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工作日第一天,不想上班,可以请假去宋朝吗赵恒放假宋太祖

半卷诗书一窗月(H-chuyu1)原创

今天正月初七,虽然还是春节

但……今天要上班了

想起学生时代

寒假一放就是一个月

现在,只有上班和“无限期休假”……

不想上班,好想请假去宋朝~

听说在宋朝“上班”是这样的

(以宋朝公务员为例,即官员)

据统计,宋朝有54种放假的节假日,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放假的呢?

据不完全统计,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

大自然变化

名人大佬纪念日

人生重要节点

“奇迹”现象的诞生,创造节日

01

大自然有变化,放假!

季节更替的日子,这假必须放!

什么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

都要放假

元日、寒食、重午、重阳、

人日、中和、七夕等民俗节日

假期更是不要太多~

据宋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记载,

元日、寒食、冬至各七天,

这是传统的三大节;

天庆节(正月初三)、

上元节也是各七天;

天圣节、夏至、先天节、

中元节、下元节、

降圣节、腊日各三天;

立春、人日、中和节、春分、

春社、清明、上巳、天祺节、

立夏、端午、天贶节、

初伏、中伏、立秋、七夕、

末伏、秋社、授衣、

重阳、立冬各一天。

(宋代还开创了“天祺节”……)

这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祠部

对休假制度的厘定

(只算节日节气的情况下)

节气类的假期就算了

咱也不期待

但是像我们现在过的

上元、中元、下元、寒食、冬至

洋洋洒洒就是3天、5天、7天的

放“黄金周”假期这么随便的嘛?

于是算了一下,在宋朝

就这节日、节气,一共可以放假76天

又默默算了一下现在的假期

以2019年为例,一共30天

(还包括春节7天和“五一”比往年多1天)

额……特地去查了一下宋代春节怎么放假

有考证,在宋朝

地方官员腊月二十收工,回家过年

春节放假7天,元宵放假7天,

宋太祖赵匡胤的爷爷腊月初七去世,

宋朝皇帝把这天定成“国家祭日”,

前后放假三天,从腊月初六放到腊月初九

紧接着

宋仁宗母亲章献太后腊月初十过生日,

又放假3天,

太后生日刚过完就是冬至,放假7天,

再接着就到了天庆节,又放假7天,

一个春节……可以放假34天

02

名人、大佬纪念日

在礼教为先的宋朝,有国家祭日的

前面有提到

宋太祖赵匡胤的爷爷去世,放假3天

章献太后过生日,放假3天,

帝后薨逝的忌日假,

大忌15天,小忌4天,

凡皇帝和皇后死后,

皆由新皇帝将其忌辰立为大忌。

同时,规定大忌之前一日,

皇帝不坐殿视事,在京官员即放朝假

朝假:

皇帝大臣不上朝,但是官员要上班处理公务

唐朝皇帝过生日是要放假的

俗称“千秋节”

(没错,唐明皇创的)

但是宋代……放不放假

要看皇帝心情咋样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

" 明皇始置千秋节,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 ”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假:赐假、赴任假等

有着非定时、定期的特点

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东封泰山时,

即赐百官休假3日

03

人生中的重要日子

第三种呢,是关于百姓自己的,或者人生中出现的重大事件。

人生中重要的日子,放假!

不过这些因为自己私人的事情想请假,都属于“私假”,私假是指因个人事务而休假,名目颇杂。如婚丧、疾病、省亲以及处理私人紧急事务又无法利用旬休、节假之便时,均按规定给予休假待遇。

如《宋史》所载太祖开宝敕文曰: “应常参官及内殿起居职官等,自今刺史、郎中、将军以下遇私忌,请准式假一日” 。因官吏私忌休假是按“令式”规定的,故称“式假”。

比如官员自己结婚放9天

有兄弟姐妹之类的亲属结婚

根据亲疏远近,再放1~5天的假

直系5天,旁系3天

四服2天,五服1天

有专家考证:

侄子、侄女结婚,也可以放假

(现在明显不可能)

敦煌壁画之婚嫁图 唐宋

关于病假和丧假:

病假或称病告,又称寻医。

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九月,诏

“文武常参官请病告过三日,

以名闻,当遣太医诊视之”。

同时规定休病假不得超过百日,

否则停发俸禄。

超过二百日者,除籍罢官。

简单直白一点说,

在宋朝请病假,只要有

1、同事担保;

2、出具出诊证明

一次可以最多“放假”100天

如果到了100天,病还没好咋办?

没关系!可以延长!

延长到200天!

如果……200天病还没好

嘿嘿嘿……

(是不是可以继续延长?)

打住!别做梦了!

