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近年来常被“吃货”们图省事地戏称作“粽子节”,就像中秋节被叫做“月饼节”、上元节被叫做“汤圆节”一样。

这些食物,确实是节日里的特色饮食,但是纯以食品指代节日,起码反映出:

我们没有继承和尊重节日里的民族精神,只专注于节庆里的民俗形式。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固化的,是以节日形式来年年提醒人们铭记的某种精神导向,传承的,是必须以过节方式来代代续接祖先文明的某种价值理念。倘若没能理解每一个节日缘何发起、为何存在、因何流传,就不能说我们是真正在过自己的中国节,只好勉强地说,我们是在吃特产。

(一)祭祖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从这四个节日的特质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最重要的中国节日,都是与祭祖紧密相连的。春节的回家、清明的上坟、中秋的团圆,全都有祭祖的礼俗和仪式,全都要铭记祖先的教导与贡献。

端午亦然。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最初是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而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所以才相应产生了将粽子投入江河祭祀龙神、以龙舟作为竞渡进行悦神的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

那么,中华民族一直自称是龙的后代、龙的子孙,端午节对于龙的祭拜,就相当于是中华民族的一次盛大祭祖。

这种对于祖先的礼敬,究其本质,是对祖先经验智慧的崇敬、对先辈家国贡献的尊敬。不忘先贤,不忘祖辈,才能开拓明天,才能传承文明。

(二)敬天

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之道,所以传统节日也都与时节、自然相对应。比如,九九重阳的重阳节,就是在农历九月初九、双九叠加之日的一种情怀舒展;而端午节,处在农历五月初五,双五,也是一次阳数的叠加,所以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端”是“初始”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初五日,都可叫做“端五”;但是农历五月,正是地支顺序里的“午月”,所以五月初五才惯称“端午节”。除此以外,还有“重五节”、“五月节”等称呼。

在四季的每一个季节里,都可分成初、仲、暮三个阶段,而五月就正处于仲夏阶段。在这样炎热的盛夏时节,正是蚊虫开始肆虐、毒物逐渐活跃的时候,所以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人,就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来预防可能随时在暑热天气兴起的瘟疫、对抗即将流窜于盛夏日夜的蛇虫。他们采摘兰草沐浴、悬挂艾叶驱蚊、饮雄黄酒防虫、佩戴香包辟邪,通过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对大自然的采撷,以此来除瘟、驱邪、求吉祥。

端午节,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是怀揣礼敬之心、秉持礼仪之感,对天地自然的一次隆重呼应。

(三)爱国

端午节之所以会在后世成为一个故事感极强、影响力极大的节日,还要追溯到屈原与端午的传说。其实,端午节的起源传说远不止在五月初五日投江身亡的屈原这一个人物,比较盛行的端午说法,还有曹娥说、伍子胥说等等。但是,唯独战国时代的楚国大夫屈原,却如他抱石投汨罗江而殉国的壮举一般,沉淀为历史长河中最具分量的一种精神缅怀与集体追述。

出身楚国公室贵族的屈原,具有一种本能性的爱国热情和理想化的清正坚守,所以即使终生身处礼崩乐坏的战国乱世、即使后来身受楚王及权贵排挤而遭逐流放,他也不改自己所开辟的“香草美人”式的忠君爱国之心与坚守理想之志。

也许,屈原的时代是错误的。他对内主张变法改革、对外坚持联齐抗秦,然而那不再是楚王英明、楚国崛起的强国时代,末世君主和营狗权臣的眼界、胸襟、魄力都接纳不住一个忠臣的良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错误的时代,屈原的理智却在高呼。

也许,屈原的楚国是悲哀的。在强秦走向征战列国、统一天下的狼烟征程中,齐楚两个大国本有机会依靠合纵抵抗秦国的铁骑,楚国本有屹立不倒而令敌者生畏的胜算。然而屈原的政见坚持却使他两度遭受流放,最终流落在听闻秦国攻破楚国都城的汨罗江边。一个无能为力的爱国者,最后的选择就是陪祖国一同沉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悲哀的国情,屈原的心志却在坚守。

然而,屈原的文学是幸运的。屈原一生作品颇丰,尤其盛产于他被迫害流放的人生阶段。彼时,他的政治生涯是惨淡的,他的文学成就是灿烂的。屈原创作了“楚辞”的诗歌体裁,与先秦时代流行的《诗经》作品,并称为“风骚”二体,是后世诗歌的活水源头。而且,《诗经》是一种属于集体智慧结晶的民风之歌、宫廷之词、庙堂之声,而与之并重的楚辞形式,却主要得益于屈原的'一人之力。所以屈原的了不起就在于,他标志着中国诗歌史进入到了一个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全新时代。屈原也由此被誉为是“中华诗祖”、“辞赋之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幸运的文学,屈原的浪漫文才与美政理想在诗歌传唱中长存。

而且,屈原的中国是幸运的。历史长河滔滔向前,在今天,秦国也好楚国也罢,早已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不再有家国纷争。但是国虽烟云消亡、屈原却永世不朽的原因,就在于他穿越时代变迁依然令人动容的精神价值、就在于他沉淀在历史河流中大浪淘沙方显真金的热血风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幸运的中国,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忠诚爱国之心在每一个仲夏时分都被一次次炽热地提醒、都被一代代人江河长歌般地传承。

爱国,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绝对不改的价值理念,都必须坚守的民族精神。

THE END
0.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很多的小伙伴们都会好奇,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感觉从名字上一点都看不出端午的节日含义。其实五月初五叫端午的原因和我国古时的干支计时法有关系。下面就是五月初五为什么叫端午节的详细内容。 为什么叫端午节说法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jvzquC415i4y{€~0eqs0ltxj13?64A=80jznn
1.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jvzquC41o0qbp‚zygp4dqv4l{/74697:21
2.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端午节还有其他称呼吗?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为什么端午节叫端午呢,还有什么其他名称吗?跟着我们一起了解下吧。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 2019年农历五月 日子相关内容,敬请关注华易网! 端午jvzquC41o0q48?3eqo5skun199=8;7mvon
3.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0:00 / 00:54 网络开小差了,请重新加载刷新 冀时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 河北广播电视台2022-06-03 展开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3>>;:9>3:9:;7:845=>5(kzfohnf?3;:;A<:4:66;>=455::5
4.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1 每年是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们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请大家慢慢听我说。 jvzquC41yy}/{~|gpoo/exr1|y5:8><80jznn
5.端午节趣味文化知识问答3. 粽子最早叫什么? 米角米包角黍米黍 4. 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纪念曹娥纪念伍子胥纪念楚庄王纪念屈原 5. 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 甜味咸味都不是 6. 赛龙舟是端午节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赛最早在( )时期就有了。 jvzquC41yy}/ys}0ep5y|868:;7739=0cuvy
6.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通用20篇)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让我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起源吧!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他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江边的渔民营救了几天几夜,可是没能成功,于是他们就用竹筒子盛了米,洒到江里祭祀屈原,但这竹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vcw|wlkk03963;;980qyon
7.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文化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不分东西南北,那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小编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还真找到了一些端倪。各种新型包装的粽子资料图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291i52=<24/896:=997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