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更是一本精彩纷呈的百科全书
春光无限,惊喜连连。
蕊春园内,万木吐翠,芳草如茵,花香四溢,春意盎然。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在这个诗意的课堂里,分工、合作、探究、实践,与春天相约,随经典同行,品节日之美,诵节气之韵,寻文化之根。
三(1)班——雨水之约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正带着对万物的爱意,温柔地走近。为了让孩子们对“雨水”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三(1)班开展了“雨水之约”主题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亲近传统文化,感知雨水节气之美,感受春天的气息。
畅聊“雨水”
“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孩子们通过搜集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到很多有关“雨水”的知识,并在班级进行交流,感知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
观察“雨水”
经过雨水的滋润,小草们从湿润的泥土里冒了出来,树木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孩子们用一双双慧眼观察雨水节气时天气、风向及周围事物的变化,并精心记录。
“雨水”赏春”
雨水落,万物生。阳光只是在枯枝上,打了一个趔趄,万物就开始萌动了。春天的脚步轻盈如风,它穿越山川大地,拂过枝头嫩叶,将一片片绿意洒向人间,也让蕊春园焕发出勃勃生机,孩子们来到蕊春园欣赏美景,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激情。
“雨水”画春
雨水象征着希望、丰收、健康。古诗里的雨水更是韵味无穷,孩子们诵读古诗,想象画面,感受诗意,诉诸笔端,用彩笔形象地呈现出诗中的美景!
“雨水”写春
雨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花儿们争先登场,落在孩子们的眼里,也印在童稚无邪的心里。看他们满心的欢喜正洋溢在稚嫩的文字中呢!
三(2)班——数韵之约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诗意的春天不只属于文学,数学浪漫起来,也能飞起花、落起雪。看,这个春天,三(2)班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在春日里感受数学之美。
春——缤纷美
春天,那是大自然绽放的诗意画卷,是缤纷色彩交织的梦幻乐园。孩子们通过介绍丰富的对称现象,诗歌中的数学元素,开启探索春天那独有的、浓郁而细腻的美。
春——奥秘美
春天还藏着许多奥秘,孩子们探索欲无穷,迫不及待地与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用心感受,用眼看,用耳听,用手触摸,抚摸春天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尽情享受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盛宴。
春——对称美
孩子们利用所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借用大自然中的素材进行“轴对称粘贴画”制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孩子们将课本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春天”,发现了大自然中神奇的对称现象,发现了拼摆对称的奥秘......原来,数学充满挑战和乐趣。
ARBOR DAY
Trip.01
Trip.02
春——诗歌美
春天,是文人墨客喜欢的季节,他们用诗歌表达对春的遐想和期待。孩子们在描写春天的诗歌里寻找数学,别有一番情趣。
春天之美连接着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一方美丽的园子、一片不起眼的树叶里都藏着数学问题。孩子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了解春天的特点,用数学的思维去创造春天的作品,用数学的语言去朗诵春天的美好,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三(5)班——元宵之约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元宵佳节,火树银花合,六街灯火闹。盈盈笑语间,暗香涌心头。元宵节是新春的延续,为庆祝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美好节日,三(5)班的孩子们合作探究元宵节来历、搜集元宵节习俗、体验无宵节乐趣。在实践操作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知元宵
为了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在长辈的引导下、同伴的合作中,通过查找元宵来历及习俗的资料,筛选并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了一份份传统佳节的记录卡,汇成了一张张打开春天的名信片。
绘元宵
孩子们从独一无二的视角,用一双双巧手绘制了一张张具有元宵特色文化的手抄报,创作了一帧帧具有独特想法的元宵节思维导图,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品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搓汤圆、吃汤圆,是元宵佳节孩子们最喜爱的一项活动。碗里汤圆,天上明月,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孩子们滚汤圆、诵诗词,最真挚的祝福抵到每个人的心底。
元宵节,给我们带来了对春的无限期许。春到人间草木知,倾吐幽香的水仙花,花瓣如丝的蝴蝶兰,元宵之后的柔柳吐芽,春梅争艳,无一不是对春的召唤。万物欣欣然,恒定不变地带给我们蓬勃和力量。
三(6)班——惊蛰之约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时节,春色萌动,大自然又将焕发新的活力。三(6)班的孩子们带着期盼走进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节气,追寻春天的脚步,播种希望的种子。
探惊蛰
孩子们对“惊蛰”节气充满好奇:惊蛰到底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带着疑问,孩子们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走向户外,观察身边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气息。
感惊蛰
春雷响,万物生。惊蛰时的天气又是怎样的呢?孩子们自己绘制表格,用心记录天气的变化。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发现惊蛰天气,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寻惊蛰
春之蛰动,处处逢春。漫步在蕊春园的小径上,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树木开始发芽,花儿已然绽放,鸟儿枝头歌唱,虫儿辛勤忙碌……春的美好悄然发生。
知惊蛰
惊蛰时节故事多。孩子们用心感受身边的变化,绘声绘色地讲与惊蛰节气有关的故事:科学、气候、养生,面面俱到。孩子们在故事中更好地了解了“惊蛰”节气。
践惊蛰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是春耕的开始。孩子们也顺应天时,选择一方小天地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体验种植的辛勤与快乐,探寻农作物生命成长的规律,等待收获的喜悦。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着节气的变化,体验着惊蛰的民俗文化,诠释着一种别样的春暖花开。
三(7)班——谷雨之约
雨润百谷万物生。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谷雨节气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三(7)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进“谷雨”节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感知、品尝、欣赏中充分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童言童语话谷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几个节气?”“谷雨的由来是怎样的?”“谷雨节气一般在什么时间?”“2024年的谷雨节气是哪一天?”……孩子们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开启了探秘“谷雨”之旅。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节气书籍以及请教长辈等方式了解“谷雨”知识,制作成PPT,录制成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激发了大家对“谷雨”节气浓浓的兴趣。
阅尽春色品谷雨
谷雨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走谷雨、食香椿、喝谷雨茶、赏花吟诗等意趣盎然的谷雨习俗。了解谷雨节气的特点后,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跟随春天的脚步,走近自然,探寻谷雨的味道,加深对谷雨节气的认知和理解。孩子们在“吃春”、“种春”等体验中享受谷雨节气带给我们的别样韵味。
妙笔生花绘谷雨
春莺拂羽,布谷鸣啾,暖风习习,浓雨点点,孩子们抓住谷雨时节的特点,用一双双巧手,一支支画笔,绘出一幅幅与众不同的谷雨时节图,制出一张张精致淡雅的谷雨书签……谷雨节气的自然之美,在孩子们的智慧中绽放。
秀美的葫芦池旁,梦幻的紫藤架下……留下了孩子们探寻春日经典的足迹。暖暖的阳光下,柔柔的春风里,凝结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合作学习的智慧。美好的春光里,传统文化的种子早已在三年级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