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了,今天我们聊聊元宵节的由来。
出了十五这个年就过去了,在此祝愿大家(主要还是祝我自己)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元宵节也不例外。
元宵节的起源,各种传说中主要起于秦汉时期。据传秦末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的说法。
到了汉代,更是三位皇帝都和正月十五扯上关系:
这三种说法可能都有一些影子,但都不可信。
元宵节真正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上,要到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
“正月十五曰,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 按:《续齐谐记》曰:“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其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而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世人正月半作粥祷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是为蚕逐鼠矣。《石虎邺中记》:“正月十五曰,有登高之会。”则登高又非今世而然者也。
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按:刘敬叔《异苑》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曰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平昌孟氏尝以此曰迎之,遂穿屋而去。自尔,着以败衣,盖为此也。”
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音列)狗耳,灭灯烛以禳之。按:《玄中记》云:“此鸟名姑获。一名天地女,一名隐飞鸟,一名夜行游女,好取人女子养之。有小儿之家,即以血点其衣以为志。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弥多。斯言信矣。”
记载了至迟在南朝时每到正月十五日,要制作豆糜,上面放肉,登上房顶一边吃一边念咒语,以避免鼠患破坏蚕桑。可见最早出现的登高习俗和后来爬山并不是一回事。
紫姑是大户人家的小妾,为正室所不容,总让她去做一些脏污的工作,最终“感激而死”。感激可能是气死,但是不是也可能是跳进或者被扔进粪坑而死。总之之后每年正月十五日,就用纸糊的紫姑形象在厕所或者猪栏边小声念“你男人子胥不在,正室曹夫人也不在,你可以出来了。”如果手里的紫姑形象突然变重了,就是紫姑来了,这是可以卜问来年的蚕桑收入如何以及其他想问的事情。
有一种鸟叫姑获,正月里会把别人家里的小孩子叼走自己抚养。所以正月里家家都捶床弄出声音,拧狗耳朵,家里也不点灯。目的就是为了吓走这种鬼鸟。
从《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可看出,早期正月十五并不是一个庆祝的节日,而是充满了神性,诸如登高,迎紫姑等习俗出现之初是为了家庭收成,以及孩子平安长大。
起码在此时,元宵节还没有和张灯结彩挂钩。
但变化很快出现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列灯赋》 云 :“何解冻之佳月, 直蓂荚之盛开……南油具满,西漆正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
蓂荚是一种瑞草,从初一到十五,每天生一荚。从十六到三十,每日落一荚。盛开之日,正是正月十五。“南油具满,西漆正燃……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则正是灯火通明的场景。
皇帝都亲自写赋,说明当时政府已经参与到了元宵节之中,此时元宵节可能还是南方的区域性节日,但逐步摆脱民间性质。
到了隋朝,隋书记载隋文帝与近臣登高的记录,此时登高已经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登高相差无几。
登高、宴饮,应该已经成为正月十五的传统。
不仅如此,开皇十七年(597年)。御史台的副长官柳彧认为正月十五“都邑百姓”庆祝活动,浪费财产,败坏风俗,建议取缔。此举得到了隋文帝的同意。并且柳彧的报告提及“外州”,说明当时的庆祝活动并不只是长安一地的行为。
隋炀帝可能在上台之初就恢复了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并且隋炀帝大概继承了隋文帝对佛教的虔诚,把大量佛教的元素带入了正月十五日的庆祝之中。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等诗句则体现此时灯火已经大量应用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之中。
隋书的这一段记载不但记录了正月时庆祝景象的盛况,还记载了四方小国也都在正月前来朝贺,直到正月十五,持续时间长达半个月。元宵节逐步摆脱了南朝时期的神性和祭祀属性,变得更加有宗教和外交属性,并且渗透到首都长安,也更加娱乐化,全民化。
唐代前期对正月十五(唐代称为上元节)的记载似乎不多。到唐中宗时,《大唐新语》记载如下:
中宗换地不仅自己微服出宫观灯,还作为福利让宫女们也一起出宫观赏,结果导致“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很多宫女跑出去就没回来。
中宗的弟弟唐睿宗在位时也一样:
敦煌文书P.2504《唐天宝年代国祭、诸令式等表》,正月十五放假一日。
敦煌文书S.6537v《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记录了三元日的假期情况,写作“右件上中准令格各休假三日,下元日,休假一日”。
右起一二列,忽略红字部分,我只能找到这张被标注过的图。
唐代的元宵节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全民性。第二,娱乐性。第三,丰富性。第四,释放性。其实前三点隋朝已经如此,只是唐朝更亲民。少了政治意味。主要是第四点释放性,一年只有4天可以彻夜狂欢,狂欢的这几天自然更加疯狂尽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切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