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33分,李建华跪在太平间里,双手颤抖着抚摸着儿子冰冷的遗体。
十五岁的李小宇躺在那里,脸色惨白,眼睛紧闭,再也不会叫他一声"爸爸"了。
"我们李家祖训,中元节凌晨绝对不能出门,否则..."
奶奶生前那句话如魔咒般在耳边回响。
李建华的眼泪滴在儿子的脸上,他终于明白,有些话,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为什么?为什么他就是不信邪?
为什么偏偏要在今晚,在中元节的凌晨,让儿子出门?
01
"小华,记住了,咱们李家有个祖训——中元节这天,天黑之前必须回家,凌晨绝对不能出门!"
这是李建华童年时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六岁那年的中元节,小建华正和小伙伴们在胡同里玩捉迷藏,天色渐暗,奶奶便急匆匆地跑出来,一把将他拉回了家。
"奶奶,为什么中元节不能出门?"小建华不解地问。
奶奶的脸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她紧紧握住小建华的手,眼神中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孩子,这是咱们李家传了好几代的规矩,绝对不能违反。你记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可是其他小朋友都还在外面玩呢。"
"其他人是其他人,咱们李家不一样!"奶奶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把小建华吓了一跳,"你爷爷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了整整一个晚上这个祖训。孩子,有些事情,不是迷信,是血的教训!"
从那时起,每年中元节,李家都会提前准备好一切,确保全家人在天黑前回到家中,凌晨时分更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踏出家门半步。
李建华的父亲李国强也是如此。这个在外人眼中威严的老革命,一到中元节就变得异常紧张。他会反复检查门窗,确保锁得结实,还会在门口贴上一些奇怪的符纸。
"爸,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搞这些封建迷信?"十几岁的李建华总是这样质疑父亲。
李国强每次都会严肃地看着儿子:"建华,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这不是迷信,这是咱们李家的血训。你记住,不管将来你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这个规矩绝对不能违反。"
"为什么?"
"因为..."李国强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总之你记住就行了。"
02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建华对这个家族祖训越来越不以为然。
高中时期,正值叛逆年龄的他开始有意识地挑战这个规矩。
1999年的中元节,17岁的李建华偷偷约了几个同学准备去网吧通宵。那时候网吧刚刚兴起,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晚上11点,李建华悄悄从窗户爬了出去。
刚走到楼下,就被守候在那里的李国强逮了个正着。
"逆子!你想干什么?"李国强暴怒,一把揪住李建华的衣领。
"我就是去网吧玩会儿游戏,有什么大不了的?"李建华梗着脖子反驳。
李国强二话不说,一个耳光甩了过去:"今天是中元节!你忘了家里的规矩了?"
"什么狗屁规矩!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封建迷信!"李建华捂着脸,眼中满是不服气。
这一巴掌,让父子俩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李国强看着儿子愤怒的眼神,突然像老了十岁一样,他缓缓坐在楼下的台阶上,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建华,你知道你爷爷是怎么死的吗?"
李建华一愣,他从来没有听父亲提起过爷爷的死因。在他的印象中,爷爷在他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
"你爷爷李明德,1976年的中元节,违反了家族祖训,凌晨出门去给战友送急救药。"李国强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异常沉重,"结果...再也没有回来。"
"什么意思?"
"车祸。"李国强弹了弹烟灰,"一辆没有牌照的卡车,凌晨3点33分,把你爷爷撞死了。司机逃逸,至今没有抓到。"
李建华感到背后一阵发凉。
"这...这可能只是巧合..."
"巧合?"李国强苦笑一声,"你太奶爷李德昌,1943年中元节凌晨出门找医生给你太奶奶接生,被日本兵开枪打死。你祖爷爷李福祥,1919年中元节凌晨出门收债,掉进了护城河淹死了。"
李建华彻底愣住了。
"建华,你以为这个祖训是凭空来的吗?这是咱们李家用一条条人命换来的血训!"李国强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我不求你理解,但你必须遵守。这不是迷信,这是保命。"
那天晚上,李建华被父亲强行拖回了家。
但叛逆的种子已经种下,他心里始终不服气:"都是巧合罢了,哪有那么邪门?"
