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丽七夕唐诗六首赏读:家家乞巧望秋月,月下穿针拜九霄

七夕唐诗六首:银汉秋期万古同,穿尽红丝几万条

在唐朝,秋初的七夕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人说,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这是很爱情很浪漫也很私密的事情,如何举国同庆,天子和平民同欢呢,这仿佛不符合中国人一贯的不谈感情的道德规范啊。

但是在唐朝,七夕的确是盛大的节日。连皇帝也会在这天开高楼,宴请臣子,祈福神灵。还有最美妙的传说,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许下天长地久的誓言。那么七夕节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呢?

一,唐朝道教立国,大力发展神话事业,将很多已经有的神话传说都固定具体化。当然这是因为李唐尊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大力封神。牛郎织女星本就是著名的天上星宿,又前朝多有各样的传说,自然在唐朝更加鲜明承认。

二,在唐朝之前,牛郎织女的传说就已经定型,民间广泛流传。

三,织女最重要的身份,并非是牛郎的妻子,而是天帝之孙,著名的纺织之神。中国有悠久的纺织传统和技术,源头可以上达上古,而汉朝之后,丝绸布匹产量提高,不但满足百姓日常所需,而且可以出口,那么对纺织缝纫的技术会要求更高更精美。

汉朝宫廷豢养的宫女,重要的工作就是纺织和制作华美的布匹衣裳,她们奉织女为行业之神,也应对了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在早秋祭拜织女,形成风潮。这股风潮由上而下,通过贵族传播民间。在民间获得更大的共鸣是普通女性担负着纺织劳作,渴望自己的工作和地位被承认。

男子可以通过做官来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成就感,而大多数女性被埋没在家庭事物里,而织女的存在,而彰显了她们自身的心灵手巧。

四,唐朝经济繁荣,和民俗神话互相推高,七夕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而因为有着自汉朝来皇家传统的基因,形成了普天同庆的狂潮。

“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朝林杰《七夕》

早秋时段的七月七日,正是秋天刚到,暑热消除后,凉风送爽的好日子。

此时雨水不多,天高气爽,天象中有银河熠熠,织女和牵牛星在银河两岸,新月如梳,星光璀璨,最合适秋夜眺望。

是否能看到牵牛织女星互相会合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偶尔可以看到流星划过。

我们知道在古代,秋凉意味着要准备秋冬的衣裳,女性将打起精神开始又一季度的纺织,这是古代女性终生的工作,无论富贵贫穷。

七夕节满足了女性在盛夏以后短暂的身心休闲,在这天用瓜果祭祀天上的织女,女性之间,穿针乞巧,比试灵巧。

在唐朝,很多男性都必须当兵卫国,而城市的繁荣几乎有大半都是女性撑起来的,她们为家人为将士准备秋冬的衣裳,长安一片月家家捣衣声。但相对安定的时代也回馈了她们前所未有的富庶和自信。她们辛苦且快乐。

在七夕节,那各种红丝挂在庭院里,在树上,迎风飘动,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喜庆,这应该是前所未有。

虽然宋朝的七夕节也有自己的热闹,但唐朝这种仪式感,应该是壮丽的。因为唐朝的女性不用缠脚,可以串门,那七夕的 快乐和喧哗,也就更壮观吧。

"今日云輧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唐朝权德舆《七夕》

这是一个高官看自己的家人内眷过七夕。

今天是织女驾着云车度过鹊桥会牛郎的日子,想必织女再也不用望着银河对岸,用脉脉的眼神望着,觉得银河深远。因为织女牛郎今天相会呀。

那天上是一种热闹,人间是另外一种热闹。

你看看家里的女性,她们快乐成什么样了,纷纷梳妆打扮,带着欢天喜地的神情,叽叽喳喳,笑语不断。看见她们摆上供桌,不但拜祭月亮,还在月光下穿针斗巧,聚集热闹,喧哗阵阵。

