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常常会编造很多故事来吓唬小编
以防因为节日的缘故
又跟小伙伴出去撒欢...
不过中元节的习俗和由来
还是很有趣的
和清明节一样,也是祭祀大节
而且我们丽江民族众多
每个地方的习俗还有所不同
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叭
来 历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是七月十四日。也是农作物成熟的时间,民间按例要祭祖,用贡品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户户都需要祭祀、供奉祖先。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中元节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风 俗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七月乃吉祥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习俗要祭祖。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俗称鬼节
传说,这一天
地狱之门被打开
已故的祖先会在这个时候回家探望子孙
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祭祀用品
祭奠先祖,祭拜亡魂
祈求家人全年的平安顺利
以及祈求先祖对后代的赐福
中元节每家每户,每个地区都不同
小编简单的总结与归纳了一下
我们丽江纳西族的一些祭祀风俗
以及其他地区的部分风俗
1、祭祀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中元节,纳西族称为“桑美波继”。 这一天地府将打开大门,已故的家人便会指引回家,看望儿女子孙。 而我们纳西族是一个非常讲究习俗的民族,中元节的过法也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
节日期间,会用专门的“纸牌位”将自家的祖先接到家中,供奉各种食物以及茶酒,点香、磕头祭,并且每天都要更换新茶、新酒。招待先祖的菜品每个地方也各有不同。小编家每年都要准备芋花、茄子、菌子、鱼等,以此来祭祀先祖的到来。也表示后人对先祖的怀念,祈求他们保佑全家平安......
(纳西族习俗:茄子做舟、菌子为伞、芋花当拐杖、鱼儿引路)
祭祀分为“迎接祖先”(波姿)和“恭送祖先”(波布)。 接祖和送祖的日子,每个家族和地区都各有不同。 但都是每个家族规定的日子来进行。
有的是七月初一就接祖了,直到七月十五才送祖;有的是七月初十接祖,七月十四送祖;有的则是中元节当天进行接送。然后在送祖的当天下午早早的将祖先送走,并烧纸钱、纸衣等。
2、放河灯
我们纳西族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制作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河湖之中,任其自行漂流。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照亮祖先回去的路,也是普渡其他孤魂野鬼。也代表着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祝愿与期盼。
3、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这天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祝愿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4、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5、入庙祈福
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舍僧侣,诵读经书,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还有很多祖祖辈辈们留下的“传说故事”
长辈们在茶余饭后
经常会说一些中元节禁忌
比如,中元节当天晚上不能在外逗留
需要早早回家、不能半夜吹口哨等等....
这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民族习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
很多的传统习俗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
我们应当理性对待
当然,也需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科学的延续传统文化!
爱护环境、节俭过节!
虽然目前正值疫情期间
放河灯的传统可能会暂时停滞
但我们万众一心的本质不会变
携手共进!
让我们的愿景与祝福伴随
心中的“河灯”飘向远方
祝,阖家欢乐,国泰民安!
·END·
各位掌粉们,有什么中元节期间的趣闻和风俗
我们一起来唠唠嗑吧~
记得今天早点回家“波布”哦!
▌文案编辑:王胤骏
▌运营总监:李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