03
大学四年,李建华远离家乡,终于可以"自由"地过中元节了。
每年中元节,他都会故意在凌晨时分出门,去24小时便利店买东西,或者和同学去KTV通宵。
什么事也没发生。
这更加坚定了他对家族祖训的怀疑态度。
2005年,李建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认识了同样在医院工作的苏雅婷。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第二年便结了婚。
"雅婷,我跟你说个笑话。"新婚不久的某天,李建华搂着妻子,嘲笑着说道,"我家有个传了好几代的'祖训',说什么中元节凌晨不能出门,特别搞笑。"
苏雅婷是学医出身,典型的理性主义者,听了这话也是哈哈大笑:"这年头还有人信这个?你爸妈也真是的。"
"可不是嘛,我在大学的时候每年中元节都故意凌晨出门,什么事也没有。"李建华得意地说,"封建迷信害死人。"
2009年,儿子李小宇出生。
李建华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心中暗下决心:"我绝对不会让我儿子像我小时候那样,被这些莫名其妙的规矩束缚。"
然而,每年中元节,李国强夫妇还是会按照老规矩,坚持要求全家人天黑前回家,凌晨不出门。
李建华表面上应付着,心里却越来越不耐烦。
"爸,你们这样教育小宇,会让他变得迷信的。"2018年的中元节,李建华终于忍不住说道。
9岁的李小宇眨着大眼睛问:"爷爷,为什么中元节晚上不能出门啊?"
李国强正要开口解释,李建华抢先说道:"小宇,这都是迷信,没有科学依据的。你是新时代的孩子,要相信科学。"
"建华!"李国强脸色铁青。
"爸,都2018年了,还搞这些封建那一套?"李建华毫不退让,"我在国外出差的时候,哪管什么中元节不中元节的,该干嘛干嘛。"
苏雅婷也在一旁帮腔:"爸,建华说得对。这些老规矩确实有点过时了。"
李国强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最后看向孙子,眼中满是无奈和担忧。
"你们...你们会后悔的。"
04
2019年,奶奶李老太太病重住院。
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李建华的手,眼神中满是恐惧和急切。
"小华...小华...你一定要记住...中元节凌晨...绝对不能出门..."
奶奶的声音极其虚弱,但说这句话时却异常用力。
"奶奶,您别说了,好好休息。"李建华心疼地握住奶奶的手。
"不!你必须答应我!"奶奶突然用尽全力坐了起来,双眼瞪得很大,"李家的祖训...不能断...不能断在你这一代..."
"奶奶..."
"答应我!"奶奶的声音变得尖锐,"否则...否则李家会断子绝孙的!"
看着奶奶如此激动,李建华只能点头答应:"好好好,我答应您。"
奶奶这才松了一口气,重新躺回床上。
但她的眼神依然不安,嘴里反复念叨着:"不能出门...绝对不能出门...他们会来找的...他们一直在等..."
"奶奶,谁会来找?"李建华疑惑地问。
但奶奶已经陷入了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三天后,奶奶去世了。
在奶奶的遗物中,李建华发现了一个陈旧的木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发黄的照片和一本破旧的日记。
日记是用繁体字写的,很多字他都认不清,但其中几句话却让他印象深刻:
"光绪二十五年中元节,李家老祖宗违规出门,遭遇不测...从此立下血训,世代传承...违者必有血光之灾..."
"民国八年,德昌违训,命丧黄泉...民国三十二年,福祥违训,葬身河底...1976年,明德违训,魂断长街..."
"此乃李家血咒,不可违背,不可违背..."
看完这些,李建华只感觉后背发凉。
但理性告诉他,这些都是封建迷信的产物,不足为信。
"都是巧合,绝对是巧合。"他这样安慰自己。
05
2024年,李小宇已经15岁了,正是青春叛逆期。
这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也继承了李建华年轻时的叛逆性格。
平时李国强再怎么跟他讲家族祖训,李小宇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爷爷,您说的那些,我爸都不信,我为什么要信?"李小宇经常这样反驳。
李国强每次听到这话都会叹气,然后无奈地看着李建华。
今年的中元节是8月25日。
前几天,李小宇的同学张浩约他中元节晚上去家里过夜,说是要玩一款刚出的新游戏,准备通宵达旦。
张浩家住在城市另一端,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
"小宇,不行,绝对不行!"李国强一听这个计划就坚决反对。
"为什么不行?又不是去做坏事。"李小宇不服气。
"今年中元节,你必须在家待着,哪里都不能去!"
李小宇求助地看向父亲:"爸,您说句话啊。"
李建华看看父亲严肃的脸色,再看看儿子期待的眼神,心中犹豫起来。
说实话,他并不想让儿子因为这些"迷信"规矩而失去和同学交往的机会。更何况,他自己这么多年违反家族祖训,也没出过什么事。
"爸,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建华最终站在了儿子这边,"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又不是古代,能出什么事?"
"建华!"李国强急了,"你忘了你奶奶临终前是怎么嘱咐你的吗?"
