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这是咱们传统的七夕节,要说这节,那正经八百是发源于咱们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咱们的邻居愣说是来自他们国家,您瞧这事儿闹得!不过,确实有不少的国家过此节,您比如像日本、朝鲜半岛、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这些汉文化圈的国家,受咱们传统文化的影响,七夕节也成了他们的节日了。

这七夕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查了查资料,说法挺多,不过倒都挺有意思,反正也不是什么科学问题,咱不较真啊!您就瞧个热闹吧。

最认同的说法就是牛郎织女说。传说在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每天都在辛勤的织布,织出的锦绣天衣,那叫漂亮,但自个儿的事儿却没空儿实现。这天帝看她孤独辛苦的,就准许她嫁给了天河西边的牵牛郎。好事倒是圆了,但织女出嫁后却很少纺织了。天帝不高兴了,责令她回到了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相会的时间就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织女与牛郎相会鹊桥,共叙分别之情。

这牛郎织女传说,后来就演变成了象征爱情美满的七夕节了。

还有自然崇拜之说。

传说这“七夕”最早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有文献记载,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了对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了。其实过去人们对宇宙历来是崇拜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它可以让人们夜间辨认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就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这就是最早记录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时间崇拜也是一种说法。

说“七夕”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和“期”同音,古代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说法多了,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咱比如老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就以做满“七七”为圆满,现在也有这种习俗。

这“七”与“吉”还是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在我国台湾地区,七月是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人们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

说了时间之说,还有数字崇拜之说。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六月六这“七重”都视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给人以神秘严谨的美感。“七”与“妻”同音,所以也就有了七夕在很大程度是一个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当然还有其他说法,这美丽的传说不少,但咱就挑在民间普遍认知的这些聊聊。这七夕的起源虽没确定唯一,但有多种说法也说明了这个节日确实挺有意思!不管是哪种说法,寓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崇尚美好幸福生活,老百姓图什么呀!还不就是生活幸福,健康快乐,子孙满堂嘛!您说是这理儿吧!

说了传说,咱再聊聊这习俗。说到习俗,先得说这“穿针乞巧”。

一般七夕当夜,凡间的妇女都在此时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由此也就有了“穿针乞巧”之说。这个传说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迄今在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这一习俗在中国民间是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纵观历朝,都有此俗。

其次,还有“投针验巧”,把针投入水中,看它形成水影的图案来验巧,这习俗盛行于明清。“兰夜斗巧”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

相传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在七夕之日,把生的菱藕能雕刻成了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除此之外,还有“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染指甲”、“妇女洗发”、“吃巧果”等习俗,也都有典故,寓意大多就是祈福求平安了,像“染指甲”、“妇女洗发”、“吃巧果”等,就真是民俗了。

说了这么多习俗了,虽然咱没细说这典故由来的,但从字面咱也都能理解个一二,这接下来咱再说说这不好理解的。

“磨喝乐”,您光看这字面,能明白几个意思吗?我要是没学习,冷不丁儿这么一瞧,也是晕菜。

其实这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说白了,就是小泥人。早前儿都是用泥土捏制而成,形象多是穿荷叶衣裙,手持荷叶的小孩。到了宋朝以后,磨喝乐就不再是土玩偶了,有拿象牙雕镂的、有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材料不但大不一样了,小孩的装扮也是极尽精巧奢华,有用彩绘木雕做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小孩手中所拿的玩具那都是用金玉宝石来装饰,越做越精致。大小不一、姿态还各异呢。小的有三寸来高,大的能有三尺,那真跟小孩不相上下了。

当然,这泥偶玩到这份儿上,也就远离老百姓了,谁玩的起呀!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虽是传说,但牛郎星和织女星,这可是科学啊!

夜晚,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头顶上方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旁边还有四颗小星,就好像织布的梭子,这就是织女星。隔着银河,在东南方有一颗亮星,两旁各有一颗小星,那就是牛郎星,它与织女星隔河相望。

这您要是赶上雾霾天,那就甭看了。

牛郎星和织女星,那都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恒星,它们比太阳还要大。在天文学上,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大多用“光年”来计算。光年就是每秒钟走30万千米的太阳光,在1年里所走的距离。牛郎星离我们有16光年,织女星离我们有27光年,所以看上去只是小小的光点。

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有16.4光年。神话毕竟是神话,咱甭说是一夜之间相会了,就是依现在的科学技术,即使改成每秒飞行11千米的宇宙飞船,这牛郎也得45万年,才能飞到织女身边。

