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不一般!是典型的“早端午”,有啥说法

今年端午不一般!是典型的"早端午",有啥说法

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端午节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那三个节日都很有名气,为啥端午节却是首个被入选的呢?

这是因为,端午节是中国传承最久远的节日之一,已经流传数千年了。不过,关于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有诗为证:"节分端午谁自信,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这个说法虽然我们最熟悉,但却不是端午的最早的起源。有专家考证,端午节早在屈原生前就已经形成了,是由我国古代先民"驱邪避疫"演变而来的。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你细心的话,就能发现古人设定的节日是非常有规律的,并不是随便设的。不信,你看这些节日,不是在初一就是在十五,或者是月日相重的日子。

例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要不是在初一,要不是在十五,要不就去日月相重的日子。而五月的端午节,是设在五月初五这天,也是日月相重的日子。

当然,一个节日能够流传上千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符合天象,就是我们站在地球上能够看到一个节日来临时有相应的天象变化。

例如,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天象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有什么星象变化呢?

我们知道在古代天文知识中,把天上的整个二十八星宿分为"四象",分别是"东方青龙(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四象"是古代人们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的时候,东方青龙(东方苍龙)星宿的龙角星刚好露出地平线,我们站在地球上就像看到像龙抬头一样。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整个东方苍龙星宿全都在正南方了,高高的挂在了天上,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飞龙在天"。

端午节的正时是午时,日在中天。午在八卦上为离为火,太阳的威力到达登峰造极的程度,阳气达到极点,所以,端午节又被称为是"天中节"。

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所以,端午节就定在了午月午日(五月初五)这天。

为何说2024年端午不一般,六十年不遇呢?

今年端午节不仅是六十年不遇的甲辰龙年端午,还是民间说的"早端午"!

端午节在农历上的日期是比较固定,都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但是,在公历上的日期就不那么固定了,有的年份在夏至之前,有的年份和夏至相连,有的年份在夏至之后。

今年的端午节是在公历6月10日,而夏至是在公历6月21日这天,不仅是在夏至之前,离着比较远,是民间说的"早端午"。

那么,"早端午"有啥说法?今年夏天会很热吗?

老话说,"早端午冷飕飕,晚端午热死牛",意思是说,如果当年的端午是"早端午"那么就预示当天的夏天会相对凉爽一些。相反,如果当年是"晚端午",那么就预示当年夏天会相对比较炎热。

今年是"早端午",按农谚的说法,今年的夏天可能气温相对常年会偏低一些,这有可能是夏季雨水偏多导致的。

此外,在过去民间还有"端午夏至隔得开,三次大水并次来"的讲法,意思是说,端午节和夏至相隔比较远的年份,夏季的雨水可能会偏多,要接连发三次大水。当然,这是用了一种夸张的说法,意思是提醒人们,当年夏天有些地方可能会有洪涝灾害,要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驱邪避疫为啥偏选端午节这一天呢?

在古代,把农历五月称为是"毒月",是因为,这个月份不仅天气逐渐转热,还是长江一带的"梅雨季节"。高温潮湿、蚊虫、毒物和病菌活跃,是疾病易发的高峰期。所以,古人把这五月称为是"毒月"。

在五月"毒月"中还有九个最毒的日子,叫作"九毒日",分别是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

老话说:"端午到,五毒醒。"五毒就是指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在阴历五月开始进入活跃阶段,毒性最强,也最具攻击力。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天是五毒最活跃的日子,因此被称为"毒日"。

农历五月,细菌和病毒繁殖加快,也是过去妇科疾病高发的一个时期,因此,在古代有妇女回娘家"躲端午"的习俗。目的就是,注意一下个人卫生,免得妇科病。

到了先秦以后,人们认为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不吉之日。因此,人们就挂艾草、插菖蒲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还会打午时水、洗草药水、贴午时符、拜神祭祖等一些习俗都是为祈福辟邪的。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驱邪避疫"为啥偏选端午节这天原因之一。

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和菖蒲呢?

上面已经说了,是为了驱邪避害的。另外,艾草具有一些特殊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于蚊虫有着较强的驱避作用。所以,古代挂艾草也是为了免受蚊虫叮咬。

此外,挂艾草和菖蒲也承载了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在古代,端午季节雨水较多,全国各地都已经进入汛期,人们将这种情况归结为水怪的兴风作浪。而艾草叶子形似宝剑,菖蒲被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因此挂艾草和菖蒲可以起到震慑作用,祈求平安健康。

当然,这些说法都基于古代习俗和信仰来说,并没有完整的科学依据,但无论原因如何,端午节都是一个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传统节日。​

THE END
0.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很多的小伙伴们都会好奇,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感觉从名字上一点都看不出端午的节日含义。其实五月初五叫端午的原因和我国古时的干支计时法有关系。下面就是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的详细内容。 为什么叫端午节说法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jvzquC415i4y{€~0eqs0ltxj13?64A=80jznn
1.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jvzquC41o0qbp‚zygp4dqv4l{/74697:21
2.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端午节还有其他称呼吗?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为什么端午节叫端午呢,还有什么其他名称吗?跟着我们一起了解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 2019年农历五月 日子相关内容,敬请关注华易网! 端午jvzquC41o0q48?3eqo5skun199=8;7mvon
3.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0:00 / 00:54 网络开小差了,请重新加载刷新 冀时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 河北广播电视台2022-06-03 展开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3>>;:9>3:9:;7:845=>5(kzfohnf?3;:;A<:4:66;>=455::5
4.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1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jvzquC41yy}/{~|gpoo/exr1|y5:8><80jznn
5.端午节趣味文化知识问答3. 粽子最早叫什么? 米角米包角黍米黍 4. 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纪念楚庄王纪念屈原 5. 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 甜味咸味都不是 6. 赛龙舟是端午节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赛最早在( )时期就有了。 jvzquC41yy}/ys}0ep5y|868:;7739=0cuvy
6.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让我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起源吧!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他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江边的渔民营救了几天几夜,可是没能成功,于是他们就用竹筒子盛了米,洒到江里祭祀屈原,但这竹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vcw|wlkk03963;;980qyon
7.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文化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不分东西南北,那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小编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还真找到了一些端倪。各种新型包装的粽子资料图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291i52=<24/896:=99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