"爸,那都是老人家的心理作用。"李建华摆摆手,"小宇都15岁了,总不能一辈子被这些规矩束缚吧?"
苏雅婷也帮腔道:"爸,您就别担心了。我是医生,如果真有什么危险,我还能不知道吗?"
李国强看着儿子一家三口都站在对立面,心中满是无力感。
"你们...你们一定会后悔的..."他颤抖着声音说道,"一定会后悔的..."
06
8月25日,中元节。
白天一切都很正常,李建华照常上班,苏雅婷在医院值班,李小宇在家做作业,李国强则在家里念叨着做各种"准备"。
他检查了好几遍门窗,还在门口贴了一些符纸,嘴里念念有词。
"爷爷,您这是在干什么?"李小宇好奇地问。
"保平安。"李国强头也不抬地说,"小宇,爷爷求你了,今晚就别出去了好吗?"
"爷爷,我已经答应同学了,不能食言。"李小宇坚持道,"再说了,我爸都同意了。"
李国强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下午6点,李建华下班回家。
李国强立即迎了上去:"建华,我求你了,今晚别让小宇出门。我这心里一直不踏实,总觉得要出大事。"
"爸,您别杞人忧天了。"李建华换着鞋说道,"我送小宇过去,亲自接回来,这样总行了吧?"
"不行!凌晨绝对不能出门!"
"那我让他明天白天回来。"
"也不行!中元节这一整天都不能出门!"
李建华有些不耐烦了:"爸,您这样下去,小宇会被人笑话的。现在哪个年轻人还信这些?"
正说着,李小宇从房间里出来了,背着一个书包。
"爸,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张浩说8点开始玩游戏。"
李建华看了看表,现在是晚上7点。
"行,现在就走。"
李国强急了,一把拉住李建华:"建华,你不能走!今天是中元节!"
"爸,您够了!"李建华终于爆发了,"我42岁了,不是小孩子!我有判断能力!"
"你..."李国强指着李建华,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小宇看到爷爷这么激动,心里也有些不忍:"爷爷,要不我就不去了..."
"不行。"李建华坚决地说,"小宇,爸爸答应过你的事就一定会做到。走,咱们现在就出发。"
李国强看着父子俩要出门,突然跪了下来。
"建华,我求你了,求求你了..."
这一跪,把李建华和李小宇都吓坏了。
"爸,您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李建华赶紧去扶父亲。
"我不起!除非你答应不出门!"李国强死死抓住李建华的手,"建华,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求过你什么,今天我跪下求你,千万别出门!"
李小宇看着跪在地上的爷爷,眼泪都要出来了:"爷爷,要不我真的不去了..."
"小宇,你记住,绝对不能被这些封建迷信绑架!"李建华扶起父亲,语气坚决,"爸,您要是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回家了!"
说完,他拉着李小宇就往外走。
李国强瘫坐在地上,看着父子俩的背影,眼中满是绝望。
"完了...完了...李家要断绝了..."
07
晚上8点,李建华开着车载着李小宇上路了。
从他们家到张浩家需要穿过半个城市,正常情况下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车上,李小宇一直很沉默。
"小宇,你在想什么?"李建华从后视镜看了看儿子。
"爸,爷爷刚才跪下了..."李小宇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从来没见过爷爷那样。"
"你爷爷就是太迷信了。"李建华叹了口气,"小宇,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鬼神,只有科学。那些所谓的家族祖训,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
"可是..."
"没有可是。"李建华打断了儿子的话,"爸爸小时候也被这些规矩束缚过,但后来我发现,只要你不信,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李小宇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车子开在夜晚的大街上,路上的车并不多。
"爸,今晚怎么这么少人?"李小宇注意到了这个异常。
李建华也觉得有些奇怪,但他很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中元节吧,老年人都比较忌讳,年轻人可能也受影响了。"
车子继续前行。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绿灯突然全部熄灭了。
李建华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可能是电路故障,没关系。"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开始感到不安。
路边的街灯开始一盏接一盏地熄灭,就像有什么东西在跟着他们一样。
"爸,这是怎么回事?"李小宇的声音开始颤抖。
"别怕,可能是电力系统故障。"李建华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但他的手心已经开始出汗。
车子经过一座天桥时,李建华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看他们。
他抬头看向天桥,模糊中似乎看到一个人影站在那里。
那个人影很眼熟,像是...
"奶奶?"
李建华猛地踩了一脚刹车,车子停在了路边。
"爸,怎么了?"李小宇被突然的刹车吓了一跳。
李建华重新看向天桥,什么都没有。
"没...没事,可能是我看错了。"
但他的手已经开始颤抖了。
奶奶已经去世五年了,怎么可能出现在天桥上?
