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仅是情人节!你不知道的七夕习俗故事传说诗词典故…

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也是所有华人和东亚各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因为参与者主要是少女,其活动最早为乞巧,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

现在的七夕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少了'乞巧'的含义,大家多是将它当情人节在过。人们在这天表达的愿望是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希望双方能恪守对爱的承诺。

我们现在一说到七夕节,都会想到将它当做中国情人节在过,原因是它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上,七夕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情人节,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这一天,女子可以拜访朋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所以七夕又被叫做'女儿节'。这天,男子也会在旁边看女子举办的这些活动,凑个热闹,而男女定情只是七夕节的副产品。

文献中最早出现'牵牛''织女'记载的,是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到了战国晚期,根据《日书》中的记载,这时出现了牛郎织女的婚姻是场悲剧的说法。'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意思是说,戊申、己酉,牵牛迎娶织女的婚姻非常不幸,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汉朝时出现了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团聚的说法,《古诗十九首》中记载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为什么牛郎织女的传说,或者说女子的节日这天要定在七月初七呢?

我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在造万物时,第七日造出了人,所以'七'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和'七'有关,人有七窍,音乐有七个音符,天上有七仙女等。

《黄帝内经》中也将'七'定为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七'既很吉利,又对女子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所以就将两个七叠加起来成为节日。

真正将牛郎织女故事完善是在南朝时,民间传说中织女成为天帝之女,嫁到河西,但织女婚后消极怠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有现实基础的,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南朝人过七夕有一个乞巧的活动,这个活动还延续到了唐朝。《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宫中的盛大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

宋朝之后,七夕节进一步发展,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宋朝的妇女们除了陈列瓜果、穿针乞巧之外,还会在七夕时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丝绳束之,称为种生。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称为乞巧楼。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

七夕从传统的女性节日转变为情人节是文人的功劳,历朝历代将七夕和爱情联系在一起的诗篇风起云涌,光是唐代就留下了八十多首以七夕为题的诗,宋朝更是超过了两百首。

随着诗词的流传,牛郎织女的'自由恋爱'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光芒,于是,之前的一些乞巧习俗就渐行渐远了,渴望爱情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得以传承了下来。

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朝,《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还有一种喜蛛应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即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织得密则说明妇女手巧,织得疏则说明妇女手拙。《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织女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每到七夕时,少女、少妇们都会约上自己的三五好友一起拜织女。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酒、水果、鲜花等祭品,再放上一个小香炉。

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女和少妇们提前斋戒一天,沐浴好,准时到主办人的家里来,焚香礼拜后大家在桌子前围坐好,一边吃花生、瓜子等零食,一边对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比如希望长得漂亮或者嫁个如意郎君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默祈祷,一般玩到半夜才会各自散去。

魁星,又称奎星,和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奎宿为星官的名称,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他是主管文运的神,遂对其加以崇拜。东汉时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并常以'奎'称文章、文运,如称秘书监为'奎府',称皇帝写的字为'奎书''奎章'。因为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

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如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魁星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拜魁星'仪式和拜织女相类似,亦在月光下举行。在家中阳台下,仰对星空,摆好神案,上面需要净水三杯,香炉一个,香用沉香为宜。备好蜡纸、香花、香茶、水果两样,然后净手对魁星的画像,或者设置牌位,牌位供俸'文昌梓潼帝君、九天司命真君、扶文启运魁斗星君'神位。神位用红纸墨汁书写,上香叩拜,默念魁星宝诰三遍。然后祈祷说出自己名字生辰(为别人祈求就说他人的名字生辰)和'弟子谨以鲜花果酒之仪供奉敬献于文昌帝君,九天司命真君,扶文启运魁斗星君。座前,祈文昌高照,文星武星照临,佑弟子灵气降神,文华清秀。神识通明,智慧聪灵,心光自然,进修德业',然后磕头礼拜。待香尽后,烧化纸钱,再将茶水倒于阳台外即可。

旧时祈求生育的习俗。在七夕前,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它长出数寸的芽,在七夕当日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称为'种生'。还有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这些都是祈子求福的习俗。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种油炸小点心,《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因'巧'和 '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将发面团放入具有梨、茄、瓜、小鸡、蟹、虾等各种图案的木模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穿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音晓律,能诗擅词,尤以词的成就最大。他既是风流才子,也是亡国之君,最后客死开封。他生于公元937年七夕,死于公元978年七夕,是历史上唯一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皇帝。

客观说来,李煜这个皇帝还算不上是昏庸无道,作为一个文人,李煜可谓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今人谈起词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绕过他。可是作为一个男人,李煜只能算是一个花心男。

当初李煜先纳了大周后,对她可以说是百般宠爱。夫妻两人同卧同起,同行同游,一起沉迷于音乐的世界中。可造化弄人,本是最好的年纪,大周后却得了病。本来妻子得了病,当丈夫的应该照顾才是,而李煜却在这时和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有染。病都快好了的大周后就这样被李煜的无情给活活伤心死了。

李煜在得到一位比大周后还惊艳的女子之后,就此沉迷在小周后的温柔乡中,两人琴瑟和鸣更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他的国家彻底被灭了。没有勇气自杀的李煜选择了投降苟活,他带着小周后来到了开封。

后来皇帝赵光义看上了李煜的小周后,李煜竟然还真就把小周后给了赵光义。半个月后,赵光义才把小周后还给李煜。

李煜最终在七夕这天被赵光义毒死了,连死都死在了这么浪漫的一个节日,李煜也算得上是有始有终了,这一生都这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某年七夕之夜,白居易抬头看着明月与长空,感慨历史长河中的七夕都是一样的。每年这天,牛郎和织女都感受着五味杂陈的欢乐和悲苦。乐的是相聚,悲的是离别恨。