THE END
0.【网络中国节·七夕】霍山县黑石渡镇:浓情“七夕”童心传爱七夕将至,为引导少年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8月6日,霍山县黑石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之“童心小手暖‘七夕’”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首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jvzq<84cj0goj~npgyy/exr1nc5og€x1ju~049762:5u49762:68a@<6:9;60qyon
1.镜湖区图书馆开展七夕花扇手工制作活动中安新闻8月18日,镜湖区图书馆在砻坊书苑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花扇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随后,志愿者将制作干花团扇需要用到的材料——白绢扇、干花花材和胶水等依次发放给孩子们,并细致讲解了干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257=387mvon
2.魈荧七夕恋爱物语原神社区这日,荧漫无目的地走在璃月港街头,不少店铺已经装饰上了七夕的彩纸与灯笼。 “那边的小姑娘,要不要来买个鹊羽胸针啊?上面有鹊仙的姻缘护佑哦~”一旁的铺子的老板热情地招呼道。 “鹊仙?”荧只知璃月七夕由来已久,却不知「鹊仙」是何典故(注释1)。 jvzquC41ddy/ormq{q4dqv4yf1gsvrhng187:97364
3.七夕将至,在南京邂逅浪漫南京市新浪财经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将现场讲解七夕典故、由来以及相关风俗,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展开人们对七夕的认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风俗文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七夕,弘扬传统文化,感受七夕魅力。活动现场还将开展趣玩七夕·穿针乞巧、乞巧知识小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挑战。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3;5eql2ko|nu|y7:591393ujvsm
4.诗词中的七夕文化频道案发时,赵执信官至翰林院检讨,不过28岁,长生殿案后,不复为官,居家著述为生,因此清人有打油诗曰:“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剧《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查慎行也在此案后改名慎行(原名嗣琏),以为自警。事实上长生殿案背后的深层原因众说纷纭,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与七夕相关的典故,以助谈资。jvzquC41ewruw{j0ejooc7hqo1nftrycig5gqupnqtk03:6928<61;5432>1688;:5;77@3jvor
5.【我们的节日·七夕】台山市总工会开展“暖心巧手浓情七夕”传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验节日氛围,8月4日,在市文明办指导下,市总工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开展2022年台山市七夕主题活动,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动巧手,度过了一个充满爱意的七夕节。 活动现场,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老师通过视频教学《越人歌》的典故,以及教唱歌曲《越人歌》,引导小朋友们了解了七夕的由来,并jvzq<84yyy4uurshq0ipo7hp1vy{iq4ujk€ppp}kpyko1;54416:2A45:2<70qyon
6.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docx文档介绍:该【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有jvzquC41o0zbqmteu0ipo8u/:6;34=:660nuou
7.七夕节专题:兰夜有约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买购网七月七日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浪漫情怀。古时人们在七夕节祈愿祈福,如今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情人过节最重要有心意,浪漫的一日行程过后再送上充满爱意的礼物,简直完美。那么七夕节应该怎么过?本期七夕专题为大家送上令人怦然心动的节日攻略,在这个星河璀璨的夜晚,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jvzquC41o0sbkptq0eun1ptqfdktv8=4354ivvq
8.乞巧织情,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7,七夕节的典故 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感情 《乞巧》这首古诗,表达了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希望帮到你!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tjxz{qw574>52:0nuou
9.七夕乞巧2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 杨发兴jvzquC41gf{dcunpiq4dqv4lc1jje6j1so.zr2sk/wjcx
10.童心话七夕,文化植心间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锦绣杏园社区党支部特别邀请到社区刘林省老师,为社区的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讲座。 此次讲座的主题围绕“七夕”展开,刘林省老师将为孩子们详细讲述“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典故、由来及其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孩子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中国传统节日jvzquC41yy}/jwyx0v|0jtl1ctzjeuj131794;>349<78@635:>2:
11.七夕节习俗如果你的女友性格沉稳,七夕节送什么花好?代表沉稳的香槟玫瑰和代表庄重的白玫瑰是送给这类女孩最好的礼物,香槟色是素雅的颜色,象征着深沉与包容,同时还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息,白色是云朵的颜色,象征纯洁与端庄,二者的结合组成玫瑰花束,一定会让你的她更加坚信对你的爱! jvzquC41yy}/qq6220ipo8fjutyu1j44247248:233: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