200天“病假”结束还不去上班

对不起,这就属于旷工了

直接收拾东西回家吧

可以休息个够~

200天病假,做梦都不敢想

对了,宋朝的假期,是带薪、带补贴,

病假待遇不变的那种

宋朝由于请假很宽松,以至于出现了把馆阁值班登记簿称作“闹肚子登记簿”这样的事情。

宋朝陈鹄在《西塘耆旧续闻》中

引用沈存中的话说:

(即沈括《梦溪笔谈》)

“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遇豁宿,历名下书‘肠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

你可以想象一下,宋朝馆阁的登记簿,

在“请假原因”一栏里

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闹肚子

同上

同上

同上

感冒了

同上

同上

同上

丧假:遇到重大的变故

如果遇到父母、亲戚以及授业恩师去世,会有丧事假。老师去世,给假三天;父母去世,官员一般要解官,三年侍丁,称为“丁忧假”。

工作太远,回家探亲,放假

考虑到很多公务员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不便团聚,宋朝制定了“探亲假”:

假期的长短,

根据父母离工作地点的距离而定

比如:

父母住在3000里之外的

每三年有30天的探亲假

04

“奇迹”现象,创造节日

最奇葩的原因是第四种:遇到了不可描述的奇葩现象。

emmm……就是任性,想放假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正月三日,

一块黄帛飘飘然自天而降,

落在了皇宫左承天门的南鸱尾上

如此神异之事,不可等闲视之。

于是皇上大召群臣“拜迎与朝元殿”,

将其尊为“天书”,

并以“天书”降临的日子

设“为天庆节,休假五日”

待到元丰五年祠部对公休规定重新厘定时,

“天庆节”的休假又扩为了七日。

直至南宋时,才减为三日。

此后,老天爷接连垂顾,

“天书”又不断降临,节日也不断增加

宋真宗是宋代以政事而设立节日的先驱。

他当朝时,

先后设立了五个节日,分别为:

天庆节、先天节、降圣节、天贶节、天祺节,

对朝野所宣称的理由大都是

有“天书”降临大宋王朝,

以及有“灵仙仪卫天尊”

等神人现身与真宗皇帝相会,

嘱托当今天子

要“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云云

这等在今天看来

如同痴人说梦一般的说辞

然而在当时,可以鼓惑人心,

是能够借以夸示四海的大事,

因此朝廷诏告天下,要举国同庆

《宋史》称:

“诸庆节,古无是也,真宗以后始有之。”

宋真宗既然开了先河,

宋徽宗也是“不甘人后”啊

徽宗朝时,

这种因事而设定的节日

又增加了天应节、宁贶节、真元节、

元成节、开基节、天符节六节,

设立节日的理由,

与宋真宗基本如出一辙

有“天书”降临大宋王朝,

以及有“灵仙仪卫天尊”

等神人现身与真宗皇帝相会,

嘱托当今天子

要“善为抚育苍生,无怠前志”,云云

其实这种愚弄人心的把戏,

在宋朝当时已为有识之士所不屑。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五笔》中斥责,

宋真宗之时

假作“天书”、“天尊”下降而设节,

无不是“谀佞之臣”搞的鬼,

以此惑弄朝野,

从而叹惜无人能向皇上揭穿,

“惜无人能建白者”

其实这一番折腾,根源就在皇帝那里,

此举恰是逢迎圣意,龙颜甚喜

赵佶《听琴图》

05

常规工作休息日

前面写了这么多,

还只是停留在他们的节假日,

还没说他们工作的休息日呢

工作基础标配:旬假

我们现在上5休2,宋朝采用的是旬休

每10天为一‘旬’,

每旬的最后一天为假期,

也就是每个月休息三天,

每月初十、二十及月底休息

(小月二十九,大月三十)

也称「休沐日」,

主要是让大家回去洗、油、头。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有损,头发蓄得很长。

再加上连续工作9天,

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呀,头发又油又长,

必须得回家让侍女帮他们好好洗洗!

休沐日

宋·苏籀

洗砚酬缄复论文,金书瑶笈忌羶荤。搔头冷枕遗簪弁,浣垢凉床洁帨帉。炀灶筚门无量燠,夏畦褐父若为芸。鸿飞遵陆搏寥廓,凫鹜胡然顾涧芹。

苏籀,字仲滋,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子,为苏适后(这不是“东坡”那个“苏轼”,是个书法家,不是错别字哈)。

看到这里,也许你要说了,

这只是官员才能享受到的假日,

寻常市民也有休假的权利吗?

宋朝的官营手工业坊场中,

雇佣工人是有假日的,

一年大概有60天的节假日,

虽然不上比当时的公务员,

但也比明朝的公务员略强一点了。

每年炎夏时节,

即从五月初一到八月初一,

这三个月里,每日的工作量会减半,

当然,他们是带薪休假的,

比起“匠籍制”下

被政府无偿征用服役的元代与明代匠人,

宋朝工匠的小日子还是要幸福得多。

话又说回来,不要羡慕宋朝公务员了

毕竟……宋代大多数官员

连温饱问题都不一定能解决

“假期多,高福利、高待遇”难道是假的?

