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由来及民俗→巧果内黄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之七月“桐荫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

因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传说

七夕节向来被视为

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当下,七夕节普遍被看作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不只“有情”

还有丰富多元的民俗活动

晒衣又晒书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古代传说农历七月七日

天门洞开,阳光强烈

是龙王“晒鳞日”

人们多在此日晒衣服、棉被之类

以防虫蛀

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宋 青玉执荷童子 故宫博物院藏

泥塑“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

其形象多为穿荷叶半臂衣裙

手持荷叶的泥娃娃

七夕时儿童肩扛荷叶

效仿磨喝乐

向巧神乞求聪慧

“吃巧”做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

形状、纹样由各种花形图案的

木模(也叫榼子)制成

明月当空,女子结伴围桌而坐

品味巧果,谓之“吃巧”

以此寄托让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

2006年,七夕成为第一批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传统节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千百年来“七夕”既承载了

传统文化对天地星辰的哲学崇拜

又饱含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之下

是对道德、责任、情怀的重视和发扬

我们期待浪漫忠贞的爱情

更赞美朴素的勤劳和智慧

今晚,如果天气晴好

不妨尝试寻找一下明亮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感受这传承千年的浪漫

注:图文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THE END
0.爱在七夕|荆州区各地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8月28日,李埠镇新垸回族村开展“漆扇传巧·七夕寄情”手工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用生动的小故事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穿针乞巧的习俗、漆扇背后的“扇纳凉、扇传情”的文化寓意……在制作过程中,村民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搭配好的漆液滴入水中,通过小棒搅动、水纹波荡,让漆液在水面上晕染出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rl4ea6:84:5;0jznn
1.七夕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对七夕这个节日,在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也是乞巧风俗延伸出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有哪些民间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织女能够赐给自己技巧,让自己也变得心灵手巧。 拜织女 七夕节的夜晚,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zorkwltgppjg8h3;6847<3jvor
2.沂南:苏村镇组织开展七夕节主题活动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娘会等,它源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丰富他们的民俗知识,让他们感受爱并学会传递爱,苏村镇联合新城瑞智幼儿园精心策划了“爱在七夕开笔礼”主题教育活动。 jvzq<84n{0}fpvnpi0io1~yo1jpjs142862B4v42862B53a;625?:;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