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不只有“爱情”,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情人节”——

鹊桥会、定情、收礼物……

但你真的了解七夕节吗?

七夕起源是什么?

有哪些风俗习惯?

除了爱情,

还蕴含了哪些古人的智慧?

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七夕节的历史渊源

2006年,

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提及七夕节,

想到“中国情人节”,

悠悠岁月寄予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忽视。

在古代,

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

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今亦有五孔、九孔之说。

汉代已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

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

乞求智慧巧艺,

所以它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唐宋之际,

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世人称为乞巧市。

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

古人过七夕节主打一个“热闹”。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

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

总之,

这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嘛!

七夕节还有这些讲究

在古代,

农耕文明时期,

种庄稼要知农时。

而掌握四季的演变节奏,

需要通过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

进行判断。

出土于陕西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

天文星象图,

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星形、星数、图像和题名

四要素俱全的天文图,

也是目前已知内容

最完善的二十八星宿图,

从中可以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节与爱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雏形,

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

已有酝酿。

牛郎织女的神话,

源于我国先民们的天文学想象。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阻隔,佳期如梦,

牛郎织女在七月七得以重聚。

跨越世俗中种种障碍,

坚守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七夕节与美食

01

巧果

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称巧食或巧舌,是上海特色传统糕点,七夕的应节食品。

02

五子

食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拜织女”的祭拜贡品。

03

巧酥

传统名点之一,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鹊桥相会。

04

巧巧板

山东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手巧,吃到枣早婚。

05

云面

山东临沂七夕出云面。此面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06

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

七夕节与诗词

古人总是习惯用诗词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关于七夕,

他们又会如何表达呢?

快带孩子一起来学!

迢迢牵牛星

两汉 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赏析

一年一度的七夕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在乞巧,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唐代诗人林杰在《乞巧》一诗中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好的爱情不是天天腻在一起,经过分离考验的感情才更可贵。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心心相印。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老师、家长们,

您那的七夕节

有哪些有趣的风俗呢?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原标题:《今日七夕 | 七夕节不只有“爱情”,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

THE END
0.节趣(27):七夕节为何又叫乞巧节?对于现代人来说,七夕节是情人节,一个让情侣们高兴的日子;对于古代人来说,七夕节是乞巧节,属于女子们的节日。那么,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呢? 七夕为什么会定在七月初七 说法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jvzquC41yy}/onnrkct/ew477wrujji
1.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的含义是什么?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的含义是什么? 01 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是七姐诞(七月七)的一项习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jvzquC41yy}/ext|jk4dqv4ujgthj~tlkcpv1|mgpinvqlmcpiyik8629;960qyon
2.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文旅·体育为何又叫“乞巧节”? 七夕节还有许多专名,有的是根据节日所在历法中的位置命名,如七月七、七夕;有根据节日活动主体命名的,如女儿节;有根据节日的活动内容命名的,如乞巧节、巧夕。 乞巧节主要源于古时女子向织女“乞巧”的习俗,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至今仍保留着仪式完整、被誉为活化石的七夕乞巧民俗。 jvzq<84gpv4qgxung0ipo7hp1p70497512>348h3238.695834?20qyon
3.七夕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女儿节简介七夕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之所以又叫女儿节,是因为织女美丽聪慧,善织、心灵手巧,自然为人间女子所崇拜,于是七夕习俗中便有了女子穿七孔针乞巧这一内容。这项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因此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据专家考证,七夕节俗形成于汉代,汉代《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jvzq<84o0ri9;7hqo1tfy698859/j}rn
4.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传统节日庸俗化引担忧时政正如小王所言,其实,传统七夕节并非情人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如此看来,乞巧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 “从传统故事来说,七夕纪念的是夫妻间忠贞不渝的情感,而非一般意义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619=421i82@83/4=5:A;8;0nuou
5.为什么七月初七叫七夕节?七夕名字由来是什么?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大多都是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但是为什么七月初七叫七夕节?七夕名字由来是什么?农历七月的大地,有一种旗帜在招展;农历七月的天空,有一种渴望在涌动。来华易网了解更多有关2019年jvzquC41o0q48?3eqo5skun1:5866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