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瞎转,中元节牢记:忌事,不碰,吃样,为家人祈福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很快将迎来中元节,中元节也就是我们说的七月半,在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七月初一"开地门",七月的最后一天"关地门",整个农历七月都属于祭祀的时间,其中七月半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子,因此七月半在我国民俗中也称为"鬼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除夕、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祭祀节日,我们称之为"除、清、盂、九"。中元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祭祀日子,因此这天的忌讳和讲究特别多,为了图个平安,老传统我们一定要遵守。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其起源有3种说法

一 、中元节源于佛陀弟子目连救母

目连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其母亲青提夫人性格吝啬贪婪,不信佛法,且常有恶行。目连成道后,以神通力观察到母亲在地狱中的苦难,深感痛心。他试图以神通力运饭给母亲吃,但食物一到母亲嘴边便化为火炭,无法食用,目连无计可施,只得向佛陀求救。

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需要在在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大功德来解脱其母的饿鬼之苦。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久而久之七月十五日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祭祀祖先和亡灵的重要节日。

二、中元节起源于古代的秋尝祭祖

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依赖土地和天气来获得收成,因此每当农作物成熟时,人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以感谢神灵的庇佑和祖先的保佑。

农历七月十五正值初秋时节,此时谷物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古人认为秋粮丰收也得益于祖先的庇佑和保佑,因此秋粮成熟后要请祖先品尝,一则是通过秋祭向祖先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为家族和后代带来的福祉;二则是以不敢独享食物的举动向祖先表示的敬畏、尊重以及孝心。

此外,七月十五正处于阴气渐盛、阳气渐衰的时候,因此慢慢的农历七月十五成为人们祭祀亲人的日子。

三、中元节起源于道教三元学说

在我国道教中有三位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这三位大神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在上元正月十五赐福,水官在下元十月十五为人解厄,而地官在七月十五为人赦罪。

天官大帝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下界巡游,考察人间善恶,并根据考察结果赐福或降灾;水官大帝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下元节)来到人间,为人们消灾解厄;而地官大帝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下界巡游,考察人间善恶,并对于冤屈之人进行解救和赦免,我国民间人们会在这天祈求地官赦免祖先亡魂之罪,因此慢慢的七月十五成为祭祀祖先的日子。

此外在我国民间信仰中,"七"是复生之数,同时七月是孝亲月,而十四是"七"的周期数,因此七月十四或者七月十五被视为祖先灵魂返回家中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在这天祭拜祖先。

中元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祖大节,为了图个吉利,有空没空,牢记:忌3事,2不碰,吃1样,为家人祈福。

忌3事

忌提前准备祭品。

中元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用一些鲜花和水果等祭奠过世的亲人,但是这些祭品只能在当天准备,否则可能会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忌夜游

民间有"七月半,鬼门开"之说,古人认为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鬼门会打开,已故的人们的鬼魂会回到凡间,有家的会回到凡间的家中,看看自己的亲人、后辈,而孤魂野鬼会四处乱窜,每到这天家中的老人会告诫晚辈,放学或下班后尽量赶回家中,无事不要深夜出行。

忌乱踩踏路上烧的纸钱和祭祀物品

2不碰

烧包袱的时候不要乱翻动

七月半,家家户户都会烧纸给祖先,意思就是给他们送去"钱财",而且像在我们当地,烧纸还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烧黄纸,而是需要把它包起来,然后还要写上名字,谁谁谁收,那些没有写名字的,则是烧给那些孤魂野鬼的。

在烧包袱的时候,一定不能乱去翻动,如果没有烧完,那么就代表着有残缺,祖先拿到的"钱财"也是残缺的,这样就用不了。

不拍打别人肩膀

祭祀或者是晚上,最好不要去拍打别人的肩膀,按照民间的说法,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人的头上和肩膀上,如果拍打的话,容易拍熄灭掉,放在现在也好理解,无缘无故拍打别人的话,容易把别人吓到,而且也容易发生争端,尤其是碰到那种小气的,还有可能大打出手,所以在整个的七月,也都不要随意拍打别人。

