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你知道与“中元节”相关的诗词有哪些吗

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

这是一个与敬畏神灵和缅怀先祖有关的日子

你知道与“中元节”相关的诗词有哪些吗?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元作》

唐 · 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 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据说这首诗有这样的背景:一位与李义山青梅竹马少女,聪慧美丽,被选入宫,竟随公主入玉阳山灵都观修行,得法号宋真人。李义山借中元节法会的机会,去灵都观见到了她,于是写下此诗。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来自道教,是超度孤魂野鬼的日子,俗称鬼节。

首句“绛节”指帝王、仙君的仪仗。“上清”借指此行的道观吧。头两句是中元节去道观参加法会的情景。

次联用了两个典故:首先是道教仙女萼绿华恋上羊权,偷偷来与幽会,还赠以金玉条脱等信物。后一个,则是说,温峤的姑姑托他找女婿,他自己想娶,就虚以他人名义以御赐的玉镜台为信物定下亲事,最后娶得表妹。这两个故事,一个是女追男,一个是男“骗”女,但都是欢喜收场。接下来,“曾省惊眠闻雨过”,据说是用高唐赋巫山神女的典故,“不知迷路为花开”,则是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两句字面上的意思十分优美,似乎有人也认为没有用典,但从整首诗的写作方法和背景看,应该是用典,否则“隐喻的线索”就断了。

这四个典故的共同特点,都是极尽浪漫而且有理想化结局的仙-人恋情,这与前面所说的故事背景吻合,也看得出义山心里这段情是多么的超凡脱俗。

再看最后两句:“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有娀”是个遥远的国度,屈原(离骚中)曾经幻想以“鸩鸟”为媒,求有娀美女而无法得愿;瀛洲更是遥不可及的仙人居所(暗指上清宫),神鸟“青雀”会不会有办法做媒呢?

稍加想象,这是一段纯洁而凄婉的爱情故事。浪漫的七夕刚过,李义山辗转得见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其人虽在,却已经犹如人仙殊途,他也许在感叹,自己得不到仙女的“金玉条脱”,也拿不出那让人无法抗拒的“玉镜台”,其人虽在,却人“仙”两隔,只能朝思暮想,梦中幽会,寄希望于“神鸟”出现了。

《中元日午》

宋 · 杨万里

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中元节诗。诗人没有写中元节的习俗,而是着重写中元节的天气以及自己的心境。

首联,雨余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是说,一场大雨并没有让烈日减热,依旧像是在蒸笼里煮一样。正午的绿阴不肯移动,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

这两句间接交代了中元节这一天中午非常炎热。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尚如炊”来形容这种赤日炎炎的程度。又用了一个拟人“不肯移”,来说明时间走得慢,以示炎热耐着不肯走的无奈。

颔联,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是说,蜜蜂飞过尚未发现花丛今天又得无蜜可采;蚂蚁爬行有雨水阻遏了它们回去的道路。

这两句交代了中元节这一天动物们忙碌的情形。人是热得人仰马翻,动物们也是热得很不爽,找不到食物,还回不去家。这两句写得甚是可爱,将死气沉沉的中元节一下子就写活了。首联的烈日下的植物纹丝不动,正是为了反衬颔联动物们的动。这一静一动之间,就形成了强烈反差,使得诗歌鲜活灵动。

颈联,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是说,今天人们都说是中元节到了,天气不但不凉快反而比初伏时更加炎热。

这两句直接交代了中元节炎热的程度,即“过於初伏”。这是很反常的,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反常,才写出了众人眼中不一样的中元节。否则怎么会有“蜜蜂绝粮道”,“蚁行遏归师”的景象呢。

尾联,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是说,到这小菜园里来追凉发现还是炎热,不如焚香、清坐、读唐诗来消热,“心静自然凉”。

这两句交代了诗人写诗的地点,是在自己小圃内,同时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世界。任凭外面赤日尚如炊,我自乐在大自然,乐在唐诗里。这样的心态,才是生活里最需要的。

中元节到了,愿我们都有一颗年轻的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不负人世间的苍茫行走。

《中元节有感》

清 · 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这是清代文人王凯泰描写的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一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一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于兰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目。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孟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孟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中元见月》

