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theater

今天是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大家今天怎么过的呢?

重阳节据说起源于东汉,《艺文类聚》中有记载:“九月九日可采菊花”。在三国曹丕《与钟繇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更详实的信息:“享宴高会”、“食秋菊之落英”等都是文中记载的重阳节活动。

不过,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呢?咱们今天一起来唠唠重阳节的那些事儿。

登高

在我国传统经典《周易》当中有提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一个奇数,代表阳,九月九日重叠在一块,被称为重阳。

不仅如此,九还是最大的奇数,是阳气最盛的一天,堪称“阳顶天”。

但是中国人向来觉得物极必反,而且按照季节变化规律,重阳节后,气温逐渐开始下降,容易感染风寒,所以大家都很担心过重阳。

不过,道教这个时候提出了破解之法,他们认为越高的地方清气越多,浊气越少,所以重阳这一天要登高,呼吸更多新鲜空气,就能摆脱水逆啦~

登高望远,亲近自然,山下美景可一览无余,让人心旷神怡的同时,也激起许多文人墨客提笔赋诗的雅兴,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那首《登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On the Height

[Tang Dynasty] Du Fu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A thousand miles from home,

I’m grieved at autumn’s plight;

I'll now and then for years,

alone I’m on this height.

Living in times so hard,

at frosted hair I pine;

Cast down by poverty,

I have to give up wine.

——许渊冲译

还有纳兰性德也写过一首: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这两首诗都十分哀伤,诗人要么是在悲秋伤怀,要么是在佳节思亲,眼前的景色都萧瑟不少。

但对于今人来说,就没那么多感时伤世啦,能登上高处远眺景色,让山顶的微风轻拂去一身燥热,那可是相当有成就感,高兴来不及呢,哪顾得上其他呢?

赏菊吃菊

如果重阳节这一天不能登高,那如何辟邪呢?当然是用菊花。

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的意义,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插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反正和菊花沾边,都能让你接下来顺顺利利。

赏菊在两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明清成为人们普遍的娱乐项目。在清代小说《杏花天》第3回中就有提到重阳节“家家登高,人人赏菊”。《金瓶梅》中更是写花子虚邀西门庆等人重阳赏菊,现场充满“传花击鼓,欢乐饮酒”的热闹,在这里,重阳节逐渐成为朋友聚会的由头。

唐宋时期,人们还喜欢簪菊。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有“菊花须插满头归”之句,把菊花戴在头上,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还十分文雅。

古人喜欢玩谐音梗,比如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因“糕 ”与 “高”谐音 , 象征着向上、进步、高升等。所以在重阳节天明时,父母还会把糕点贴在儿女额头上,祝愿子女 “百事俱高”。

在孟浩然的诗中,重阳节和友人饮酒赏菊是他所向往的隐居生活,是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Stopping at a Friend's Farmhouse*

[Tang Dynasty] Meng Haoran

Preparing me chicken and rice, old friend,

You entertain me at your farm.

We watch the green trees that circle your village

And the pale blue of outlying mountains.

We open your window over garden and field,

To talk mulberry and hemp with our cups in our hands.

...Wait till the Mountain Holiday-

I am coming again in chrysanthemum time.

插茱萸

上面说到过,重阳节后,气温下降,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而古人常常把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视为鬼魅恶气,茱萸作为一种中药,能够祛除湿寒,因此古人常常把茱萸戴在身上。

不仅如此,茱萸还可以驱虫,在古代,驱虫的植物也被认为可以辟邪,佩戴茱萸,也是讨个吉利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On the Mountain Holiday Thinking of

My Brothers in Shan-Tung

[Tang Dynasty] Wang Wei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关于重阳节,王维的这首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脱口而出。

王维少小离家,这一年,他十七岁,正逢重阳节,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重阳节来,思念骤起。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却唯独少他一人。

