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啥时候祭祖三件事要注意:中元节的禁忌别弄错七月半风俗祈福

阴历的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

中元节融合了儒家的孝亲节,佛家的盂兰盆节和道家的中元节,是少有的“三俗合一”节日,是民间的“鬼节”,也是公认的祭祖节。

中元节祭祖,要在啥时候进行呢?祭祀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1·七月十五中元节

其实七月十五“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

最早古代人要过“七月半”,这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农历的七月,田里的庄稼都丰收了,人们就在七月半用新收的谷米,来答谢祖先的庇佑和上天的恩赐。

大概到了东汉时期,七月半被融入了道教“中元节”的元素。道教人士认为,诸神中有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官大帝”。

“三官”是上天派往人间的代表,分别在固定的日期里“检校”人间功过,以定赏罚。其中天官在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地官在七月十五中元节赦罪,水官在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

据说中元节时,所有已逝之人都要接受“考校”。这一天各道观也会举行法会祈福,进行安抚和宽赦。

《修行记》中有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在佛教文化中,七月是个报恩月。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在梵语中,盂兰的意思是“倒悬之苦”,盆的意思是“救赎的器皿”,盂兰盆节的意思就是“在器皿中装满百味五果,供奉佛陀和伴侣,解救苦难众生”。

佛家还流传着“目连救母”的孝道传说:目连的母亲犯了错被堕入地狱,目连不忍她受苦,就想尽办法拯救母亲,最终成功把母亲救离苦海。

民间也感念目连的孝心,就把七月过成了报恩月,把七月十五称为孝亲节。

在七月十五这天,佛家也会举行仪式诵经祈福、解救困厄、普渡众生。

所以民间中元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祭祀已过世的祖先,寄托感怀和思念。不过大多数的区域都在七月十四这天过节和举行仪式。

2·中元节日十四过

关于中元节在十四过的风俗,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源于战乱。大概是在宋代,北方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大批的汉人只能向南逃难。在逃走之前,人们除了带些金银细软、衣物鞋袜之外,也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祖宗的牌位怎么带?过节时候在哪里祭祖?

当时正是阴历七月十四,老人们就建议提前一天过中元节,在十四这天举行仪式,设坛祭祀祖先牌位,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走。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也为了孝道礼仪周全,以后人们祭祖都改在了中元节前一天,也就是七月十四这天进行。

第二种说法和易经有关。

《易经》中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意思是说七这个数字是阳数,也是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消失之后,经过七天就可以复生,这是运行规律,也是阴阳消长循环之道,所以七有复生的含义。

阴历的七月十四为“双七”,又是申月的申日,正是阴气最集中的日子。

这是因为中元节祖先们要接受考校,就会提前一天回到家中享受供奉,而那些无家可归的祖先则会到处游荡,使“阳间”布满阴气。

如果这天不进行侍奉与安抚,那人间就难得安宁。所以民间在七月十四这天不但早、中、晚要给自家祖先供奉茶果外,还要在房子外面散些粮米,供流浪的先人果腹,以使他们不致挨饿而伤害家人。

另外,不少老人解释,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主题是“普渡”,就是度化那些无主的祖先,让他们少生怨气,不伤世人;而七月十四这天的主题,则是供养自家祖先,让他们吃好、穿好、休息好,在第二天好去参加百鬼夜行的“审校大会”。

3·七月十四三件事

一是七月十四要吃鸭。鸭子属阴,善游水,而水也属阴,所以民间认为鸭有渡阴的作用,会驮着祖先回来;另外鸭子六月在田里吃了不少谷粒,七月正是肥美的时候,拿来供奉祖先诚意十足。

很多地方七月十四是不能吃鸡的,认为鸡爪爱刨地,会损祖先府邸,有亵渎先人的意思。

二是支幽。支幽的意思是“支开无关祖先”,也有人说是给无家者一些“小钱”。所谓“支幽”就是在七月十四日的晚上,在家门口或者房子旁边路口烧些纸钱、花衣等,接回自家祖先,也施舍那些无家可归者。

有些地方还有“支山幽”“支水幽”的讲究儿。

三是七月十四烧纸衣,据说是给祖先过年做的新衣服,让他们提前换上好干净整洁地去“开会”。

三哥说:

有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共俗”。咱们地方大,难免风俗有不同,像三哥的邻居李大爷老家,就没有七月份祭祖的风俗,他们只讲究七月不下水,晚上不出门,路上不捡东西。

所以,如果你那里风俗有不同也是正常,不必纠结。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元节的风俗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简介淘豆网为你提供中元节的风俗、中元节的风俗有哪些 简介和下元节是什么时候有什么风俗的免费在线浏览和下载服务,相当于中元节的风俗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中元节的风俗的内容。jvzquC41o0zbqmteu0ipo8yqrfud1?:34734/9230jznn
1.关于中元节的禁忌有哪些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中元节禁忌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元节禁忌有哪些,欢迎查阅! 中元节禁忌有哪些 中元节各地风俗禁忌大致相同,在中国习俗中,并不仅仅是7月十五这天需要避忌,农历七月,被称为鬼月,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vgkknwk1e766;8;30nuou
2.庆中元节作文:中元节习俗优秀10篇上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面对这一现状,一些“80后”网友们开始思考:中元节可不可以过?纸钱烧还是不烧? 有人认为:中元节其实跟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一样,有一种感恩、追元的情怀在里面,积极内容多于消极,应该提倡。 jvzq<84o0mgjz~j:0eun1|4:77k6gnj5eg67h;934h9ee
3.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由来二、佛教风俗来源: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大藏经》首次记载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因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jvzquC41yy}/z‚|{0eun1op19ch29A>7:54ivvq
4.习俗古代玉溪人过“中元”:祭祖烧纸放河灯王弘力绘《中国古代风俗图·放河灯》。(资料图) “三元节”在古代是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日子,三官对应着天、地、水三种环境元素,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由神灵主宰,并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三元”节反映的正是我国古人原始、朴素的自然崇拜。 有学者认为,“三元”的概念出自我国的道教,中元节也正是道教首倡的,jvzq<84{wzoog}3ep1i0497512>05:4977<957xjvor
5.中元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的传统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1】中元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1、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82A48:7<7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