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名字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名字的由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重五节呢?这是因为我国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就等于是五五相重,故而把端午节又叫做“重五节”,也叫“重午节”,有些地方也叫做“五月节”。

端午又叫“重五”,在历代诗文里也有体现,如宋代的王楙就在文章《野客丛书·重三》里说:“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明代袁宏道的诗作《和伯修家字》说:“京师盛重五,所在竞繁华。”而清代的姚鼐则在《祭侍潞川文》里写道:“重五泛舟,万夫呼噪。”

重五节这个别称,忠实地体现了“端午节在五月初五”的含义,不过在我国温州文成、青田、景宁等地方,却是在五月初四过重五节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还有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

传说当年,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连同他的长子刘琏,先后被奸臣胡惟庸暗害了。过了几年,胡惟庸因谋反被杀,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平乱有功,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四子燕王棣最有本事,常受他父皇的赏识。当时,太子朱标已死,朱棣认定自己将来会做皇帝。万万料不到,朱元璋临终时立下诏书,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就是建文皇帝。朱棣看阿侄占了皇位,肚里烧起了无名火,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定要谋夺江山。

刘璟看出朱棣篡帝的野心,立即密奏给建文皇帝,提出了讨伐十六策。这朱允炆是个无才无能的昏君,认为叔侄是至亲,阿叔决不会有两条心,反怪刘璟多事,想离间叔侄的关系。刘璟见朱允炆不采用自己的计谋,也就辞官回故乡南田了。

后来,燕王朱棣果真起兵攻破金陵,夺去了皇位。当时,朱棣尽管知道刘璟与他作对,但总觉得他还是个难得的人才。为了收买人心,就降旨召刘璟进京做官,哪晓得刘璟托病不去。这一下,真叫朱棣又气又恼。他下旨捉拿刘璟,打算逼他到京后软硬兼施,好叫他诚心归顺。这样一来,还可借借刘国师的威名,治服其他旧臣。

钦差捕快到南田的这一天,正是五月初四。村里百姓晓得刘璟这一去凶多吉少,只怕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家家都提前做粽子,煮鸡卵,送给刘璟,当做提前过重五节。

初五一早,刘璟要走了,乡亲们个个流着眼泪,从盘谷旧居一直送刘璟到亢五峰岭脚。在这里,刘璟与乡亲们诀别了。后来,就在这地方盖了一座亭纪念他,叫做辞岭亭。

再讲明成祖见刘璟押到,赶紧为他松绑,劝他说:“你是忠良的后代,朕早仰慕你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理当为国效力,与朕同享荣华富贵……”朱棣的话未讲完,刘璟昂着头,“哼”了一声讲:“我刘璟是深知廉耻的。你发兵金陵,夺了皇位,你能逃得出一个‘篡’字吗?”

朱棣看看刘璟根本不愿替他效劳,没法,只得把他杀了。从刘璟死后的第二年起,青田的八、九两都,也就是现在的文成、青田、景宁三县的一些地方,大家为了纪念刘璟,都把重五节改做五月初四了,此后年年如此,直到如今。

拓展:端午节的由来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小孩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插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栓五彩线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开头、初始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以“端”来称呼,如称“端五”,也即“初五”。

THE END
0.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很多的小伙伴们都会好奇,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感觉从名字上一点都看不出端午的节日含义。其实五月初五叫端午的原因和我国古时的干支计时法有关系。下面就是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的详细内容。 为什么叫端午节说法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jvzquC415i4y{€~0eqs0ltxj13?64A=80jznn
1.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jvzquC41o0qbp‚zygp4dqv4l{/74697:21
2.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端午节还有其他称呼吗?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为什么端午节叫端午呢,还有什么其他名称吗?跟着我们一起了解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 2019年农历五月 日子相关内容,敬请关注华易网! 端午jvzquC41o0q48?3eqo5skun199=8;7mvon
3.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0:00 / 00:54 网络开小差了,请重新加载刷新 冀时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 河北广播电视台2022-06-03 展开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3>>;:9>3:9:;7:845=>5(kzfohnf?3;:;A<:4:66;>=455::5
4.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1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jvzquC41yy}/{~|gpoo/exr1|y5:8><80jznn
5.端午节趣味文化知识问答3. 粽子最早叫什么? 米角米包角黍米黍 4. 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纪念楚庄王纪念屈原 5. 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 甜味咸味都不是 6. 赛龙舟是端午节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赛最早在( )时期就有了。 jvzquC41yy}/ys}0ep5y|868:;7739=0cuvy
6.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让我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起源吧!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他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江边的渔民营救了几天几夜,可是没能成功,于是他们就用竹筒子盛了米,洒到江里祭祀屈原,但这竹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vcw|wlkk03963;;980qyon
7.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文化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不分东西南北,那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小编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还真找到了一些端倪。各种新型包装的粽子资料图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291i52=<24/896:=99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