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会计们头疼的时候又到了。老板、同事们一定会哪来一堆发票让你入账报销。可今日不同往日,金税大数据的厉害,相信每个会计和老板已经深有体会,那些可以入账,那些不能入账,入那个科目如何报税,这里面学问很大!
1、实物福利
借:应付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贷:银行存款(价税合一)
说明1:不管是月饼还是其他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所以没有必要做库存商品,应当在购入时即入账为“职工福利”。由于职工福利的增值税,不能抵扣进项税,所以入账按价税合一入账。
说明2:没有必要为职工省个税、没有必要为职工省个税、没有必要为职工省个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这里的职工福利就按照发放到个人手中的福利,合并入职工当月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2、购物卡、提货券等“代金”福利
①、购入时
借:预付账款—代金券(xx企业)贷:银行存款
②、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预付账款—代金券(xx企业)
说明1:无论代金券的市场价值多少,面值多少,入账时按实际支付额入账。
说明2:发放的代金券必须合并入职工当月工资内,计算个人所得税。
说明3:未使用的代金券不能税前扣除,依然计入预防账款中。
说明4:未发放的过期代金券,商家不予兑换实物的需要商家出示不予兑换证明,商家已经注销或找不到的需要提供注销或无法联系证明后该批代金券可以税前扣除。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违约金贷:预付账款—代金券(xx企业)
3、现金福利
现金福利可以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贷:库存现金
也可以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库存现金
ps:因为现金形式发放的,可以是工资、奖金、提成的一部分, 也可以是福利费。如果做成福利费则会挤占“职工福利”的空间,这样企业会少报很多餐饮发票。相反计入工资后不但不挤占职工福利,还能扩大职工福利的份额。
中秋节送客户、送领导、送...,这些在咱们的企业里面都很正常。如果按制度入账,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代客户缴个税
借:营业外支出—代缴个税(税前不得扣除)贷:银行存款
业务招待费涉税
1、务招待费支出按发生额的60%扣除(限制1)
2、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限制2)
3、礼品、代金卷需要代扣代缴20%个人所得税。(一般公司出),公司代客户缴纳的个税,不得税前扣除。
送客户礼品是不但进项税不能扣除,企业所得税扣除最多也就60%,还需要帮助客户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会计会把礼品计入“业务招待费”,计入后老板因多交很多税款一般会很生气~!所以一般会计会进行如下处理:
1、食品保健品计入“职工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
ps:
食品、保健品是可以作为集体福利用来消耗掉的,所以购买的食品、保健品计入职工福利并不会有税务费用,也不必因入账职工福利去想着个税的问题。
2、大额提货券、超市卡等计入“业务员工资”
是计入“工资”,而非福利费。也就是说,购入款作为工资发放给相关业务员,而购入提货券时不需要入公司账,这样也可以节省税款,也不会产生税务风险。
借:销售费用—人工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银行存款 应交个税—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
3、带有公司LOGO的宣传品计入“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印刷费贷:银行存款
ps:这种带有公司logo的物品,需要在制作时计入销售费用,后期单独设置使用台账,不再入会计账。赠送时除非价格十份昂贵,否则一般不考虑个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