中国节日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一年中每个节日被赋予了它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意义。就例如我国的春节,端午,重阳等,皆是极具有民族传统代表性的节日,或许人们对上元节,中元节耳熟能详,但对于下元却较为陌生。

这个节日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过,但是在宋代,它也曾经辉煌繁盛过,它的地位甚至要等同于上元,中元等。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对它的重视程度也是极高的,而且还要举国放假三天。但是下元节为何到了后来逐渐被人们遗忘,它的名声也在“三元中”也逐渐较而次之。

一、道家三元

下元节,在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拥有源远悠久的历史。还有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月满,也就是正月十五,因为古人习惯将“夜”蕴意叫做“宵”,所以这一天原本的“上元节”也被称作“元宵节”,除此之外,还有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其实,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这三个节日分别是“三官”的诞辰,那么何为“三官”?这其实是有关于道教文化的,天官、地官、水官统称为“三官”,而这三个节日也就分别是这三位的诞辰之日。

道家圣经《太上三官经》有云:世间的一切众生由天官、地官、水官相辅相成的统辖人间,而天官对应尧,地官对应舜,水官则对应禹。按照此种说法,便一目了然,尧舜禹是传颂千年的人物,更是三官代表,道家将他们神话构造以表崇敬,然后逐渐发展收到重视。

二、上元节

正月十五即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又称元宵节,它的发展经过了较长的历程,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传承最深的节日,自古以来元宵节都是在万家灯火的张灯结彩中度过,是以喜庆团结的方式结尾。

除去道教“三元”说的起源,元宵节还源自古人的燃灯祈福,在上元节前一夜点灯称之为“试灯”,到达正月十五后的点灯才称之为“正灯”,无论在民间或是居庙堂高位,在这天均祈福祭神,以求得保佑。

上元节的由来还有种说法,汉朝初年,吕后在汉惠帝死后把持朝权,霍乱一时,待到吕后死后,她的随者打算借此机会夺得刘氏的天下。上将军吕禄集结众从者反叛,被齐王刘襄等老臣设计在元宵节平反,史称“诸吕之乱”,于是元宵节在这天举国同庆“闹元宵”。

再者就是佛教传说的神话,在《僧史略》中给我们说明了,佛祖释迦牟尼神变,在这一天需要举行重大的法会仪式,需要燃灯点烛,汉明帝推崇佛法,于是令人在这一天点灯弘法。其实由此可以看出,元宵节的推崇少不了道教与佛教并行的推动,也少不了统治者的推崇。

三、中元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也就是七月半,在上古时期的农忙耕种中,由于人们的庄稼收成都要依赖于天气,于是对自然持有很大程度的敬畏之心。中元节的祈福其实就是在祈祷一年之中的丰收,并且虔诚祭祖,将期望寄托于神灵,寻求无上的神灵庇佑。

人们在七月半这天先将可口的水果佳肴献给神明,然后再自己品尝,意味着神赐佳肴,来年风调雨顺,农食丰收。到了唐代,统治者极为推崇道教学说,就将道教中的中元节设置在了农历的七月十五,与之相重叠,而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节”。

其实在这天也被称之为“鬼节”,但是因为祭拜的是先祖,所以平时并不这么说,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在中元的地官主管赦免。在中元时间,地府门会敞开,众魂会出游。所以,无论是道教还是佛家,都会在这一天祭奠。由于这一天佛道两家的重合,后来渐渐也不做区分。

中元节的存在是最可以证明佛家、道家融合的重要节日,是在唐后被定为中元节。原本这天的存在更早的存在于佛家的盂兰盆节,本由是超度亡魂,达到救赎的目的,而道教一直是强调“孝道”的,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四、下元节

下元节的时候正值农忙秋收,大家总是以糯米粉做成食作的小团,在里面包裹上素菜,然后作素斋以食。信道教徒需要在家门口挂上竖起黄旗的杆,并且在晚上的掌上天灯。但是到了民国之后,一些习俗习惯逐渐被废除遗忘,直至今日。

其实在下元节,有众多的食宿讲究,为的是祈福,是一种崇高的信仰。古人的思维是希望灵魂都能够达到永存,可以达到不灭。下元节一个道教的节日,由道教繁衍而来,因为其代表是大禹,所以我们也可想而知为水官解厄。

