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缕阳光”是哪个国家
元,数之始也; 旦,日之出也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素来承载着世人的期待与想象
在广袤的大地上
何处将最先迎来2023年的太阳
所以, 第一个迎来2023年的是哪个国家?
这个问题其实等同于
哪个国家是最早进入新一天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
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了
这幅图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在高一地理课本上出现过类似的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
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零时区
东1—12区,西1—12区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
以东、西经180度为界
上面只是理论上的时区划分
并不是严格按照经线划分的
所以实际的时区图,应该是下面这样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
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
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
所以也被称作“人为日界线”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
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折的
正因为这条线它不是直的
由此就产生了各个国家
谁先迎来新一天的争论
首先最先广泛被大家所认可的是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 汤加王国(Tonga)
它刚好位于日界线的西侧
被称为“日出之国”
也是最先庆贺新年的国家
而这个国家的时区也比较奇葩
采用了标准时区之外的
东13时区(UTC+13)
实际与北京时差5个小时
而 新西兰和 斐济刚好紧邻180度经线
采用的是UTC+12的区时
在元旦的时候他们采用的夏令时
也变成了UTC+13
(还有个UTC+13:45的时区的岛咱先不说了。。)
所以他们三个是可以同时庆祝新年到来的
斐济
新西兰
汤加
你以为这就破案了吗?
不,其实为了“最早迎接新一天”
还有更厉害的操作
让划在西11时区的 菲尼克斯群岛
和西10时区的 莱恩群岛
所以基里巴斯有三个时区
首都塔拉瓦(Tarawa)+12
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13
莱恩群岛(Line Islands)+14
所以你以为莱恩群岛就是最终boss吗?
我们还得说说另外一个更为“心机”的国家
萨摩亚
萨摩亚群岛(独立国)
把时区 从UTC-11改为UTC+13
夏令时则从UTC-10改为 UTC+14
据说是为了消除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相差一天的商业障碍
这样,也使得萨摩亚从全球最晚进入新年的国家
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早进入新年的国家
所以,你数学不好看不懂前面的话
这里是重点
第一批进入2023的国家是
UTC+14:基里巴斯、萨摩亚
第二批是
UTC+13(包括夏令时):斐济、新西兰、汤加
02
我国2023年“第一缕阳光”在哪?
“中国哪里的日出最早”
当面对这个问题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最东端”
但事实上,答案并非那么简单
日出,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出现的刹那
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
存在着约23°26'的黄赤交角
在地球以倾斜姿态绕日公转的一年中
有时北半球倾向太阳
有时南半球倾向太阳
南北纬度的高低同样影响着日出的早晚
黄赤交角确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区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并决定了地球的四季变化与五带范围。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期 制图/刘承周
具体来看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被称为晨昏线
日本“向日葵”八号卫星拍摄的晨昏线,由于大气散射的原因,晨昏线并不是一条清晰的明暗界限。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这条线上的各点都正在迎接日出
(在不考虑海拔高度差异的情况下)
晨线最先扫过的地区
就是日出时刻最早的地区
通过观察晨线在中国领土上的挪移
我们就能知晓第一缕阳光的去向
晨昏线在平面地图上的表示
同样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晨线倾斜的方向与程度
随地球公转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因此在不同的季节
中国的日出由不同的地点领衔
新年,1月1日
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上离开不久
北方正经历着黑夜最漫长的一段时期
此时北半球的晨线
从东北向西南将黑夜白天斜分开来
在此之后, 赤尾屿、钓鱼岛与台湾玉山山顶相继迎来日出,日出时间大概在6:29至6:30左右; 基隆市和台北市日出大约在6:39;随后是 浙江舟山群岛和温岭市石塘镇,从6:45至6:47,这些地方陆续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位于我国版图最东端的 黑龙江抚远市的黑瞎子岛,太阳在6:52升起,也不算晚;而首都 北京,元旦的日出时间大约是7:36。
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的东极岛由青浜岛、庙子湖岛、东福山、黄兴岛等多个岛屿构成,这里也被称作中街山列岛,是比较容易到达的、可以较早看到日出的好去处。
03
高海拔是否更早看到日出?
也许朋友们还有其他质疑,那就是,算法专家的计算结果是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平面数据得出的,这里面没有考虑到海拔的影响。把问题简单化就是: 如果站在高山上,是否能够更早看到日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高处通常能更好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但是在观测日出时,一个地区的海拔是否也会影响其日出时间呢? 结论是:海拔较高的地区日出时间会提前一些,但是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地球的半径大概是6370公里。用地球最高的珠峰举例,其海拔不足9000米,尽管珠峰看上去高大巍峨,但与地球半径相比得出的比值很小。 计算日出时间还要考虑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在那样的比例下,海拔的影响就更加微乎其微了。
台湾玉山,玉山最高峰海拔3952米,较高的海拔使得这里可以比台北更早看到日出。
台湾玉山山顶的海拔接近4000米,但经过计算, 元旦这天即便在玉山之巅,也并不能比南沙群岛的海马滩以及赤尾屿更早看到日出。
但有个情况例外, 如果在元旦黎明时分乘坐一架沿着我国东南部海岸线航行的飞机,确实有可能在6:27之前,先于海马滩看到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在1万多米的平流层,避开大气尘埃干扰,所见到的阳光会更加温暖绚烂。
更早看到日出?飞至高空平流层可以先睹为快!
黎明时分,上海至台北的航班。舷窗外太阳即将升起,曙光的照射让夜空变得晨昏分明。如果没机会前往海马滩、赤尾屿、黑瞎子岛等地, 选择乘坐从我国东部沿海上空经过的早班航班,也是提早观看日出的不错选择。
摄影/张超
更加极致的幻想,那就是能有机会登上我国的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一天之内围绕地球转16圈。在那里 理论上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和日落,不仅可以对日出景色先睹为快,而且有机会反复欣赏。
04
地理老师的新年祝福
灿烂的直射阳光已经从南回归线启程北移,2022年悄然过去,2023年已经来临。
未来的日子,黑夜将会一点点短去,光明会愈来愈长久地陪伴 在我们身边。
未来的日子,夏季风会从温暖的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风雨雨,希望每一个人心中都永远被反气旋占据,总是充满阳光,一片晴朗的好天气。
未来的日子,祝愿大家的生活像地表形态一样丰富多彩。我们一起走过背斜与向斜的高高低低,拥有避开一路上所有断层的好运气,快乐像水循环源源不断,才华如大气运动般灵动飘逸,幸福似岩石圈坚定不移。
未来的日子,不会呈现出水平地带性分异,也不会有垂直地带性的出现,它会像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新疆沙漠里的绿洲、埃及尼罗河的赠礼,由非地带性带给我们出其不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