吃1样

鸭肉

中元节这天很多地区都有吃"1宝"的习俗,这里的"1宝"指的是鸭肉,因为鸭在水中游属于水性禽类,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寓意。"鸭"的谐音是"压",因此也有吃鸭子是为了压住"不好的东西",图个吉利,秋天进补贴秋膘吃鸭肉也很营养。

THE END
0.【中元节】中元祭祖|中元节的起源与习俗禁忌!中元节烧冥纸,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 相传这一天鬼门关大开,死去的人会来到人间游荡。 这些钱又称“买路钱”,用来买通牛头马面,好让他们放行。 焚烧冥纸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 不慎踩到,会妨碍它们的行动。 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生人不利。 烧纸不要看,纸钱不能踩,这是第二忌。 3 忌穿红衣 农历七月十五的晚上,要在门外焚香燃炮jvzquC41yy}/onnrkct/ew4783?{{l:
1.中元节祭祖昨天中午吃过晚饭后,大概中午一点多的时候,我和我的哥哥们还有大伯带着许多祭品和烧纸来到了祖父祖母的坟前。我决定祭奠他们,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原来,祖父祖母的坟墓旁没有任何围栏,很多放牲畜的人会去到附近,这样难免会受到破坏。但是,今年清明节的时候,我堂哥买了非常多昂贵的大理石和极其坚实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h:hAjd4dh27l
2.今日中元节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祭祀祖先,超度亡人163中元节祭祀时,只要我们发心恳切、用心挚诚,相信亡者都可以收得到我们这份心意。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使用荤腥烟酒上供,那样只会增加亡者的痛苦。而我们佛弟子则可以通过斋僧、斋戒、诵经、供灯、抄经、放生等善行来为亡者做功德回向,超度先人往生极乐,这应该就是中元节最“如法”的祭奠了。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MV3WC[NH9:43C=IN7mvon
3.中元节上坟应准备什么祭品中元节上坟应准备哪些祭品中元节上坟应准备什么祭品 中元节上坟应准备哪些祭品 1、准备茶水素酒。茶酒皆为敬,祭祖过程,就是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节,所以要向先人敬茶奠酒,既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与孝意,也是对祖上一份虔诚。有的地方习俗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有的可能都是茶,也有都是酒的。jvzq<84o0{~mcm~0eqs0lrsi{ct03B7835>/uqyon
4.中元节必须知道的禁忌有哪些“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vgkknwk1e;949530jznn
5.关于中元节烧纸钱的介绍中元节烧的纸是纸钱,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传说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很多已经逝去的先人会走出鬼域回家一趟,看看家里现在怎么样了。去收些钱带到下面去用。 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魏晋以后,南朝齐之时,人们普遍改为以纸寓钱祭灵。此俗一直沿习至今。 jvzq<84yyy4vpsx0eqs0|8:97;<50qyon
6.中元节上香吗,中元节的贡品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中元节的贡品(本文共1、中(′~`●)元节的祭品( ′-`)是 ⭐⏝⏝⭐ 可以吃的,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中元节当天还在祭祀的时候吃,当天吃的话你的祖先会觉(~_,~ )得你跟他们抢东西吃,觉得你不尊重他w(゚Д゚)w们,这个可是大忌,但是中元节过了,祖先们“吃完”回去后,这个祭品就随便你处置了,自己吃也是jvzquC41o0;3{~jt0et0srfqogt0uqjpij{p1=5724jf:lg5:7617nif6:?de;727d6:67mvon
7.中元节祭祀时的贡品准备都有哪些中元节大家都会去陵园给亲人扫墓祭祀,各大陵园迎来祭奠已故亲人的客流高峰,每年清明节前一周尤其是周末是祭奠客流的最高峰,如果能避开这一时段是最好的。祭奠亲人所需的祭品通常有:水果(苹果,香蕉,桔子人选两种每种4个,草莓和梨不适合做祭品),糕点(两种每种四个),白酒,鲜花,纸钱,香等,也可根据逝者生前 的喜好jvzq<84yyy4kpvzfk0ipo8npfg~/rqu1ctzjeuj1xkkx1ri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