下元节在表达祭祀的同时还对大禹进行了纪念,人们也可以去道观受道长的指点迷津,了解道教文化。解厄意味的就是解决生命历程众多的疑难困惑,化解灾厄,这虽然是一种祭拜和祈求,但也是一种美好情感的寄托,也表达了对大禹虔诚的参拜。

古代,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因为各朝各代水患总是连绵不断,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案,而且这不仅危险到的粮产问题,更是威胁到了民众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来年的风调雨顺,对水官的祭拜显得极为重要。

五、总结

虽然下元节在现在不被众人熟知,但是却在宋代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在同时期内是与上元节,中元节占有同等地位。下元节来临时,皇帝以及各类官员都要被严格要求祈福祈祷,放假三天,居家食素祭祀祖先进行持斋。

上元节和中元节之所以能够被每一个人熟知,是因为融合了民间的传统庆祝日期,以及道家、佛家的寓意阐释,上元更是与春节相互呼应,有团圆之意,让人喜而接纳,中元则是以孝道构建,这本就是我们传统文化引以为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下元节之所以被人们慢慢遗忘,是因为构成形式比较单一化,中元节只是道教层次的节日。在越来越发展前进的社会中,因为道教的深远影响渐渐的淡化出世俗中,道家的传统文化也淡化出大众的视线,所以导致下元节被大家慢慢忽视。

THE END
0.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 may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jvzquC41yy}/onnrkct/ew43sxgk3w;
1.“七月半,祭祖先”十四还是十五祭?早几天更合适关于中元节上坟祭祖,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农历七月十五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祭祀时间,但“前三天”要好于“后四天”。因此,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坟祭祖,“早几天”更为合适,但并不是越早越好。如果不能早几天,可以依据“前三后四”的习俗,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上坟祭祖,切记不要过晚。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9916:=9;<770jznn
2.上坟日子是否有前三后四之说,销售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清明上坟清明上坟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上坟的规矩也有很多,比如说“一家坟不烧两家纸”、“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等等。那么,清明上坟所谓的“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呢? 前三后四 所谓前三后四,就是说清明的前三天,后四天,一共七天内,都可以去上坟祭祀祖宗、先人。 jvzquC41yy}/7;~wgt4dp8fum1whuq4;e8;9;:57gdl559i7c2j3h>f32d67;;>0jvsm
3.2025年中元节前后几天不出门多数地区认为中元节当晚(日落至次日黎明)阴气最重,尤其忌讳夜间出行。古人相信此时“鬼门大开”,外出易招惹不吉,现代视角则更侧重安全考量——夜间路边祭祀活动多,烟雾弥漫易引发碰撞或呼吸道不适‌。 ‌部分地区:节前三天闭户‌ 如湖南邵阳等地,农历七月十二开始“接老客”(迎接祖先),全家需留守直至十五日祭祀完毕方可出门 jvzquC41yy}/trqk0eun0ls1ej{bp}tpiloftr4|jqth{~fplkk03<75694ivvq
4.日本商场服务又玩新花样:PSD专属多人服侍,机器人代逛商场,同是女人万般顾客来店三天前预约,社内联络 需要将特定顾客以及来店购物目的详细备案。 比如为了参加派对,商场会具体了解派对的目的、参加人员的内容等信息,并将备案信息传递给相关楼层的个人购物专柜负责人,提前做好“预习”准备。 来源:Precious.jp 02 顾客当日来店选购 jvzquC41hktbplj0uktb0lto0et0u}tem1ktvjyg1uj04972/37.594fqe3jkƒsg|zy57:9::44tj}rn
5.国庆假期结束返京须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我们在此再次提醒进返京朋友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进返京后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主动向社区报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5:1CXUKBL5YX{gWOi\r9x::M:wJ48229=0ujznn
6.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还有2.14)—爱才中国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三个节日都是祭拜祖先的,还有人调侃说二月十四号的情人节也算,因为很多人对情人说鬼话,当然这是一种玩笑话,大家都知道,鬼节还有很多禁忌事项,比如晚上不能出门、不能熬夜等等。 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 1、清明节(三月初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寒食节、踏青节等,一般在农历 jvzquC41o0gjejnogk4dqv4ujgthj~t138?43B6:9:4ivvq
7.元朝公务员的节假日:清明节放三天待遇最高——中新网传统节日给公务员放假由来已久,近来看了一些元朝的资料,当时的元朝政府规定:“京府州县官员,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这里的“京府州县官员”,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公务员;寒食之后一二日就是清明,清明节在元朝时就放假三天,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pkxu8722;51666713<58<6;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