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老人说:中元节要忌做五件事,分别指的是什么

中元节的由来大概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为了追忆先人,尽孝道,才有了中元节这一说,中元节,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七月半”、“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其实都是中元节。

而中元节因为是跟鬼魂挂了钩的节日,所以在人们眼里一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节日,老人们常说,中元节不可以做五件事情,究竟是哪五件事情呢?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这个“七”又藏着什么玄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神秘的中元节吧!

根据道家的记载,七月十五这一天,地府的掌门会开鬼门,让那些鬼魂们都出来和自己的亲人见面,有亲人的的鬼魂就可以回家,那里有自己的家人给自己上的香火,而那些没有家的鬼魂也可以四处游荡,去找香火。倒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其乐融融。

其实关于中元节的来历,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故事和说法,儒家直接宣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仁、义”,就是要对祖先先人心怀感恩,而佛教呢,则是有一个故事。

佛陀有一个弟子目犍连,因为神通非常厉害,所以被很多人知道,当时目犍连的母亲去世了,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去世,但是却有心无力,十分痛苦,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去向自己的老师求助。

老师给他支了招,只要在七月十五摆盛宴,以此来积攒功德,就能帮助自己已经逝去的妈妈,目犍连果真在这天摆了很丰厚的宴席,而最后她的母亲也成功得到了救助。

其实不论是儒家还是道教,中元节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表达仁爱的思想,这种对于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先的尊敬,是源自传统的、永远流淌在我们血肉里的。

中元节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呢?为什么要关注这件事情呢?其实是跟秋天的丰收有关系,大家都知道,农民伯伯辛劳一整年,就是期盼秋天的丰收,而中元节是不是下雨成了很重要的判定因素。

如果中元节这一天下雨的话,就说明秋天都会是多雨的,粮食丰收,当然是好兆头,相反,中元节如果没有雨水,这个秋天相对就会干旱一些。

所以说,七月十五这天下雨,在这个秋天,不仅农民伯伯丰收,粮食的价格也不会被抬高,对平常百姓来说当然是好的。

而老一辈的人常讲,中元节有五件事是绝对不能做的,这第一件 “不做”的事就是“不坐”——不坐门槛,据说坐里门槛就是对祖先极大的不尊敬,为什么呢?

其实这要从门槛的来由说起了,大门的门槛其实和房梁是同一根木头做成的,提到房梁我们想起了什么呢?——一家之主,那门槛就相当于家里家主的头和脖子。

再者,七月十五的时候,家主和祖先们都要从大门进来,你坐在或者站在门槛上就相当于挡着先人们不让他们回家,合适吗?当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件事就是不站南墙,这又是什么说法呢?南墙是正对着大门口的,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从大门口进来不好的气流或者别的不好的东西。

在古人眼里都是会撞到南墙上的,七月十五祖先来来往往,如果本来是要撞在南墙上的东西,你有正好站在南墙下面,那不就会撞到你身上了吗?

第三件事,不能下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走。”听起来其实还是有些惊悚的成分在里头的,为什么不能到水边呢?

其实这种说法看似神道,但是是很科学的,中元节已经是在立秋之后了,一旦立秋,天气就会变得冷了,尤其是在水下面,如果贸然下水,很可能会抽筋溺水。

而如果自己前去人少的水域,不知道水下的情况是否安全,那就更加危险了。

第四件事,不戴帽子。这就和阴阳沾上关系了,怎么说呢?祭祖说到底其实就是阴和阳的交流,一方太强,势必会影响到另一方,怎么解决这种危险的发生呢?