一定是自己的错觉,一定是因为今天父亲的话让他产生了心理暗示。
李建华深吸一口气,重新启动了车子。
但接下来的路程变得越来越诡异。
车载收音机开始发出刺耳的杂音,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就连导航系统也开始出现错误。
最奇怪的是,李小宇的状态也开始变得异常。
这孩子平时活泼开朗,但今晚却一直沉默着,眼神有些呆滞。
"小宇,你没事吧?"李建华关切地问。
李小宇缓缓转过头,看着父亲,眼神中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
"爸,您说奶奶现在在哪里?"
这个问题让李建华心中一震。
"奶奶...奶奶去世了,在天堂。"
"可是我刚才看到她了。"李小宇的声音很平静,但这种平静让人感到恐惧,"她站在天桥上,对我招手。"
李建华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小宇,别胡说!"
"我没有胡说。"李小宇依然很平静,"奶奶说,让我们回家。她说,今晚不能出门。"
车子里的温度似乎突然降了下来,李建华感到一阵阵寒意。
他强迫自己保持理性:"这都是心理作用,都是心理作用..."
但就在这时,车子的发动机突然熄火了。
李建华试图重新启动,但怎么也启动不了。
08
手机显示有信号,但就是无法拨出。
"怎么回事?"他开始真正感到恐慌了。
李小宇还是那副呆滞的表情,嘴里开始小声念叨着什么。
李建华仔细听了听,发现儿子在重复着一句话:
"中元节凌晨不能出门...中元节凌晨不能出门..."
"小宇!"李建华抓住儿子的肩膀用力摇晃,"你清醒一点!"
李小宇慢慢转过头,看着父亲,眼神中突然出现了恐惧:
"爸,我想回家。"
"好,我们马上回家。"李建华安慰着儿子,同时试图再次启动车子。
奇迹般地,车子启动了。
李建华立即掉头,朝家的方向开去。
但诡异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
回家的路变得格外漫长,明明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却开了两个多小时。
更奇怪的是,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红绿灯都是红灯,仿佛有什么力量在阻止他们前进。
"爸,您看后视镜。"李小宇突然说道。
李建华看向后视镜,瞬间毛骨悚然。
后视镜里出现了一张脸,一张他无比熟悉的脸。
是奶奶。
但奶奶已经去世五年了!
奶奶在后视镜里对他摇头,嘴里无声地说着:"不能出门...不能出门..."
李建华猛地转过头看后座,什么都没有。
再看后视镜,也没有了。
"我一定是看错了,一定是看错了..."他在心里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但李小宇接下来的话让他彻底崩溃了:
"爸,奶奶就坐在我们后面。"
李建华浑身颤抖,不敢回头。
"小宇,别...别胡说..."
"她说,让我们赶紧回家。她说,已经来不及了。"李小宇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小,"她说,他们来了。"
"谁来了?"
李小宇没有回答,只是指着前方:"爸,您看前面。"
李建华看向前方,看到了这辈子最恐怖的一幕。
前方的路上,站着三个人影。
他们穿着不同年代的衣服,但都是李家的祖先。
李德昌、李福祥、李明德。
他们就那样静静地站在路中央,阻挡着他们的去路。
李建华想要绕过去,但方向盘就像被什么东西控制住了一样,根本转不动。
车子一直朝着那三个人影冲过去。
"爸!"李小宇尖叫起来。
就在即将撞上的瞬间,李建华看到李德昌张开了嘴,无声地说着:
"违者...必死..."
凌晨3点整,李建华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医院打来的。
"您好,请问您是李小宇的家长吗?孩子出车祸了,现在在市第一医院抢救,请您立即赶过来!"
李建华感觉天旋地转,手机差点掌握不住。
"怎么...怎么可能?小宇明明就在我身边!"
他转过头看向副驾驶座,座位是空的。
刚才还在和他说话的儿子,消失了。
李建华疯了一样冲出家门,开车赶往医院。
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完全想不起刚才发生了什么。
他只记得和儿子出门,然后...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赶到医院时,苏雅婷已经在手术室外等候,她的脸上满是泪水。
"建华,小宇他..."苏雅婷看到丈夫,立即扑了过来。
"到底发生什么了?"李建华抓住妻子的肩膀,"小宇怎么了?"
"车祸...凌晨3点33分..."苏雅婷哭得说不出话来,"肇事者...肇事者逃逸了..."
李建华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凌晨3点33分?
对了,父亲说过,爷爷李明德就是在1976年中元节凌晨3点33分出车祸死的。
"不可能...这不可能..."李建华摇着头,"这只是巧合,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