不知道这个高官家里多少人,通常官僚家中的女性多于男性,七夕是女子们的狂欢。

少女们愿望自己心灵手巧,那成年的女子呢,内心也许藏着另一种愿望,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他是否变心?而怀春的女子,大约也设想着爱情和情郎吧。

但整体是那么祥和热闹。

这是七夕节的博大内涵。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唐朝白居易《七夕》

到底是白居易,能够将七夕节的内涵贴切把握。

这美好的日子,淡淡秋空,一钩小小月亮,银河横贯天宇,这七夕的存在至少有千年万年。白居易说的是对的,从有文字的诗经算起,到唐朝就有一千多年,在文字之前呢?

神话与传说起源更早,更早的是这样的秋景,开天辟地就存在。

但是七夕节又是如此不同,有织女作为纺织之神,针神的无上荣耀,引发世间的崇拜,更因为这是自古以来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有团聚的欢喜,也会有离别的惆怅。

而人间更是如此。有人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单纯新奇的快乐,有人在这个节日里团聚,看中夫妻和情人的相守,定会有人伤别离,思远方。

所以白居易说,这七夕节的内涵实在是太多,欢乐和悲伤,可以集中在一个夜晚,甚至一个人身上啊。

如果是外出的游子行人,回家过七夕,却短暂的相守快乐后又是离别,那么这中间深沉的滋味,大约会和牛郎织女深度共鸣吧。况且唐朝的七夕,又是这么红丝满城的华丽和热闹,让人有着泪中带笑。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唐朝崔涂《七夕》

这首诗角度新奇,都说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人间有情人未免触景伤怀。

你看他写得多么俏皮。

没准他们只是黄昏里转个身的功夫,继续着甜蜜的恩爱,只是人间的人觉得漫长,自带投入感,替仙人们伤春悲秋。

这首诗让我恍然大悟,说得对呀,人家牛郎织女过银河,没准一天要来去溜达好多次,只是他们的一次,顶你一年。

你那泪水流得真是无厘头。你哭的大抵是自己吧。

我简直怀疑此人拿着月光宝盒穿越到唐朝去的。

实际唐朝很多知识分子自然不相信神话,但是也不妨碍七夕节的美好,那总是一个让人在热闹里有所思的佳节。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唐朝徐凝《七夕》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唐朝杜牧《七夕》

这两首一起来谈。因为前一首是写牛郎,后一首写织女。都是以自己的代入感写。

一首是说,一道鹊桥在银河上,可以想象得到织女满身环佩,盛装去会见牛郎。可是这个好日子,我却没有牛郎幸运,我们夫妻分别,我还真不如牛郎,至少今夜有他的团聚和幸福。

杜牧的这首诗很可爱,不是七月七号牛郎织女相会吗?可惜头一天就下了雨,而且雨还没有停的意思。这织女就郁闷了,本来就等了一年多,这要是下雨,相会就得泡汤,银河水涨,我用什么渡过银河?

实际上这两首诗都是用七夕牛女会的典故来谈现实的人生,很家常细腻,情致莞尔,是白居易“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的注脚。