七月的时候,阴气是很重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提一提自己的阳气,而其中的一种办法就是戴一些金属的饰品,戴帽子的话,会挡住额头的火,所以是不能戴帽子的。

最后一件不能做的事呢,就是不能晚归。这就有人问了,不晚归的“晚”是几点呢,标准是什么呢?这要跟太阳的早晚来决定。

七月十五的时候,地球的位置正好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这个时候,叫做月亮的“强引力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引力的影响,海边很容易有潮汐的现象,而陆地上这种能量总被转化为其他能量,产生很多其他事故,非常危险。

当然了,比起鬼神之说,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但是俗话说得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而中元节无论有多么玄乎的骇人听闻的故事,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们为了纪念祖先,让后人们永远不忘记感恩罢了。

THE END
0.今年七月十五不一般,老话:“七月中元节,五人不上坟”,啥意思尤其是中元节,这是一个祭祖的日子,所以农历七月十五按照民间的说法,也称为“鬼节”。 不过和清明节不同,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祭祖也是有讲究的,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七月中元节,五人不上坟”。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有啥说法呢?我来回答一下: 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由来: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MO:V\9277<2Y;]0jvsm
1.七月十五捏面人由来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称为“鬼节”。相传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所有的鬼魂都可以到世上来走走,享受人间血食。民间则普遍进行祭祖的活动。 相传,七月十五祭祖,本意 “……乃告祖秋成之意”,是一种祈望丰收的愿望。 jvzquC41yy}/onnrkct/ew455u{72s
2.【传说故事】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由来农历七月十五,秦始皇亲自来到山海关,一探究竟。发现原来是自己的女儿给改了圣旨。秦始皇非常震怒,命令卫士把自己的女儿麻姑叫过来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麻姑见了父亲,不仅没有道歉,还给父亲讲起了大道理。她说:“父皇您修长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安全吗,可是现在,您看这里饿死、累死、病死了这么多人,长城还没jvzquC41yy}/onnrkct/ew4784j4r{u
3.带你了解中元节的“前世今生”带你了解中元节的“前世今生” 展开在很多人眼中,农历七月十五充满着诡异的色彩。可你知道吗?中元节也是祈丰收的节日。古人将刚收获新米供奉祭祖,以报告收成。在唐宋时期,中元节曾是热闹的狂欢日。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又是如何演变的?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元节的“前世今生”! 发布于:山西省 平台声明 jvzquC41o0ypj~3eqo5b1@6837717?d343735A<61
4.七月十五放河灯——漫话民俗“我们的节日”河北文艺网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专门祭祀祖先和亡灵的节日,道教叫中元节,佛教叫盂兰盆节,民间则叫“七月半”、“鬼圆节”、“鬼节”,名字好似很恐怖,但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对生命和人生归宿的思考和超然态度。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的由来,有道家说、佛家说和俗世说三种观点。道家认为,神界有天、地、水三官,天官主人间赐jvzq<84yyy4id||n0qxh0ls1u{yugv4424802A4341642:=577;/uqyon
5.中元节的由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把这一天叫“鬼节”、也叫“中元节”、还有的人叫它是“麻姑节”、“河灯节”、“盂兰盆会”等等。 鬼节到底是因何而来的呢?原来这里竟然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姑娘而产生的节日。 jvzquC41yy}/onnrkct/ew4783gzels
6.生活百科: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的由来 佛、道、世俗的融合 · 民间的“秋尝” 中元节的诞生,可以追溯到遥远古代,“秋尝”时节,人们庆贺丰收、祭拜大地,酬谢神灵的庇护,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起初,“秋尝”的日子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也就是七月半。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348681971:?64a;?33=<77:4tj}rn
7.悠久民俗人物传记《中元节》中元节的由来: 历史渊源:中元节的名称源于道教,但其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秋尝祭祀的古老习俗。发展到宋代,形成了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祖的传统,这一天道教祭地官,祈求定人间善恶,民间则祭祀祖先、孤魂野鬼。佛教受儒家影响,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以超度历代先祖。‌ jvzquC41yy}/onnrkct/ew4783jjxus
8.“中元节”的由来习俗,都在这里↓西青信息港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俗称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农历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jvzq<84yyy4ys7sgv0io1|~uvgs0497512>05:4276924=660unuou
9.七月半中元节由来及各省习俗分析七月半中元节由来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任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vgkknwk1e762==830nuou
10.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盂兰盆节 2025-03-17 下午 4时33分24秒 星期一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日名称非常多,我们简单列举其中三个:民间习俗叫“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则为“盂兰盆节”,这三个名称,代表了三种文化。 jvzquC41hfph{l373uumg7hqo1ipoyfp{pkxumjvckr`3=9;;9>12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