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元宵节的来历阴历阳历立春初一正月十五

大家都知道元旦是阳历的1月1号,春节是阴历(农历)的一月初一,元宵节是阴历(农历)一月十五。

但是,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1、元旦的来历

元旦并非中国传统节日。

元旦的名称形成得比较晚,过程也比较简单。

元,有开头、初始的意思,旦是日子,所以,元旦就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不过在清朝之前,中国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不过和现在意义上的元旦不是一回事了。而现在大家熟悉的“春节”,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2、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来历有点久远,而且比较曲折。

历史上正月初一曾有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多种名称。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也就是农耕文明,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民间所说的岁首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代,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春节以前也称“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

不过,中国历代的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

夏朝(沿用阴历)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恢复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阳历纪年。后来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3、元宵节的来历

正月(一月)是农历(阴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道教称天、地、水为“三元”。后来,道教又将“三官”同“三元”相配合,说成上元正月十五是天官之圣诞日,中元七月十五是地官之圣诞日,下元十月十五是水官之圣诞日。于是,各地纷建三官庙,此节俗便流传于民间。)的说法,“三元”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三元节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故“元”在这里是农历十五的意思。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和汉朝明帝笃信佛教有一定的关系。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农历10月15下元节,“3大习俗,4大禁忌”要注意,日子越过越顺利|神灵|每年的农历10月15日,就是传统节日“下元节”。和上元节、中元节形成咱们中国的“三元”节日。上元节是农历正月15,就是“元宵节”,中元节是农历7月15,被称为“鬼节”,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而农历10月15就是下元节,是祈福和祭祀的日子。相传,下元节和道教有很密切的关系。道教的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MIQLT992746F5O<0jvsm
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农历每年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jvzquC41yy}/trqk0eun0ls1{wgozrfqlkk0;@>850nuou
2.上元节闹宵夜,查阅远古年轮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和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三元节。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上元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也称为元宵节或元夕。 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特别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即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吃元宵、赏圆月,赏花灯、jvzquC41yy}/onnrkct/ew4737ikkt8
3.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台“重头戏”一碗汤团新春尾声的团圆曲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台“重头戏”,上海人家若没有吃上几只汤团,似乎总觉得缺乏一些仪式感,煮一碗热腾腾的汤团仍然是新春中绝大多数家庭的“传统节目”。你知道小小汤团的渊源和发展吗?关于上海汤团的有趣话题又有哪些? 唐代时期汤团叫“唐元” 汤团又称汤圆,是中国传统美食点心,取“团”和“圆”之意,寓意jvzq<84uj0vfqyqg0eun0ls1p4532;6125621l656:7:/<97;;:157mvon
4.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上元节、小正月(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探灵网元宵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春节之后的一个重要节日,除了元宵节外,这个节日还有其他的叫法,那么你知道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吗?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往下了解了解吧。 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的过程中,只称jvzquC41o0zbpunpi0ipo8ftejowg|4;83>/j}rn
5.元宵节是几号元宵节是农历几月初几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习俗∶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jvzquC41yctokjsnk0zjcwvk0eun1wjyu1889:570jznn
6.“西安年·最中国”赢了人气得了口碑元宵节仰望星空感受西安年 今年元宵节,古城西安格外“吸睛”。当晚21:00,记者在西安市高新区创业咖啡街区看到,由一台电脑控制的500架无人机进行3D 表演,国内首次,西安唯一。空中无人机灯光秀组成“国际创新”“硬科技”“福”“2018”“元宵”等新春元素。 jvzquC41yy}/eww0ep5tzyi1fs€t1;53:29178y423>159:a74:27<5470yivvq
7.2020元宵节是几月几日哪一天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具体时间答:2020年元宵节是02月0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十五。 2020元宵节的时间 元宵节是什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jvzq<84yyy4np€3ep1zpw{4okpyv1;769;=: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