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肉夹馍:肉不是重点,核心是“夹子”和“馍馍”馅料面皮馅饼馒头早餐中式面食适量清水粉末状食品原料

北宋元符三年(1100)隆冬岁尾,辽朝(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二年,1066,改国号契丹为辽)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左旗)笼罩在一片雪雾之中。城内馆驿里,北宋使臣陆佃送走了辽朝接待官员,披着厚皮袄,坐回交椅休息。

年初的时候,宋哲宗去世,皇弟端王赵佶继位。辽朝作为北宋兄弟之国,循例派出使臣祭奠宋哲宗,恭祝宋徽宗。北宋当然要遣使答谢,这正是陆佃此行的目的。不过,辽道宗耶律洪基身染重病,无法举行宴会,各项礼仪从简。陆佃乐得省去繁文缛节,只待差事一了,动身还朝。

此时,馆驿中的契丹侍者端来一杯浓茶,给陆佃醒酒。这个侍者会说汉话,做事也殷勤,与陆佃相处颇融洽。陆佃喝口茶,从桌上抓起两个夹子,一个自己吃,一个递给侍者。这是使团随行厨师为招待辽朝官员,专门做的一种北宋面食。侍者双手捧着,却不吃。陆佃问他为什么不吃?侍者说:“这是南朝食物,我要带回去给父母尝尝。”陆佃很高兴,干脆把桌上剩余的夹子都拿给了他,又问:“知道这叫什么吗?”侍者回答:“听人说叫‘石榴’。”陆佃没听懂,未及细说,侍者已退出去忙别的事了。

回到开封后,陆佃与家人们谈论起出使见闻,提到了契丹侍者孝顺父母,却把夹子叫做石榴的轶事。家人们也不明白,只听一个孙儿朗声答道:“我猜侍者说的是‘食馏’,意思是蒸制成的食物。”陆佃和全家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这个孙儿就是陆游,后来他将这件事写入《家世旧闻》一书中。

其实,像契丹侍者弄不清夹子一样,今天的人在面对肉夹馍时同样困惑:显而易见的馍里夹肉,为什么不叫馍夹肉、夹肉馍?偏要叫肉夹馍?

“肉夹馍”

由此引出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馍夹肉、夹肉馍等称呼更为合理准确,肉夹馍这个名称“不符合语法”,(田惠刚《“肉夹馍”小议》)只是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了;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宾语前置的“肉食、肉用鸽”等词,意思是食肉、用肉的鸽子,所以肉夹就是夹肉,合起来肉夹馍就是夹肉的馍,“是相当合理的”。(刘继超《“肉夹馍”——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时至今天,大多数人还是认可“肉夹馍”这个称呼,不是错误。于是开始琢磨如何解释?比如有人解释为源自“肉夹于馍”,省略介词“于”,也有人解释为“肉被夹在馍里”“把肉夹在馍里”,省略“被/把……在……里”,还有人解释为“肉/夹馍”,夹馍就是有夹层的馍。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又都有疑问。比如“肉夹于馍”及“肉被夹在馍里”“把肉夹在馍里”太啰嗦,日常生活中谁会故意舍简取繁?再有“肉/夹馍”,虽然提出“夹馍”是从肉夹馍这个词“凝固化”而来的成分,(徐赟《小议“肉夹馍”》)但只是解释了“夹馍”一词的由来,却找不出历史和现实中有“夹馍”这种食物。所以肉夹馍从何而来?依旧是一笔糊涂账。

肉夹馍是陕西重要的地方小吃,本地人自然关注其名称含义的谜案。像饮食文化学者宿育海先生询问樊家肉夹馍第三代传人,“他也是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又提到听人说“馍夹肉”谐音“没夹肉”,为了突出食材,把肉前置。(宿育海《西安的肉夹馍及其文化》)还有历史学者贾志刚先生认为:肉夹馍起源于唐太宗时,朝臣宇文士及把肉末涂抹在饼上的吃法。(贾志刚《为西安肉夹馍正本清源——以饼夹肉食用法始于唐朝新论》)

这些说法都在强调肉和馍/饼,而忽略了“夹”。比如“没夹肉”,假设最开始商家喊的是“馍(没)有肉”,是不是今天的肉夹馍,就该改叫“肉有馍”了?至于宇文士及吃的肉末饼,更没有夹,而且,饼等同于馍吗?