THE END
0.老北京重阳赏菊始于何时元朝皇家每年四月到九月居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避暑,九月初天气转凉后,帝后便从上都返回大都(北京)。“时逢重九日宫中菊节,品菊赏秋,当为常制。”可见在元朝的宫廷中,重阳赏菊已成为一种重要活动,“菊节”成为一种制度,连帝后也要千里迢迢地赶回大都,“设宴赏菊,簪菊于帽,宫内皆欢之。” 当时无论豪门大户还是普通百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298631;;82@84a;=39=;5354tj}rn
1.重阳节,今天你过对了吗?24小时滚动新闻过去在很多寺庙,重阳节前后也有赏菊活动,它变成了佛门跟世俗结缘、宣传佛法、化缘的一种形式。庙里也会做重阳糕,还会在寺庙里搞一些活动,比如用菊花搭九层的菊花塔,看起来非常壮观,这也是老百姓比较廉价、甚至都不用花钱的过节场所。 老北京怎样赏菊 在家里养菊花、赏菊花,是老北京的传统。张恨水先生在回忆录中讲jvzquC41yy}/rntrng4dqv3ep185jxzt1p532:8132741l7762>.4<6:56?40qyon
2.最爱秋光好佳节又重阳菊花赏菊登高重阳节习俗:登高 赏菊 敬老 在古代,九被认为是阳数,乃“数之极”,所以被赋予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又称为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金秋时节,极目皆美景,不妨登高而饮,赏黄花、享糕饼,古往今来,我们在这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古人的习俗,也融入自己对美好情感、幸福生活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3.[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之赏菊我国古代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菊花傲霜斗雪,高标逸韵。重阳节赏菊、酿菊花酒,围绕着菊花产生了很多丰富多彩的风俗。jvzquC41vx4de}{0eqs0x8{51XOEGR5DNjziPsFFZI}Pzt]ri3>1:<60jvsm
4.【网络中国节·重阳】九九重阳③:重阳节的习俗(下)|极目新闻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又称菊花节。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传说赏菊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又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他,于是就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宋代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说,宋代每年重阳日都要“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将菊花和jvzq<84yyy4dvmxd0pku1l6899e32;7321764?:670nuou
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新闻中心李白在《九日登山》一诗中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在重阳节饮酒赏菊:“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已,虚过重阳时。”相较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则流露出一丝抑郁不得志的惆怅,而到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已经将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复杂感情,表达得慷慨激越jvzquC41pg}t0mtpi{ooiwjyu0io1|~uvgs0497513604<4232>249730unuou
6.老北京重阳节的习俗老北京人在重阳节时,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诗作赋等方式来庆祝,以祈求平安健康,而这些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登高 老北京重阳盛行登高,每逢农历九月初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即景山)去登高拜佛祈求福寿平安,并观览京城风光,皇后妃子们则在故宫的御花园登临堆秀山登高眺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iiqwl{cpmkkn4383743=723;:39<<0jvs
7.关于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那么你知道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吗?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之时,这个时候是最佳的赏菊时期。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而菊花又被称为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njgclkk0e:57:4740qyon
8.2022重阳节菊花意义是什么重阳节除了登高踏青之外,还有就是会赏菊花,但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个节日,那么2020年重阳节菊花有什么意义呢?重阳节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重阳节菊花意义是什么_重阳节含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阳节菊花有什么意义 重阳节赏菊的含义,菊花的意义在于长寿之花,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霜不屈的象征,重阳节又正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5B<;0jznn
9.重阳节习俗为何有喝菊花酒文化重阳节为什么喝菊花酒? 重阳佳节,正值菊花盛开,所以古代曾经把重阳节称之为“菊花节”。而在重阳节饮菊花酒,也是古代流行过的一种民间风俗。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jvzq<84ewnzvtn3rgqvmg7hqo0io1w61427719>4:1i52@966/899=<96;4ivvq
10.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_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重阳节与菊花有着很深的渊源,重阳佳节,中国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794=62:0nuou
11.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新闻重阳节还有佩茱萸、赏菊等习俗。 佩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节俗,晋周处《风土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佩茱萸的诗句,如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提到,“茱萸正可佩”,重阳节除了佩茱萸,还有赏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 jvzq<84o0vocg}3ep1io1Rsuvctu1wjyu1814<621v814<6245e879;792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