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幻想过,“做四休三工资不变”的快乐?
这两天,#四天工作制会提高工作效率吗#冲上了热搜榜,
引来了不少吃瓜网友的讨论。
一周工作四天香不香还不知道,但打工人今日份的快乐,是2月给的!
短短28天一眨眼就结束,马上要迎来崭新的3月。
至于为什么“天生残疾”的2月只有28天或29天呢?
这一切还得从人类的历法演变说起。
提到阴历与阳历,咱有发言权,这不就是农历和公历吗?
中国人都过两个生日。
可外国的阴历和阳历可不一样。
根据月 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
历史上第一部阳历历法,是古埃及的太阳历。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制定了这部太阳历,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就进入使用。
他们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定为一年之开始(大约6月15日),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
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
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直接放假),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全年共365天。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
如果按照这种进度计算,1460余年后,重来一遍。
古埃及文明很发达,但历史上多次被外族入侵并征服。比如,波斯人就两次胖揍了埃及人。
埃及人很喜欢猫,把猫的生命看得比人更重要。
在埃及,如果饲养的猫不幸去世,那么主人要剃掉眉毛表示哀悼。
虐猫者则是直接被判处死刑,还是很惨的那种死法。
后来,同样爱猫的波斯人来了,波斯人把猫带上战场,埃及人见了,不忍挥刀。
就这样,埃及第一次被波斯征服。
最著名的一次,是罗马人征服埃及,同时影响了埃及文化,比如,把罗马历法带进了埃及。
罗马历法夸张多了,起源于太阴历,把每年分为十个月到十三个月。那段时候,埃及人直接日子都过混乱了,农业受到影响。
历法最大的服务益处是给农业的,自古各国如此。
罗马历法在埃及直接水土不服,埃及人拒绝使用,但面对罗马强大的战力,埃及人束手无策,最后,还是一个女人带头去顶住罗马的吞并。
这个女人就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为了不让埃及被罗马吞并,游走于罗马各个贵族之间,和恺撒大帝、安东尼等都有各种故事,直接卷入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漩涡中。
虽然埃及艳后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位女法老,但其实她是个古希腊人。
当初恺撒宣布,让托勒密十三世和埃及艳后成亲,共同统治埃及。(注意,托勒密和埃及艳后是同父异母的姐弟。)
埃及人怒了,爆发了亚历山大港战役。
恺撒发飙,攻克亚历山大港,还焚毁了60万册书籍。此后,还和埃及艳后一起度蜜月。
恺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明白了历法精确的重要性,于是改良古罗马历法,颁布了《儒略历》。
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为在当年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
据说,最初恺撒规定每年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每年366天。
当时的罗马每年2月都要处死一批犯人,所以2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
然后,恺撒就把2月减少了一天,剩下29天。
恺撒死后,奥古斯做了皇帝,他得知恺撒的生日在7月,是大月,自己8月竟然是小月?
奥古斯不服,要求8月也是大月。就这样,8月有了31日,这一天还是从2月挪,2月只剩下28天了。
也就是说,恺撒年代之前,人们一直过着2月30日。
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即公历。
我们中国的历法,最在意的是——新年第一天是哪一天?
上古时期,黄帝出生于三月三,他征服蚩尤后,颁布了《黄帝历》,历来被认为是黄帝历的元年。
黄帝根据月亮的变化计算一个月的长短,一年12个月。
再后来,夏历、商历、周历、鲁历、秦历,合称“上古六历”。
西汉时期的太初历,首次把二十四节日编入,是中国历法第一次大改革。
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又叫“斗转星移”。
北斗七星循环旋转,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千百年了,气候变了又变,但二十四节气从不骗人。
例如,惊蛰之后,雷声隆隆。雨水之后,黄梅天到来。
还有咱们常说的:吃了清明粽,还要冻三冻。吃了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说的是,清明节后,虽然时节近夏,但很容易倒春寒。到了端午节,虽然已经很热,但也容易突然转冷。
还有“白露身不露”,过了白露,秋老虎再厉害,也尽量别打赤膊,容易着凉。
每年的正月初一都会变,但二十四节气第一个立春,往往就是同一天——
2月4日,极少变动。
因为节气历法完全服务于农作,春种夏忙秋收冬藏,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直到现在,老黄历看生肖,仍旧是根据立春来判定的。
当下流行的生肖判定法是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人们普遍认为,进入了农历大年初一,就是新的一年,生肖也进入下一位。
关于新年,传统以农历大年初一为新年第一天。
直到1913年,孙中山先生决定把公历的1月1日定为新的新年伊始,第一次有了“元旦”的说法。
但当时满清王朝被推翻不久,老百姓还没习惯元旦,仍旧是进入腊月了才开始忙碌新年,还有人把元旦称为“新新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元旦新年和农历春节同时存在,中国人也养成了过两个生日的习惯。
如今的农历,是一种兼顾阴阳的合历,所以有闰月。
农历二月有三十,因为农历的大月小月是不固定的,农历二月每逢大建就会出现30天,相对来说,这是比较正常的。
写在文末
也许你会觉得公历是最准的,365天一年,闰年多1天。
但是任何历法都是有出入的。例如,夏令时。
1986年4月,中央有关部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
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结束。
但如此计时,对于历法纪年而言也会有所影响。
1992年起,夏令时就暂停实行了。
可就是那几年的夏令时,以至于我们在推算那个年代的节气和星象时,还要考虑夏令时。
说了那么多,只是想让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2月30日。
所以,以后不要再拿2月30号发誓啦!
咪小咕荐读
不同的节气有什么习俗?每个节气要怎么养生?翻开这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跟随著名学者余世存的笔触,一起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锁专属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时间哲学。
作者:余世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