其实,解释肉夹馍的含义,无须把肉、夹、馍三字拆开组合,颠来倒去,大费周章。只须想想“肉包子”一词,就直接切题了:肉不是重点,包子是关键。同理,肉夹馍的核心就是“夹子”和“馍馍”。

什么是“夹子”?夹子也叫夹儿,与唐宋时期的包子(包儿)、角儿(角子,清代饺子的前身)等词的结构类似,子、儿是词缀,无实际意义,不需要拆成夹、子或夹、儿来解释。夹子的词根是,典型的形声字,左形符“飠”+右声符“夹”,表示这是以面夹裹馅料捏成的食物。

在宋代,夹子非常普及,属于“从食”,即主食之外的小吃、零食,上至官宦、下到平民,都喜欢吃。像北宋范镇《东斋记事》、两宋之际方勺《泊宅编》等书中,都提到过夹子,甚至还传到了辽朝。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荤素从食店》记载有鹅眉夹儿、笋肉夹儿、江鱼夹儿等种类,指鹅眉豆、笋片和肉、鱼肉等荤素馅料,还有细馅夹儿,当指个头小的食材做馅,像北宋王禹锡《海陵三仙传》提到“枸杞夹子”,便属于细馅夹子。

根据夹子个头大小、馅料多少,可以蒸煮,也可以煎炸。如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煎夹子,《梦梁录》有油炸夹儿等,又称为油夹儿。宋代浦江吴氏《中馈录》载有“油夹儿方”,就是制作油夹儿的方法:“面搜剂,包馅,作夹儿,油煎熟。馅同肉饼法。”简单来说分四步:和面、擀皮、包馅、油煎。注意:面粉没有发酵。必然是因为皮薄、馅少,过油即熟。

如果是大个夹子,还是需要发酵,与馒头、包子一样。北宋诗人苏舜钦说:“食中不设蒸馒饼夹。”意思是蒸的馒头、蒸饼、夹子是从食,不是正餐主食。蒸饼也是馒头,见于明代周祈《名义考》:“即今切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将诸色夹子、诸色包子、诸色角儿等并列,意味着夹子与包子、角儿等同样是“蒸作”而成。再加上原本馒头有馅,像《东京梦华录》中记有羊肉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等种类。可见馒头、夹子和包子的差别,主要在于面皮捏合的形式不同,馒头是在底部封口,包子在顶部封口,夹子则是两片面皮拼合。像《梦梁录》中有一种金铤夹儿,肯定不可能是以金箔制作的夹子,是指其形状如金锭,推测是底部平直、顶部弯曲。

所以宋人往往会把馒头和夹子并称,不再特指具体食品,而是做为美食代称。比如北宋名相王旦说:“此地不是与人理会馒头夹子处。”(北宋张耒《明道杂志》)还有南宋诗人徐俯说:“今人饭客饮食中最美者无如馒头夹子。”(南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有人说馒头夹子(儿),当然也会有人说夹子(儿)馒头。再添上一个“肉”字前缀,比如《东京梦华录》中有白肉夹面子。如此一来,肉夹子(儿)、肉馒头很容易在口语中缩略为肉夹子(儿)馒头。

而馒头就是馍,或馍馍,正如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述馒头:“非饼也,京师谓之馍馍。”自辽、金到元朝,北方经过长期民族融合,语音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比如唐诗中的入声字消失。这一过程中,出现很多新读音,像“自家”一词被连读为“咱”。而馍,很可能产生于馒的声母、头的韵母连读。

这样,肉夹子(儿)馒头,就变成了肉夹子(儿)馍馍,最终被省略为肉夹馍。

从名称、制法可以看出,夹子和馒头不是今天所谓的饼。在历史上饼有两个词义,广义的饼,见于东汉刘熙《释名》的解释:“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这里的“溲”意思是水调面粉,就是说,把面粉合在一起叫饼,因此所有面食都可以称为饼。比如唐代的笼饼是馒头,宋代的汤饼是面条;狭义的饼,是胡饼。在西汉时,随着“丝绸之路”开通,西域地区众多“胡食”传入中原,其中有“馕”,是把面饼贴到炉壁上,加热烘烤而成。这是胡人做的面食,当然叫“胡饼”,或者叫“炉饼”,也就是今天的饼。史载东汉末年,汉灵帝喜欢吃胡饼。到了唐代早已深入民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走到咸阳时至中午,饥肠辘辘,杨国忠便去市集买来胡饼献给唐玄宗。

