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充满着诡异的色彩
可你知道吗?
中元节也是祈求丰收的节日
古人将刚收获的新米供奉祭祖
以报告收成
在唐宋时期
中元节曾是热闹的狂欢日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
又是如何演变的?
让我们一起
来了解中元节的“前世今生”!
在古人眼中
“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
代表着“复生”
蕴含着天地运行
阴阳循环的规律
七月更是一个吉祥欢庆的月份
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
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
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
古人便用新收获的
瓜果蔬菜、谷物粮食
供奉逝去的祖先
感谢祖先神灵庇佑丰收
并祈求来年还有好收成
谓之“秋尝祭祖”
俗称“做七月半”
“七月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因其曾吸收了
佛教“盂兰盆会”的仪式习俗
因此也被称之为“盂兰盆节”
而它被称为“中元节”
是源于道教的说法
道教中有天官、地官、水官
合称“三官大帝”
分别会在三元日为天帝
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
其中,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日赐福
水官为十月十五下元日解厄
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日赦罪
地官所管为地府
所检的重点自然是诸路鬼众
这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民间会将“中元日”
称为“鬼节”了
古人于“七月半”
对先祖亡灵的崇拜仪式
和佛教盂兰盆会
道教中元日的
庆祝活动在精神实质上
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奉亲、敬养、普渡
于是“七月半”逐渐融合了
二者的习俗仪式
成为了一个关于
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
华夏民俗节日
早在唐宋时期
中元节和元宵节一样
是盛大而隆重的节日
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到了宋代
更是取消了中元夜间的宵禁
允许彻夜狂欢纪念亡者
人们在这天出行夜游
赏月看戏、放河灯
明月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如今,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
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它蕴含着缅怀祖先
敬祖尽孝等
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延绵不绝
中元将至
在此倡导大家
绿色中元 文明追思
文明祭祀倡议书
中元至,怀亲时。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育文明新风,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城市环境,我们向广大居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让我们共同树立文明祭祀观念。倡导采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等更加文明的祭祀方式缅怀故人,积极营造文明祭祀氛围。
二、让我们共同践行文明祭祀行为,自觉摒弃焚烧纸钱、冥纸冥币等陈规陋习,不在城市道路、广场、河边、树林、草坪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抛洒冥币,不在小区私设灵棚、播放哀乐、超分贝电子火炮等。
三、让我们共同承担移风易俗、传承文明的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和国家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引领广大居民群众转观念、破陋俗、树新风,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
中元节期间,希望广大居民朋友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践行文明祭祀新风尚,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和生活秩序,共度一个文明、和谐、安宁的中元节。
监 制:孙剑波
审 核:李振凯
责任编辑:白 玉
编 辑:张 钊
来 源:网 络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