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重阳节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从古代起我国就有赏菊花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菊花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重阳节又叫什么节,欢迎阅读!

叫法

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因此,重阳节也是“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和“老人节”。

起源

1、登高望远,饮菊花酒的风俗,在战国时代已经开始。但什么时候登高?什么时候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是否有何关连,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

2. 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又称重九节(重九之名,起源于东晋)

3. 有文字记载,九月九日成为节日是在汉代: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以辟邪延寿。

又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显然,佩茱萸,饮菊花酒在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了。

4. 重阳登高的故事 见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

东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里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家禽家畜,全都死光。桓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后世的人却代代相传。到了晋代以后,重阳登高避灾,大为流行,已成为岁时节令中的一件雅事。

特点

一、秋收与重阳

重阳节位于秋季,因此重阳节的节日文化特点主要与秋季有关。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秋游登高、赏菊、赏秋、秋收祭祀,这些都与秋季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九与重阳

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而九又与久重音,象征天长地久。古代中国中的'数字九即为龙。九本是正似形蛇,突出其三角形的蛇头,又突出其张开的蛇口及伸出的蛇舌,另外数字九为一人首蛇身。

三、养生与重阳

重阳节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时节。秋季容易干燥,而此时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人们易发病的时令。因此人们过重阳节,也是一个健康养生的节日。无论是登高运动,还是使用茱萸配药调理身体,都是以健身养生为理念。

叫法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THE END
0.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含重阳节民俗活动一览)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被誉为“老人节”,寓意着敬老、祝福和团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供大家参考学习。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iqwl{cpmkkn4e438:7?90jvsm
1.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哪一天 古时候有描述重阳节的诗句,王维的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人们对重阳节这个节日印象深刻。那到底重阳节是个什么节日呢?一起来看看吧!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是由上古时期秋季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今天则为登高赏秋、感恩敬老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是在每年jvzquC41o0zjcwvk0eun1}twvkgp1qtvu1<53;90jvsm
2.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大全秋风送爽重阳到,遍地菊花满鼻香。登高望君不见君,思君念君心惆怅。一束茱萸遥相寄,满腹话儿对你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_重阳节寓意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1、簪菊花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18:=;60nuou
3.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附习俗+由来)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点击对应目录可以直接查阅哦!)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knobq8:336810qyon
4.重阳节是什么意思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意思?《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 “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jvzquC41oktt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9;465QYJ_ESKRDSRQ0ujznn
5.中国传统节日调查问卷[五5]5. 重阳节是什么节? A、老人节B、寒食节C、青年节D、不清楚 6. 你知道为什么叫重阳节吗? 知道不知道 7. 你知道重阳节的风俗有哪些吗?( ) A、登高B、赏菊C、吃花糕D、饮菊花酒E、插茱萸F、祭祀 8. 你是如何度过重阳节的?( ) A、像平时一般平静地度过B、会进行节日应有的活动 9. 你觉得重阳节这一节日对 jvzquC41yy}/ys}0ep5y|87:3;672A50cuvy
6.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喜尝新粮。因为“高”与“糕”谐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来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重阳节的五大禁忌是什么 重阳节的五大禁忌分别是: jvzq<84o0mgplrf|jcu90lto1pkxu=82899:1
7.重阳节是不是法定假日重阳节不属于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于重阳节是不是法定假日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jvzquC41okv/8?qcy0io1ufyu1788A=560g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