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你知道吗,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因为它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这是由于“闰月”引起的~
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哪些冷门知识?快来get一下吧~
为什么要说“端午节安康”?
端午,是夏季(午月)开端,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所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饮雄黄酒、带香包、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
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为什么说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
因为端午节的名字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你知道屈原姓什么吗?
说到端午节,大家会很自然地想起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诗人,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其实姓“芈”(发mǐ音),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
屈原出生在楚国,楚的国姓就是芈,“屈”字是他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
粽叶是棕树的叶子吗?
包粽子当然要用到粽叶,但实际上,我们口中的粽叶并不是指某一种植物的叶子。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粽叶可以是芦苇叶、箬叶以及种类繁多的其他粽叶,如: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荷叶、粽巴叶。而我们包粽子多用粽叶芦。
粽子最初是用什么包的?
据《本草纲目》记载:“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
香袋里面最早放什么?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其他许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喝雄黄酒、挂香袋等等,端午节孩童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何时成为世界人类非遗?
在2005年11月,韩国就把端午祭给申遗了,虽然韩国的端午祭并不是现在我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端午节,韩国的端午祭也是在端午这一天,主要是萨满祭祀、歌舞表演。
直到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才把中国的端午节正式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一员。
端午节的五黄是什么?
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因为传统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吃“五黄”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祛除寒湿,祛除五毒,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