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传统活动
Mid-Autum Festival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传统饮食
Mid-Autum Festival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鲜藕。
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月饼的包装也越来越精美,通常中秋节过完了,家里也留下许许多多包装盒,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天
小编就教大家如何过一个
“绿色”中秋节
绿色中秋·花好月圆
Mid-Autum Festival
拒绝过度包装
1、什么是过度包装?
体积明显超过商品的10%。
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
过度包装包括:①结构包装②材料包装③装潢过度。
2、过度包装有哪些危害?
浪费资源。一亿盒月饼≈一亿个包装盒≈100万颗树。
污染环境。包装盒是一种寿命极短的产品,使用量大且容易垃圾化,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少包装盒上还有海绵、碎纸等缓冲材料和填充材料,加大了回收造纸的难度。
树立绿色消费观
购买月饼时,尽可能选择环保型的纸质包装。那些铁制和塑料月饼盒,配上餐具,不仅制作成本高,而且有一定的重量,携带不便,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孝敬长辈时,尽可能不要购买过量的月饼,可送些鲜花、水果、牛奶等礼品,请记住,别忘了陪伴他们赏月,这比赠送贵重的礼品更有意义。
收到的月饼太多,一时吃不完,最好别扔掉,可以转赠给低收入的家庭和困难人群,也可以将月饼馅取出来,用于包汤圆,或者做成包子馅、甜点等。
亲朋好友聚餐时,菜品要适量,坚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出行时路程如果不是太远,最好不要驾车出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佳节
中秋的魅力不在于节日本身
而是节日中来自家人与朋友的陪伴
所产生的情感依靠
这也是中秋祝福“人月两团圆”
所蕴含的美好含义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过一个有意义的环保中秋吧!
排版:王雨阳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