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前三天不要让小孩出门,一定要知道!小豆豆

“李阿姨,您别这样吓人好不好?”年轻妈妈小张无奈地笑着说。

“我是认真的!”李阿姨紧紧抓住小张的胳膊,“中元节前三天,别让孩子出门!”

“为什么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李阿姨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松开了手:“你听我说的做就行了。”

这样的对话,在梧桐小区已经持续了好几天。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被李阿姨反复叮嘱过同一句话。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古怪的老太太,在传播封建迷信。

但是没人知道,李阿姨这样做的真正原因...

01

梧桐小区建成已经二十多年了。老式的六层楼房,没有电梯,楼道里的声控灯总是不太好用。李阿姨住在三号楼的二层,是这里的老住户了。

“妈妈,楼下的李奶奶又来了。”5岁的小豆豆趴在窗台上往下看。

小豆豆的妈妈王丽走到窗边,果然看到李阿姨站在楼下,正朝她们这个方向张望。

“她今天已经来过两次了。”王丽有些头疼。

这是农历七月十三,距离中元节还有两天。李阿姨从三天前就开始在小区里到处串门,逢人就说同一句话:“中元节前三天,不要让孩子出门。”

开始大家还以为她是在关心邻居。后来发现不对劲,李阿姨的神色太紧张了,眼睛里总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惧。

“王丽,你在家吗?”李阿姨的声音从楼下传来。

王丽叹了口气,还是下楼去开门。

“李阿姨,您又来啦。”王丽勉强笑着说。

“小豆豆这两天乖不乖?没出门吧?”李阿姨的目光越过王丽,朝楼上看了看。

“没有,她一直在家里画画。”

“那就好,那就好。”李阿姨明显松了口气,“记住啊,这几天千万别让她出门,哪怕是楼下花园也不行。”

“李阿姨,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王丽终于忍不住问。

李阿姨的脸色瞬间变得很白。她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有些事情,知道了反而不好。你只要听我的就行了。”

说完,李阿姨匆匆离开了。

王丽站在门口,看着李阿姨佝偻的背影,心里隐隐不安。

当天晚上,小豆豆睡得不太安稳。

“妈妈,有人在叫我。”小豆豆迷迷糊糊地推醒王丽。

“谁在叫你?”王丽坐起身。

“就是有个姐姐,在窗户外面叫我的名字。”小豆豆揉着眼睛说。

王丽走到窗边往外看,楼下安安静静的,什么都没有。

“宝贝,你是做梦了。”王丽摸摸小豆豆的头。

“不是梦!”小豆豆坚持说,“她穿着红色的裙子,一直在楼下招手。”

王丽心里一阵发毛。她们家住在四楼,楼下要是真有人,应该看得到才对。

“妈妈,你看!她又来了!”小豆豆指着窗外。

王丽赶紧走过去,还是什么都没看到。

“豆豆,不许胡说八道。”王丽的声音有些颤抖。

第二天一大早,王丽就听到楼道里有人在讨论。

“我家小明昨晚也说听到有人叫他。”住在一楼的张姐说。

“我家小宇也是!”另一个邻居接话,“还说看到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

几个妈妈聚在一起讨论,发现孩子们描述的都差不多: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孩,在楼下招手,叫着他们的名字。

“这太奇怪了。”王丽说。

“会不会是小孩子之间传来传去的?”张姐有些不确定。

正说着,李阿姨从楼道里走出来。她听到几个人的对话,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

“她们...开始了吗?”李阿姨喃喃自语。

“李阿姨,您说什么?”王丽问。

李阿姨回过神来,紧张地看着几个妈妈:“你们一定要看好孩子,绝对不能让他们出门!”

“李阿姨,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姐忍不住问。

李阿姨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摇头:“总之,听我的准没错。”

02

农历七月十四这天,奇怪的事情继续发生。

小豆豆在家里画画,画的全是同一个人: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穿着红色的连衣裙。

“宝贝,这是谁啊?”王丽问。

“就是那个姐姐啊,昨天晚上来找我玩的。”小豆豆头也不抬地说。

王丽心里一紧。她拿起小豆豆的画仔细看,画得很简单,但是那个红衣女孩的表情有些诡异。她在笑,但是那个笑容看起来很不自然。

下午,王丽下楼买菜,碰到了张姐。

“你看这个。”张姐拿出一张画,“我家小明今天画的。”

王丽接过来一看,愣住了。小明画的也是一个红衣女孩,和小豆豆画的几乎一模一样。

“我问小明这是谁,他说是昨晚和他说话的姐姐。”张姐的声音有些发抖。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

“我们去问问其他家长。”王丽提议。

她们挨家挨户地敲门,结果发现,家里有孩子的几户人家,孩子们画的都是同一个红衣女孩。

最让人害怕的是,这些孩子平时并不常在一起玩,也没有看过同样的动画片或图书。但是他们画出来的人物,却几乎一模一样。

“这绝对不正常。”住在五楼的刘阿姨说,她是退休的小学老师,“孩子们不可能无缘无故画出同样的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丽问。

“先别让孩子出门,明天就是中元节了。”刘阿姨说。

就在这时,李阿姨从楼道里走出来。她看到大家聚在一起,神色立刻变得紧张。

“你们在讨论什么?”李阿姨问。

“李阿姨,孩子们都画了同一个红衣女孩,您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王丽把画拿给李阿姨看。

李阿姨看到画的瞬间,脸色变得惨白。她的手开始颤抖,画差点掉在地上。

“李阿姨,您没事吧?”张姐扶住她。

“她...她又回来了。”李阿姨声音微弱地说。

“谁回来了?”