胡饼可以加芝麻,也可以加油,还可以加馅,就是今天的馅饼。北宋初年陶穀的《清异录》一书,记载有“曼陀样夹饼公厅炉”,意思是公厅炉烤制的有曼陀罗花纹的夹层胡饼。把饼分出夹层,自然是为了加馅。在宋代有白肉胡饼、猪胰胡饼、和菜饼等种类。

实际上,扁平的胡饼不烘烤,也可煎炸做熟,再加上馅料,就与油夹子区别不大了。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提到“肉饼”,用羊肉及配料“捻饼,入小油煠”。所谓“捻”就是捏,与油夹子的做法一样。所以到明代,馒头也就是馍,还有包子,与胡饼外形差异大,还可以区分,但是夹子却消失了。像明清之际学者方以智《通雅》只能猜测:“夹子者,殆今之合饼乎?”宋代盛行一时的夹子,最终被馅饼同化了,只保留下与馍结合使用的肉夹馍的名称。

肉夹馍的原名肉夹子(儿)馍馍,在今天还能找到一些方言遗存,就是甘肃凉州(武威)方言,肉夹馍就叫肉夹子。(王继中《凉州方言词语汇释》)

总而言之,肉夹馍的夹,本字是,非动词包夹或名词夹层,其源头是魏晋时期的肉馅馒头,通过改变面皮捏合方式,在唐代发展出角儿,在宋代发展出包子、夹子等品种。宋代被通称为馒头夹子,而馒头在元明时改称为馍或馍馍,由此诞生了肉夹子(儿)馍馍、肉夹馍的称呼。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宋代的夹子与馅饼混同,致使今天无法区分肉夹馍一词的真实含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蒸馒头种说法认为,馒头起源于佛教,因为一些佛在教寺庙中,僧人们不可吃荤食,就用面粉制作成一种无肉无蛋的食品,称为“馍馍”,后来演变成“馒头1”。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馒头祭河神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孟获后。渡卢河时,天空乌云密布。河面波涛汹涌,难于过河。然后孟获说把馒头做成人头的样孑祭河神。照做后,第二天云清雾散后安全顺利渡过河。 jvzquC41yy}/onnrkct/ew46yp?:rmu
1.开心辞典题库888题(有答案)4、评剧起源于: (中级题) 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5、菜汤上浮着一层油会使菜汤凉得: (中级题) 更慢 6、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 (低级题) 2: 浮游生物 7、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 (低级题) 2: 会浮在水面上 8、电子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 (中级题) 1: 1946年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5:1382:86919=5:=d437849?3ujvsm
2.乡村从记忆中走过——游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追溯起来“水烟瓶”最初起源于十三世纪印度,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后,明末清初便有了冠绝一方的兰州水烟。 兰州水烟因吸食方法别具一格,便产生了用白铜或黄铜制作的造型奇特,精美别致的“水烟瓶”。 烟瓶前有活动烟斗、中有贮水瓶、上有弧形烟管、后有烟丝盒、两旁有插纸捻的小孔。 jvzquC41yy}/lrfpuj{/exr1r1h:3@682:?43@
3.同样是面粉,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做馒头,外国人喜欢做面包?在外国,面包的地位就像咱们的馒头,有很多外国来到中国就会看到白白胖胖的馒头,难免心生疑惑,同样是面粉,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做馒头,外国人喜欢做面包?难道是面包太贵了?还是嫌弃面包没有馒头白?其实这里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东西方吃麦粉本身就有差异。 现在种植的小麦最早起源于8000年前的西亚的新月沃地,也就是现在里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92586;18>:8>949a714:8898=50|mvon
4.在南翔古镇吃一笼屉南翔小笼包,百年老店长兴楼长兴楼这家店说是始于清光绪26年,百年历史的老店。关于长兴楼的招牌这么说或许没错,但这家店本身未必是百年老店。另外关于“南翔馒头店”之争也就看个热闹就行,据说已经判定是起源于豫园,和这边关系也不大。 其实这些个起源、历史只是个加分项,最终还是要看味道如何。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94<86::;4a?hcg3>8797223