本诗从写景入手,先用残月高挂烘托出孤寂的氛围,这种氛围与人物的心境相结合,奠定了伤感的基调。后面由景入情,感叹良宵苦短,这些相思和寂寥都只能由牛郎织女来体会了。

卢挚在这首词中巧用杜牧的《秋夕》,为读者绘制了一幅静夜图,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境。七夕夜晚,月明风清,白银烛台发出的光照亮了画屏,人们静坐在亭子里看牵牛织女星在鹊桥相会,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乞巧,金鼎中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秦观这首咏七夕的词,首句就将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描写了出来。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百般变化,天上的流星也传递着相思的愁绪,我悄悄度过今夜的银河。虽然只能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但胜过人间无数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两人柔情似水,互诉衷肠,这短暂的会面就像梦一样,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却不忍心去看那鹊桥。如果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纠结这片刻的欢愉呢。最后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这也成为爱情颂歌中的千古绝唱。

THE END
0.【网络中国节·七夕】霍山县黑石渡镇:浓情“七夕”童心传爱七夕将至,为引导少年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8月6日,霍山县黑石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之“童心小手暖‘七夕’”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首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jvzq<84cj0goj~npgyy/exr1nc5og€x1ju~049762:5u49762:68a@<6:9;60qyon
1.镜湖区图书馆开展七夕花扇手工制作活动中安新闻8月18日,镜湖区图书馆在砻坊书苑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花扇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随后,志愿者将制作干花团扇需要用到的材料——白绢扇、干花花材和胶水等依次发放给孩子们,并细致讲解了干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257=387mvon
2.魈荧七夕恋爱物语原神社区这日,荧漫无目的地走在璃月港街头,不少店铺已经装饰上了七夕的彩纸与灯笼。 “那边的小姑娘,要不要来买个鹊羽胸针啊?上面有鹊仙的姻缘护佑哦~”一旁的铺子的老板热情地招呼道。 “鹊仙?”荧只知璃月七夕由来已久,却不知「鹊仙」是何典故(注释1)。 jvzquC41ddy/ormq{q4dqv4yf1gsvrhng187:97364
3.七夕将至,在南京邂逅浪漫南京市新浪财经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将现场讲解七夕典故、由来以及相关风俗,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展开人们对七夕的认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风俗文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七夕,弘扬传统文化,感受七夕魅力。活动现场还将开展趣玩七夕·穿针乞巧、乞巧知识小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挑战。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3;5eql2ko|nu|y7:591393ujvsm
4.诗词中的七夕文化频道案发时,赵执信官至翰林院检讨,不过28岁,长生殿案后,不复为官,居家著述为生,因此清人有打油诗曰:“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剧《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查慎行也在此案后改名慎行(原名嗣琏),以为自警。事实上长生殿案背后的深层原因众说纷纭,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与七夕相关的典故,以助谈资。jvzquC41ewruw{j0ejooc7hqo1nftrycig5gqupnqtk03:6928<61;5432>1688;:5;77@3jvor
5.【我们的节日·七夕】台山市总工会开展“暖心巧手浓情七夕”传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验节日氛围,8月4日,在市文明办指导下,市总工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开展2022年台山市七夕主题活动,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动巧手,度过了一个充满爱意的七夕节。 活动现场,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老师通过视频教学《越人歌》的典故,以及教唱歌曲《越人歌》,引导小朋友们了解了七夕的由来,并jvzq<84yyy4uurshq0ipo7hp1vy{iq4ujk€ppp}kpyko1;54416:2A45:2<70qyon
6.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docx文档介绍:该【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有jvzquC41o0zbqmteu0ipo8u/:6;34=:660nuou
7.七夕节专题:兰夜有约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买购网七月七日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浪漫情怀。古时人们在七夕节祈愿祈福,如今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情人过节最重要有心意,浪漫的一日行程过后再送上充满爱意的礼物,简直完美。那么七夕节应该怎么过?本期七夕专题为大家送上令人怦然心动的节日攻略,在这个星河璀璨的夜晚,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jvzquC41o0sbkptq0eun1ptqfdktv8=4354ivvq
8.乞巧织情,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7,七夕节的典故 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感情 《乞巧》这首古诗,表达了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希望帮到你!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tjxz{qw574>52:0nuou
9.七夕乞巧2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 杨发兴jvzquC41gf{dcunpiq4dqv4lc1jje6j1so.zr2sk/wjcx
10.童心话七夕,文化植心间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锦绣杏园社区党支部特别邀请到社区刘林省老师,为社区的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讲座。 此次讲座的主题围绕“七夕”展开,刘林省老师将为孩子们详细讲述“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典故、由来及其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孩子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中国传统节日jvzquC41yy}/jwyx0v|0jtl1ctzjeuj131794;>349<78@635:>2:
11.七夕节习俗如果你的女友性格沉稳,七夕节送什么花好?代表沉稳的香槟玫瑰和代表庄重的白玫瑰是送给这类女孩最好的礼物,香槟色是素雅的颜色,象征着深沉与包容,同时还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息,白色是云朵的颜色,象征纯洁与端庄,二者的结合组成玫瑰花束,一定会让你的她更加坚信对你的爱! jvzquC41yy}/qq6220ipo8fjutyu1j44247248:233: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