李阿姨没有回答,只是反复强调:“明天绝对不能让孩子出门,绝对不能!”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这一天,梧桐小区显得格外安静。平时总是在楼下玩耍的孩子们,今天都被关在家里。

家长们虽然不知道李阿姨为什么这么紧张,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确实让人不安。为了保险起见,大家都选择听李阿姨的话。

小区里的狗从早上就开始不安地叫个不停。平时温顺的金毛,今天见了人也要躲得远远的。

“妈妈,我想下楼玩。”小豆豆趴在窗台上,看着楼下空荡荡的花园。

“今天不行,明天就可以了。”王丽哄着她。

“为什么今天不行?”

“因为...因为今天是特殊的日子。”王丽也说不出什么道理。

傍晚时分,小区里突然起了风。不是那种自然的风,而是带着奇怪味道的风,有点像烧纸钱的味道。

王丽关紧了窗户,心里越来越不安。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丽往窗外看,发现是李阿姨。她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在小区门口,像是在守着什么。

“李阿姨这是在干什么?”王丽自言自语道,但也没再探究。

03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区的路灯亮了,但是光线显得很微弱,仿佛被什么东西吸走了一样。

住在一楼的张姐家,7岁的小明趁妈妈去厨房做饭的时候,偷偷溜出了门。

小明觉得大人们都太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中元节吗?有什么可怕的?

他悄悄下楼,来到小区的花园里。这里平时总是很热闹,傍晚时分会有很多老人在这里散步聊天,孩子们在这里玩耍。但是今天,这里空无一人,安静得有些诡异。

花园里的路灯也亮了,但光线同样很微弱。昏黄的灯光照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平时熟悉的花草树木,在这种光线下看起来都有些扭曲变形。

小明在滑梯上玩了一会儿,但一个人玩实在没什么意思。他又去荡了荡秋千,秋千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玩了一会儿,小明觉得有些无聊,也有些害怕了。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心慌。他决定回家,免得妈妈担心。

小明从秋千上下来,正想往家走,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小明,小明。”

声音很轻,很甜,像是小女孩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

小明停下脚步,四处张望。花园里除了他,没有其他人。

“小明,小明。”声音又响起了,这次听得更清楚了。

小明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发现花园深处的凉亭里,坐着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

凉亭在花园的最深处,平时白天都很少有人去那里。现在天这么黑,怎么会有小朋友在那里呢?

“是你在叫我吗?”小明壮着胆子走过去问。

走近了,小明看清了那个女孩的样子。她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大,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一条鲜红色的连衣裙。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皮肤,白得有些不自然,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苍白。

红衣女孩转过头,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你好,我叫小美。”

她的声音很好听,笑容也很甜,但不知道为什么,小明看着她总觉得有些奇怪。

“你是新搬来的吗?我怎么没见过你?”小明问。

“我住在这里很久很久了。”小美说,“只是平时你看不到我而已。”

小明觉得这话有些奇怪,什么叫平时看不到?但是小美看起来很友善,而且一个人坐在这里确实挺可怜的。

小美从口袋里拿出几颗糖果,递给小明:“给你吃糖。”

小明接过糖果,放进嘴里。糖很甜,甜得有些发腻,但味道很特别,是他从来没有吃过的。

“这糖好甜。”小明说。

“那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小美眨着大眼睛问,眼中带着期待。

“当然愿意!”小明高兴地说。一个人在这里确实有些害怕,有个朋友陪着就好多了。

两个孩子开始一起玩游戏。小美知道很多有趣的游戏,有些是小明从来没有玩过的。她还会讲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让小明听得入了迷。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游戏?”小明好奇地问。

“我玩了很久很久了。”小美说。

“我要回家吃饭了。”小明有些担心地对小美说。

“再玩一会儿吧。”小美拉着小明的手,“我一个人很孤单的。”

小美的手很凉,凉得像冰块一样。小明被那种温度吓了一跳,但看着小美可怜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

“我妈妈会担心的。”小明说。

“那你明天再来找我玩,好吗?”小明提议。

小美点点头,但是眼中明显闪过一丝失望:“好的,那你明天一定要来。”

“一定!”小明用力点头。

小明朝家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发现小美还坐在凉亭里,一个人显得很孤单。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的红裙子显得格外鲜艳,像一朵盛开在黑暗中的花。

