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硕硕说七夕,承载着比“情人节”更重要的意义

明天是七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意义上是女孩们的专属节日。

每年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有“乞巧”的风俗,且由来已久,古时年轻女孩子们在这一天乞求巧夺天工的好手艺,同时会乞求一段美好姻缘。

The Qixi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or Qiqiao Festival, is a Chinese festival celebrating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in mythology. It falls on the 7th day of the 7th lunar month on the Chinesecalendar.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七夕节给大家带来的含义逐渐转化定义为“中国的情人节“,似乎变成了专为男女之间祝贺情意的日子。而我们希望追寻传统节日的同时,能够唤醒一些它本身就很丰富的趣味传达给大家~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

古代的七夕节有穿针乞巧的传统,因此也称为“乞巧节”。古诗中也有“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的句子。“乞巧”的含义似乎就是乞求、请求上天或神灵赐予“好的巧合”,或者说“缘分”。

乞巧节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七夕节,本质上是女儿节。

七夕节在英语中的表达有很多种。根据七夕节又被叫做“乞巧节”这个说法,七夕节可被称作“The Begging Festival”。

此外还有Double-Seventh Day, Tanabata festival, Chinese Valentine's Day, 而最常用的是“Magpie Festival”,这里的“magpie”指的是“喜鹊”。

传说牛郎和织女每年于鹊桥(The Magpie-Bridge)相会,由此就有了“Magpie Festival”的说法。而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成为如今七夕节流传最广泛的起源传说。

The Begging Festiva  乞巧节

“乞巧”的这个“乞”,我们可以说beg,也可以用plead这个词。plead to be endowed with perfect sewing skills.

doing needlework  针线活

七夕有乞巧的风俗,乞巧是女孩子为了精进自己的女红手艺,女红(注:这里的“红”读音是“工”,不要读错了),也就是针线活,用英语说就是doing needlework。

lunar calendar  阴历

现在通行的阳历是solar calendar。lunar表示“月亮的”,英文名Luna其实是月亮女神的名字,有取这个名字的女生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

cowherd:放牛人,牛郎

还有一个词shepherd羊倌,两个词都有一个-herd后缀,herd有“放牧人”的意思,不过通常都是作为后缀来构成“XX牧人”的词。

magpie  喜鹊

虽然在七夕的传说中,喜鹊给情人们带来幸福,但是magpie这个词却有一个贬义的用法,就是用来形容话多的人:She chatters like a magpie. 她说起话来就没个完。

如今的七夕,除了被炒作到泛滥的商业气息之外,最广为人知的恐怕也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说法了。不过,硕硕更看重“七夕”背后的文化意义。

说起“七夕”背后的文化意义,还有另一种传统过法的不得不提。七月七日亦有读书人“拜魁星”的习俗,再加上值此季节日光强烈,民间纷纷选择在这天晒书晒衣;宋代时,官方举办的曝书会更是难得向馆阁词臣开放宫廷珍藏书画,因此也成为文人们集体观摩品鉴、学习交流的盛会。

晒书品文,闺友相会、拜七姐、对月穿针、凤仙花染……每一项“七夕”时令节俗都喊口号似的消费过“情人节”更有意义。

THE END
0.节趣(27):七夕节为何又叫乞巧节?对于现代人来说,七夕节是情人节,一个让情侣们高兴的日子;对于古代人来说,七夕节是乞巧节,属于女子们的节日。那么,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呢? 七夕为什么会定在七月初七 说法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jvzquC41yy}/onnrkct/ew477wrujji
1.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的含义是什么?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的含义是什么? 01 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是七姐诞(七月七)的一项习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jvzquC41yy}/ext|jk4dqv4ujgthj~tlkcpv1|mgpinvqlmcpiyik8629;960qyon
2.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文旅·体育为何又叫“乞巧节”? 七夕节还有许多专名,有的是根据节日所在历法中的位置命名,如七月七、七夕;有根据节日活动主体命名的,如女儿节;有根据节日的活动内容命名的,如乞巧节、巧夕。 乞巧节主要源于古时女子向织女“乞巧”的习俗,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至今仍保留着仪式完整、被誉为活化石的七夕乞巧民俗。 jvzq<84gpv4qgxung0ipo7hp1p70497512>348h3238.695834?20qyon
3.七夕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女儿节简介七夕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七夕节之所以又叫女儿节,是因为织女美丽聪慧,善织、心灵手巧,自然为人间女子所崇拜,于是七夕习俗中便有了女子穿七孔针乞巧这一内容。这项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因此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据专家考证,七夕节俗形成于汉代,汉代《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jvzq<84o0ri9;7hqo1tfy698859/j}rn
4.七夕节并非“中国情人节”传统节日庸俗化引担忧时政正如小王所言,其实,传统七夕节并非情人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如此看来,乞巧节并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 “从传统故事来说,七夕纪念的是夫妻间忠贞不渝的情感,而非一般意义jvzq<84rqnouklx0rguqnn3eqo4dp8s1427619=421i82@83/4=5:A;8;0nuou
5.为什么七月初七叫七夕节?七夕名字由来是什么?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大多都是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但是为什么七月初七叫七夕节?七夕名字由来是什么?农历七月的大地,有一种旗帜在招展;农历七月的天空,有一种渴望在涌动。来华易网了解更多有关2019年jvzquC41o0q48?3eqo5skun1:5866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