总的说来,唐朝的七夕节热闹,整体的诗风清丽向上,那是封建帝国的鼎盛时代,人们对别离忧患没有后世那么深沉,七夕更代表着一种面向未来的愿望,是个祥和热闹的美好日子。

THE END
0.【网络中国节·七夕】霍山县黑石渡镇:浓情“七夕”童心传爱七夕将至,为引导少年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8月6日,霍山县黑石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之“童心小手暖‘七夕’”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首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jvzq<84cj0goj~npgyy/exr1nc5og€x1ju~049762:5u49762:68a@<6:9;60qyon
1.镜湖区图书馆开展七夕花扇手工制作活动中安新闻8月18日,镜湖区图书馆在砻坊书苑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花扇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详细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典故和习俗等相关知识,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这一传统节日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随后,志愿者将制作干花团扇需要用到的材料——白绢扇、干花花材和胶水等依次发放给孩子们,并细致讲解了干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257=387mvon
2.魈荧七夕恋爱物语原神社区这日,荧漫无目的地走在璃月港街头,不少店铺已经装饰上了七夕的彩纸与灯笼。 “那边的小姑娘,要不要来买个鹊羽胸针啊?上面有鹊仙的姻缘护佑哦~”一旁的铺子的老板热情地招呼道。 “鹊仙?”荧只知璃月七夕由来已久,却不知「鹊仙」是何典故(注释1)。 jvzquC41ddy/ormq{q4dqv4yf1gsvrhng187:97364
3.七夕将至,在南京邂逅浪漫南京市新浪财经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将现场讲解七夕典故、由来以及相关风俗,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展开人们对七夕的认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风俗文化,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七夕,弘扬传统文化,感受七夕魅力。活动现场还将开展趣玩七夕·穿针乞巧、乞巧知识小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挑战。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3;5eql2ko|nu|y7:591393ujvsm
4.诗词中的七夕文化频道案发时,赵执信官至翰林院检讨,不过28岁,长生殿案后,不复为官,居家著述为生,因此清人有打油诗曰:“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剧《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查慎行也在此案后改名慎行(原名嗣琏),以为自警。事实上长生殿案背后的深层原因众说纷纭,这里只是作为一个与七夕相关的典故,以助谈资。jvzquC41ewruw{j0ejooc7hqo1nftrycig5gqupnqtk03:6928<61;5432>1688;:5;77@3jvor
5.【我们的节日·七夕】台山市总工会开展“暖心巧手浓情七夕”传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验节日氛围,8月4日,在市文明办指导下,市总工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开展2022年台山市七夕主题活动,暑期爱心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动巧手,度过了一个充满爱意的七夕节。 活动现场,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老师通过视频教学《越人歌》的典故,以及教唱歌曲《越人歌》,引导小朋友们了解了七夕的由来,并jvzq<84yyy4uurshq0ipo7hp1vy{iq4ujk€ppp}kpyko1;54416:2A45:2<70qyon
6.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docx文档介绍:该【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有关于七夕的历史典故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有jvzquC41o0zbqmteu0ipo8u/:6;34=:660nuou
7.七夕节专题:兰夜有约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买购网七月七日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有着美好的寓意和浪漫情怀。古时人们在七夕节祈愿祈福,如今已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情人过节最重要有心意,浪漫的一日行程过后再送上充满爱意的礼物,简直完美。那么七夕节应该怎么过?本期七夕专题为大家送上令人怦然心动的节日攻略,在这个星河璀璨的夜晚,过最浪漫的中国情人节。jvzquC41o0sbkptq0eun1ptqfdktv8=4354ivvq
8.乞巧织情,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7,七夕节的典故 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感情 《乞巧》这首古诗,表达了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 希望帮到你!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tjxz{qw574>52:0nuou
9.七夕乞巧2 历史典故(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 杨发兴jvzquC41gf{dcunpiq4dqv4lc1jje6j1so.zr2sk/wjcx
10.童心话七夕,文化植心间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锦绣杏园社区党支部特别邀请到社区刘林省老师,为社区的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讲座。 此次讲座的主题围绕“七夕”展开,刘林省老师将为孩子们详细讲述“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典故、由来及其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通过生动的讲解,孩子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中国传统节日jvzquC41yy}/jwyx0v|0jtl1ctzjeuj131794;>349<78@635:>2:
11.七夕节习俗如果你的女友性格沉稳,七夕节送什么花好?代表沉稳的香槟玫瑰和代表庄重的白玫瑰是送给这类女孩最好的礼物,香槟色是素雅的颜色,象征着深沉与包容,同时还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息,白色是云朵的颜色,象征纯洁与端庄,二者的结合组成玫瑰花束,一定会让你的她更加坚信对你的爱! jvzquC41yy}/qq6220ipo8fjutyu1j44247248:233: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