5.生煎馒头在上海生活过的人一定有吃过一种小吃,就是生煎馒头,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受到了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喜爱,生煎馒头不同于一般的馒头,当然它是油煎出来,口味非常的好,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是上海,苏州等地有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之一,属于上海特产。起源于1920年代的上海。生煎馒头原为茶楼、jvzquC415i4y{€~0eqs0pt43;d789;64:0nuou
6.用料讲究俄式烤馒头仍叫三个面倒立烤馍起源于GUOJI市场,文章记载估约就已经很多年长时间岁月了,传说制作之中小面团还需要搓成倒立三样三种方向故而得此名,出来的成品面馍外型外表显露深棕,内部雅白白净,比较筋道,面香扑鼻,非常受食客喜爱,还是成为吃饭的时候不能缺少的饭桌子上主餐食品。 jvzq<84yyy4icw}kcpmzwjs0ep5n1y4;;6>/j}rn
7.这是巴比馒头官网:网址公司简介透明工厂VR展示 巴比馒头新闻资讯 更多 1 【强强联手】巴比食品×河南工业大学签约,共启发酵面点技术研发新篇章 [详细] 2025-10-29巴比“暖心驿站”正式启用,打造专属员工与物流司机的温馨港湾 2025-10-24综艺首秀 | 巴比在《温暖的客栈》“营业“啦!! 2025-10-24官宣 | 巴比鲜汁肉包,入驻《温暖的客栈》 2jvzquC41yy}/djgkhque0lto1
8.荞麦面馒头的做法荞麦面馒头怎么做大海微澜的菜谱荞麦面馒头的做法步骤点击查看大图 1.准备食材,这是两人份的量,早餐正餐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根据用餐人数确定用量。荞麦的营养价值高是众所周知的,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所以荞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加上特别的jvzquC41o0sfk|mkejooc7hqo1xferugujux1>=964;0
9.南翔小笼知识线上赛开赛啦~1.南翔小笼也称“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起源于上海市嘉定区哪个镇?(A) A.南翔镇 B.马陆镇 C.外冈镇 D.安亭镇 2.南翔小笼问世于清代(B)年间? A.道光 B.同治 C.光绪 3.南翔小笼诞生至今多少年?(D) A.110年 B.120年 C.140年 D.150年 jvzquC41o0pgfjnn{0ipo8sgyu5eg}fknAoe?=66538
10.福冈自由行攻略:太宰府天满宫、福冈城,一兰拉面、小鸡馒头|乐城|比起一兰拉面,其实当地人还有更爱的平民拉面──长滨拉面。起源于福冈长滨地区的中央市场「元祖拉面长滨家」,当初是为了让在市场工作的人可以快速吃饱,才选择用适合快煮的极细面条及清爽的豚骨汤底。由于味道清淡,许多上班族会在喝酒应酬后来吃一碗,如今福冈各处都能见到长滨拉面的身影。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43?:7A7a3;kgckh3g2622:h;eo4ivvq
11.蒸馒头放的糖精糖尿病人能吃吗问答频道蒸馒头放的糖精糖尿病人能吃吗 患者:女,55岁 病情描述: 我们这习惯在蒸馒头的时候放糖浆。蒸馒头放的糖精糖尿病人能吃吗? 共1个回答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去挂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不宜食用含糖精的馒头。糖精属于人工甜味剂,虽不含热量但可能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代糖jvzquC41o0hpjn3ep1gtm8{kgy522<>:4;<70qyon
12.刷爆朋友圈的5种美食,你吃过几种?据了解,脆皮玉米是起源于台湾的一种特色小吃,选用新鲜玉米,外面包裹秘制面浆,撒上芝士和梅子粉,外焦里嫩,十分可口。 记者了解到,这种脆皮玉米的售价为10元一个,而普通玉米每个售价3元左右。 在步行街的一家店里,店员告诉记者,脆皮玉米制作并不复杂,先把玉米煮熟,然后均匀地涂上鸡蛋液,再在四周点缀上碎玉米片jvzquC41|l4{lxq0eqs/ew4xkfkp0qyonAoe?:<548=7(oxk|gC3;=5:9;:'yrivj?7:49+jgkmivF62:2
13.元宵节有哪些习俗2022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fpzkgplrj1e3892A9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