小明有些不忍心,但想到妈妈会担心,还是继续往前走。

走着走着,小明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这条从花园回家的路,他走过无数次,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但是现在,四周的景物看起来都很陌生。

路灯还是那些路灯,但是光线变得更暗了,暗得几乎看不清前面的路。楼房还是那些楼房,但是看起来像是蒙了一层雾,轮廓模糊不清。

更奇怪的是,他明明是朝家的方向走的,但是走了很久,还是在花园里。好像这个花园变得无限大,他永远走不出去。

小明开始有些害怕了。他加快脚步,开始跑。但是不管怎么跑,不管朝哪个方向跑,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四周的景物在不断变化,一会儿是熟悉的,一会儿又变得陌生。路灯的光越来越暗,最后几乎看不见了。

小明停下脚步,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凉亭附近。小美还坐在那里,看到他回来,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04

另一边,张姐发现小明不见后慌了。

“小明!小明!”张姐的声音在小区里回荡。

她发现儿子不见了,急得快要疯了。其他邻居听到动静,也都出来帮忙找。

“小明最后一次在家是什么时候?”王丽问。

“就是半个小时前,我去厨房做饭,回来就发现他不见了。”张姐急得直哭。

“他会不会下楼玩了?”

“我找遍了楼下,没有!”

大家分头寻找,把小区的每个角落都找了一遍,就是找不到小明。

李阿姨听到动静,也从家里出来了。当她得知小明失踪的消息时,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THE END
0.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三官庙故地重起五周年庆暨辛丑年下元节祭祀庆典 may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jvzquC41yy}/onnrkct/ew43sxgk3w;
1.“七月半,祭祖先”十四还是十五祭?早几天更合适关于中元节上坟祭祖,民间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农历七月十五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祭祀时间,但“前三天”要好于“后四天”。因此,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坟祭祖,“早几天”更为合适,但并不是越早越好。如果不能早几天,可以依据“前三后四”的习俗,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上坟祭祖,切记不要过晚。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9916:=9;<770jznn
2.上坟日子是否有前三后四之说,销售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清明上坟清明上坟的习俗由来已久,而且上坟的规矩也有很多,比如说“一家坟不烧两家纸”、“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等等。那么,清明上坟所谓的“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呢? 前三后四 所谓前三后四,就是说清明的前三天,后四天,一共七天内,都可以去上坟祭祀祖宗、先人。 jvzquC41yy}/7;~wgt4dp8fum1whuq4;e8;9;:57gdl559i7c2j3h>f32d67;;>0jvsm
3.2025年中元节前后几天不出门多数地区认为中元节当晚(日落至次日黎明)阴气最重,尤其忌讳夜间出行。古人相信此时“鬼门大开”,外出易招惹不吉,现代视角则更侧重安全考量——夜间路边祭祀活动多,烟雾弥漫易引发碰撞或呼吸道不适‌。 ‌部分地区:节前三天闭户‌ 如湖南邵阳等地,农历七月十二开始“接老客”(迎接祖先),全家需留守直至十五日祭祀完毕方可出门 jvzquC41yy}/trqk0eun0ls1ej{bp}tpiloftr4|jqth{~fplkk03<75694ivvq
4.日本商场服务又玩新花样:PSD专属多人服侍,机器人代逛商场,同是女人万般顾客来店三天前预约,社内联络 需要将特定顾客以及来店购物目的详细备案。 比如为了参加派对,商场会具体了解派对的目的、参加人员的内容等信息,并将备案信息传递给相关楼层的个人购物专柜负责人,提前做好“预习”准备。 来源:Precious.jp 02 顾客当日来店选购 jvzquC41hktbplj0uktb0lto0et0u}tem1ktvjyg1uj04972/37.594fqe3jkƒsg|zy57:9::44tj}rn
5.国庆假期结束返京须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我们在此再次提醒进返京朋友严格执行“三天两检”“七天三不”防疫要求,进返京后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主动向社区报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5:1CXUKBL5YX{gWOi\r9x::M:wJ48229=0ujznn
6.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还有2.14)—爱才中国三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三个节日都是祭拜祖先的,还有人调侃说二月十四号的情人节也算,因为很多人对情人说鬼话,当然这是一种玩笑话,大家都知道,鬼节还有很多禁忌事项,比如晚上不能出门、不能熬夜等等。 中国三大鬼节是指哪三个 1、清明节(三月初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寒食节、踏青节等,一般在农历 jvzquC41o0gjejnogk4dqv4ujgthj~t138?43B6:9:4ivvq
7.元朝公务员的节假日:清明节放三天待遇最高——中新网传统节日给公务员放假由来已久,近来看了一些元朝的资料,当时的元朝政府规定:“京府州县官员,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这里的“京府州县官员”,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公务员;寒食之后一二日就是清明,清明节在元朝时就放假三天,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zn1pkxu8722;51666713<58<6;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