明 · 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元节所见所感。

诗人久久地伫立在小楼上,夜深了还不肯下楼,原来是被清亮的月色吸引住了。这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可诗人的关注点完全不在这里,他说:如果不是因为闰月,今天就是中秋节了。字里行间,似乎流露出淡淡的愁情。

巧合的是,今年也闰了六月,否则今夜也应该是阖家团圆的好时节了。

《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

宋 · 赵鼎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真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中元节,可以为佳节。一则可以助诗兴,二则可以促酒意。只消得闲来垂钓,开怀痛饮,静候夜明。往事无可追,只可叹幽梦太匆匆。

《中元夜》

唐 ·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古时,中元节的晚上还是很热闹的。满目红烛,漫天星盏。

微风拂过,我感知到你的存在。哪怕前路未卜,我也不会害怕。若有你庇佑,便无惧亦无惊。

THE END
0.中元节常见的习俗中元节常见的四大习俗 普度 普渡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路,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渡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 “放焰口”这一中元节民俗活动是受佛教影响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佛教六道轮回中有“饿鬼道”,这些鬼腹大如山,咽细如针,饭食到口即为口中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wjvjokgto03?6353:2;>55;7840qyo
1.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纪念,在每个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民俗文化。这一天主要是祭祀祖先,虽然我们各个地区的传统节日习俗不一样,但是在中元节这一天我们也是围绕着“祭祀”过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jvzquC41o0xvk€jp0eun1ƒzqygt0uqnujkrvpsz148::8;3jvor
2.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生活频道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元节的习俗在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河北,泊头市、南皮县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会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在山西,长子县的牧羊人家在中元节会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总而言之,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jvzquC41o0pjcwl|k0ipo8ywygt0uqjpij{p1:8654:/j}rn
3.中元节有哪些习俗归纳因区域文化的差异,每个地方中元节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各地中元节有哪些习俗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中元节的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jvzquC41okv/rrseck4dqv4ctvodnn4478628?3jvo
4.传统习俗|中元节济宁有哪些地方习俗?首页 -> -> 列表 传统习俗 | 中元节济宁有哪些地方习俗? 2021-08-22 09:13 来源:济宁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今天(8月22日)是中元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中元节习俗。你想了解咱济宁各地都有哪些不同习俗吗?快来听一下民俗学者怎么说的。jvzquC41o0popn|u0v|0zrfpsw5q1;543/691;71:5766?3jvor
5.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吗?重阳节又有哪些习俗?了解跟着节日去旅行 秋季篇(大字版)你知道中元节吗? 教师节该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中秋节要去哪里赏月呢?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吗? 重阳节又有哪些习俗?了解节日风俗,认识世界文化 你知道中元节吗? 教师节该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中秋节要去哪里赏月呢?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庆节吗? 重阳节又jvzq<84o0fgoimfpi0ipo8yqwen0r{tfwez/rquArkj>4>6234?1
6.关于客家中元节的习俗客家中元节的习俗 篇1 每年的七月十五是以传统的重要节日——中元节,又俗称“鬼节”。每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看看在广东文化中的客家人有什么祭祀活动吧。 在客家地区,过中元节流传着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鸭肉。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有着一个古老的说法:每至中元节,地里jvzquC41yy}/qq6220ipo8f142772B4622=:27mvon
7.中元节的习俗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为三大鬼节之一,又称祭孤、瓜节、七月半、送鬼节、寄生节、盂兰盆会。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之称。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称三jvzquC41ou4iv}uep0ipo8nphq5ivvq142756:4RYC`DSLVTPR]/uqyon
8.除了放河灯,中元节还有什么习俗?今天是农历七月半,是老皇历上讲的中元节。老早,逢到这一天的习俗真怪多的。 这天,好多人家祭台上会摆上果蔬供品,祭奠已故的亡灵。更有不少人家,在门口空当地方烧纸,意思是给逝去的人带点钱用。从吃的方面讲,住我家对门的河北人于婶爱吃花色馒头,也会给娃儿做“面羊”,意思是小字辈从小就要不忘怀祖先的恩德jvzq<84o0ek/ew4ne1me1;5422?02;4v42812B54a5;77>795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