不,非常真实

但是……这也只是小部分官员享受

一般小官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的

那些逢年过节赏赐的东西

又不会“见官有份”

宋朝官员特别多

(“冗官冗兵”不是瞎说的)

毕竟……宋朝科举考试的录取率

是历史上最高的,

每次都多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这个数目远远超过唐朝、明朝、清朝。

(滑动可查看详细)

宋朝文人还有一条入仕途径,

就是恩荫,

恩荫制度的实行使得

中高级的官员们及其门客

都有了入仕为官的机会,

一开始这种恩荫制度只是恩荫其亲族,

到后来人不够封了,

于是就恩荫到这些官员的门客,

这些人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考试

而获得比较高的地位。

另外,宋朝还有一项独特的国策,

就是赵匡胤制定的:

凡应试15举以上未被录取的,

可不再经过考试,特赐本科出身。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读书人,

并且坚持参加考试15次,

就能混到福利非常好的金饭碗

科举每3年一次,

如果一个人15岁开始赶考,

那么也就是他60岁的就能拿到这份待遇

老赵家是有钱

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啊!

说到假期,为什么选宋朝呢?

根据史料来看,

宋朝是古代假日最多的朝代

(听说还能点外卖~)

算了……

还是乖乖起床上班吧

【作者简介】黎遇之,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本文由“半卷诗书一窗月”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授权,加读者群可后台回复关键词“加群”。图片来源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 may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jvzquC41yy}/onnrkct/ew43sxgk3w;
1.“七月半,祭祖先”十四还是十五祭?早几天更合适关于中元节上坟祭祖,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农历七月十五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祭祀时间,但“前三天”要好于“后四天”。因此,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坟祭祖,“早几天”更为合适,但并不是越早越好。如果不能早几天,可以依据“前三后四”的习俗,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上坟祭祖,切记不要过晚。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9916:=9;<770jznn
2.上坟日子是否有前三后四之说,销售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清明上坟清明上坟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上坟的规矩也有很多,比如说“一家坟不烧两家纸”、“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等等。那么,清明上坟所谓的“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呢? 前三后四 所谓前三后四,就是说清明的前三天,后四天,一共七天内,都可以去上坟祭祀祖宗、先人。 jvzquC41yy}/7;~wgt4dp8fum1whuq4;e8;9;:57gdl559i7c2j3h>f32d67;;>0jvsm
3.2025年中元节前后几天不出门多数地区认为中元节当晚(日落至次日黎明)阴气最重,尤其忌讳夜间出行。古人相信此时“鬼门大开”,外出易招惹不吉,现代视角则更侧重安全考量——夜间路边祭祀活动多,烟雾弥漫易引发碰撞或呼吸道不适‌。 ‌部分地区:节前三天闭户‌ 如湖南邵阳等地,农历七月十二开始“接老客”(迎接祖先),全家需留守直至十五日祭祀完毕方可出门 jvzquC41yy}/trqk0eun0ls1ej{bp}tpiloftr4|jqth{~fplkk03<75694ivvq
4.日本商场服务又玩新花样:PSD专属多人服侍,机器人代逛商场,同是女人万般顾客来店三天前预约,社内联络 需要将特定顾客以及来店购物目的详细备案。 比如为了参加派对,商场会具体了解派对的目的、参加人员的内容等信息,并将备案信息传递给相关楼层的个人购物专柜负责人,提前做好“预习”准备。 来源:Precious.jp 02 顾客当日来店选购 jvzquC41hktbplj0uktb0lto0et0u}tem1ktvjyg1uj04972/37.594fqe3jkƒsg|zy57:9::44tj}rn
5.国庆假期结束返京须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我们在此再次提醒进返京朋友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进返京后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主动向社区报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5:1CXUKBL5YX{gWOi\r9x::M:wJ48229=0ujznn
6.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还有2.14)—爱才中国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三个节日都是祭拜祖先的,还有人调侃说二月十四号的情人节也算,因为很多人对情人说鬼话,当然这是一种玩笑话,大家都知道,鬼节还有很多禁忌事项,比如晚上不能出门、不能熬夜等等。 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 1、清明节(三月初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寒食节、踏青节等,一般在农历 jvzquC41o0gjejnogk4dqv4ujgthj~t138?43B6:9:4ivvq
7.元朝公务员的节假日:清明节放三天待遇最高——中新网传统节日给公务员放假由来已久,近来看了一些元朝的资料,当时的元朝政府规定:“京府州县官员,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这里的“京府州县官员”,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公务员;寒食之后一二日就是清明,清明节在元朝时就放假三天,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pkxu8722;51666713<58<6;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