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教师节前,广外马连道北校外活动站的学生到退休老教师陈淑贞、李耀宗家慰问。王宝琴/摄
▲1989年北京市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少先队员向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献花。叶用才/摄
1985年教师节前夕,朝阳区三里屯三小的学生慰问“故事爷爷”孙敬修。杨金华/摄
1985年,北京日报社“人民教师奖”获奖教师事迹简介
▼1986年教师节前夕,东城区安定门街道举行游船联欢活动,慰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王振民/摄
今天是我国第33个教师节。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9月10日教师节”早已深入人心。追溯历史,教师节从提议到正式设立前后经过了四五年。
政协委员建议设立教师节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案由是: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提案人是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三、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此为原件签名顺序)。提案理由是: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后来,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文革”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开始提高,但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够普遍。
为此,1981年,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希望以设立教师节的方式,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教师节差点定在5月5日?
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政协委员们听取了很多建议。其中,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1981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接见参加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时,了解到设立教师节的事,建议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起来写报告请示中央。
1982年4月,一份“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至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同意恢复教师节。
北京日报社曾设“人民教师奖”
北京日报社“人民教师奖”共设置名额40人,每人奖励3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和纪念品。据了解,该奖项评奖范围以本市城区、远近郊区中小学、幼教教师为主,包括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学校,优秀教职人员可以有适当比例。评选由各区、县教育部门推荐,市教育部门和本报组织评委会评定。
“教师节该不该取消”形成大讨论
进入新世纪,给老师送礼热引发争议,由此也出现了一场关于“教师节该不该取消”的大讨论。
无论孩子在小学、中学还是幼儿园,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都给老师送了礼物。由于教师节年年有,礼品年年送,家长和学生们最头疼的是:钢笔、书画、烟酒、水果等几乎都送过了,实在想不出送什么好。教师节送老师什么礼成了令家长劳神费心的事,教师节也渐渐变了味儿,有人因此提出了“取消教师节”的想法。
但不赞成取消教师节的声音还是大多数。这些人认为,教师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现实中也很需要真正提高教师地位,再说,即使没有教师节,也会有中秋、“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光靠取消教师节来抑制送礼收礼的风气,难以奏效。
对此,教育专家也表示,“取消教师节”的提议很荒谬,不应该把个别现象扩大化,用极端情绪否定一切,并呼吁教育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不允许家长送礼,各类学校也应当联名抵制送礼行为。
教师节拟调日期引争议
2013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教师节由9月10日调整为9月28日,此举引起热议,社会褒贬不一。
首先,孔子诞辰日尚存疑。有专家认为,教师节应当有文化内涵,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建议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日期。经研究推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但在学界,孔子诞辰日尚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大家之所以把9月28日看作是孔子诞辰日,是因为民国后第一次祭孔是在这一天,孔子真实的生日还有待考证。
反对者认为,9月28日离国庆节放假太近,学生和老师的心思肯定都不在教师节上,更不利于传承教师节的意义。何况9月10日教师节已延续多年,深入人心,更无需更改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简单更改教师节的日期,是达不到尊师重教的效果的。对于我国的教师来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教师节改期,而是怎样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新华社、北京师范大学、北晚新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