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在这丰收的季节,“吃”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立秋当天,古人以悬秤称人,与立夏时对比体重,如果瘦了自然要“补”,也就有了“贴秋膘”。民谚云“吃什么补什么”,膘,肥肉也。所以“贴秋膘”的首选自然是吃肉。所以立秋这天,人们多吃炖肉,或白切肉、红焖肉、鸡鸭鱼肉等。
人要吃,神要吃,鬼也要吃。
在收获的季节除了祭祀神灵之外,鬼魂也到了期盼祭奠的时节。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一,阎罗王会给在地狱里的鬼放假,打开鬼门,放出百鬼。
初一开地门、初二开天门、十五中元节,一直延续到三十关地门,才算将鬼都召回并关上鬼门。
而地狱中的众鬼们也会借鬼门开放的机会出来探亲,完成一些自己未了的心愿。人们也便借此机会祭奠自己的先祖。而且为了阴阳两界的和谐,人们也会放大祭祀范围,进行普渡。
初一开地门:作为“鬼月”的第一天。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里鬼魂可以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但与此同时,阴间的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也同样会来到人间,徘徊在人间寻找吃的东西和干些不可告人的私活。所以在“鬼月”人们需要小心行事,免得被那些孤魂野鬼找到,产生牵连。
三十关地门:七月三十日,也就是鬼月的最后一天,叫做“关地门”。一个月的假期结束,人们需要回到正常生活,鬼也需要回到他们应属的位置。所以这天是鬼门关闭的日子。不过如果这天有谁忘了回去,那么可能会成为特别的通缉对象了。所以在这个特别的终结之日,我们也要做到善始善终,提醒先祖该假期结束了,别错过了门禁时间。
风铃早在唐就有被悬挂的记载。虽说风铃在风水中也可起到化煞的作用。但铃也同样在宗教仪式中被用做召灵之物。佛教和道教都有用“金刚铃”做召唤之用。所以风铃不宜被挂在床头,以免在睡觉的时候被召来的东西“入侵”。
祭品是祭祀之物,虽然说“贡品人吃”,也有说吃了贡品对人身体好。但是这个吃也是有前提的。在未经过主人同意的情况下享用,多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另外鬼门一开,一些缺少祭拜的孤魂野鬼也在世间游荡。因为缺少寒衣,很容易在那里试来试去。而白天收衣服进家后,很可能会一并带入家中。
至于鬼神会不会因为你的无心之举生气,可参看《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所以养精蓄锐才是根本。而且如果加之身体弱,在七月可以尽量避免去坟地等阴气重的地方。以免招惹些不喜欢的事物。如果白天去过,可以到人气旺的地方转上一转。阴气怕阳气,如同冰块在阳光底下暴晒,晒晒也就化成水蒸气散了。
相传人有三把火,分别在两肩和头上。所以行夜路时,不要轻易拍行人的肩膀和脑袋,以免把对方肩、头的阳火拍灭,让阴物有可乘之机。
所以身体羸弱的人,农历七月最好避免晚上一人行路。如有担心,可以佩戴一些法器护身,或者默诵金光咒等,自有防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