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后话茱萸之食茱萸和吴茱萸

先说食茱萸。过去我们讲食茱萸一般讲的是和吴茱萸同科不同属的椿叶花椒。说道花椒,笔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花椒麻麻的味道,反倒是幼年门前花椒树上那让人记忆深刻的尖刺第一时间浮现在眼前。再看食茱萸(椿叶花椒),食茱萸的嫩枝密布锐利的尖刺,老干也长满了瘤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鸟都不敢上,人又怎么会佩在身上来辟邪呢。

事实上,经植物学博士刘夙考证,重阳所佩茱萸也确实不是食茱萸。食茱萸顾名思义,就是用于食用的茱萸。作为能发出香辛气味的重要调味品,古人把食茱萸、花椒和姜并称为“三香”。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对食茱萸曾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食茱萸……烟熏则苦而不辛也。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鮓偏宜用。“由此可见其味道以辛辣为主,到明清时,辣椒传入中国并广为发展后,食茱萸在中华民族餐桌上的地位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进入现代社会,国人物质生活和过去相比变化极大。如今餐桌上已经很难再见到食茱萸,反倒是其药用属性得到一定开发,但因“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少为劣尔”(语出《新修本草》),目前为止尚未纳入药典仅在台湾等地小范围使用。

吴茱萸

吴茱萸在古籍中常与山茱萸混在一起,如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只有茱萸一个条目。经过数百年发展,南朝梁代茱萸就已经能分为两种,到了唐代,《新修本草》中的茱萸更是细分成了山茱萸、食茱萸和吴茱萸三种。现在的吴茱萸已经早已不在仅产于古时三吴一带,其分布范围已经扩大到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供应方面也从过去的野生为主转为家种为主。目前来看其产区主要还是长江沿线各省,贵州、广西、云南、湖南、陕西等省也有产出,其中以江西产区的吴茱萸品质最好,产量最大。

吴茱萸虽然用量不大,只是个年需求量估计还不到500吨的小品种,但也如同多数中药材品种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过去。

上世纪80年代末,中药材市场开放之初,吴茱萸着实热过一段时间,当时,江西中花(下同)市价最高时达100元。进入90年代吴茱萸的行情来了一次大跳水,此后的五六年间其行情一直持续低迷,价格徘徊在10元附近,而吴茱萸本身但产量又不高,农民自然不会去积极种植管理。在这一段时间里吴茱萸的库存逐渐得到消化。1997年以后,其货源走动发生明显变化,价格也开始稳步上涨,到1998年年初就成功突破20元当年产新时吴茱萸的市价已经达到四五十元。此后虽然由于前期上涨过快而回调,但在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间吴茱萸整体上还是在震荡上行的,到了2000年7月产新前终于突破60元。与此同时,连续几年的涨价刺激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吴茱萸的种植规模开始恢复并逐步扩大。可惜高昂的行情终究是难以持久,不久后产新开始,吴茱萸的价格短时间就跳水回到了40-50元之间。此后数年随着高价期种下的吴茱萸树苗陆续挂果进入丰产,大量新货陈货不断涌入市场,吴茱萸的行情也随之下滑,到了2008年底2009年初,才总算在12元左右筑底成功。此后的在气候、树龄老化和农户偏低的种植采收积极性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吴茱萸的产量逐年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间吴茱萸节节攀高的行情。2012年4月以后,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吴茱萸的价格从22元起步开始了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半的上涨之旅。到去年年底,市价终于止步于90元大关,此后虽有震荡却也一直未能跌破80元。

现在已经进入11月,各地吴茱萸产新都已经结束。据江西产地经销商反映,虽然近年来吴茱萸行情走高,刺激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当地吴茱萸的种植规模已经有所恢复,但新的吴茱萸树挂果丰产还需时日,受此影响,今年吴茱萸的产量还是不大。浙江产区反馈的信息显示,今年浙江部分产地雨水较多又遭逢台风袭击,产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四川等产地则未见有产量明显变化的信息。产新结束后,各产地余货量大都不多,虽然货源走动不快,但持货商要价多较为坚挺。

那么,吴茱萸后市又将怎样发展呢?首先,吴茱萸栽培成活后需3-5年才开花结果,而最近的高价实际上已经持续了一两年时间,换句话说,在一两年内吴茱萸产量还比较难以出现较大突破。与此同时,国内现行中成药方剂中用到吴茱萸的只有121种,其中绝大部分品种主料中并没有吴茱萸。还有,近年来也未见有以吴茱萸为主料的新药出现,由此可以认为近年来吴茱萸的需求量并无明显增长。另外,今年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严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的企业对吴茱萸的需求。综上可知,未来一两年内,吴茱萸的行情应以高位震荡整理为主,突破其历史高位的可能性不大;到去前年栽下的树开始大规模产出时,高峰也就过了,下一轮下滑行情也将随之开始。

茯苓被誉为八珍之一,每年的药用、食用和出口的需求量都很大,在中医药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21年秋季产新后曾创下历史新高(统丁当时高达40元,中心丁当时更是达到42-...

款冬花作为润肺止咳类核心中药材,近三年行情经历“天价暴涨—断崖下跌”的剧烈波动。一、近年款冬花行情走势还记得在2023年时,款冬花产区死苗现象严重,产能锐减,叠加终端需求激增,价格飙升至300元...

笔者陈杰,磐安一线产地药商,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共话浙贝母。冬天来了,人们都添起了暖衣。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年!在全球经济的低迷下,楼市,药市都非常不景气,冷的比寒冬...

栀子前两年在中药材市场行情高涨的氛围中商家、资金积极介入拉动价格不断上扬,2024年下半年达到了70元的历史高峰,产区和市场人气旺盛,一时风光无限,但今年以来随着药市的降温,栀子的行情也在持续走...

2025年,中药材市场深陷产能过剩的调整阵痛,秋季产新多数中药材品种价格大幅下探,种植户陷入亏损困境。然而,河北安国道地药材“祁天花粉”优质货鲜货行情表现的扑朔迷离,与整体低迷的市场格局形成鲜明...

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THE END
0.茱萸是什么植物?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不是因为思念而是因为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 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 jvzquC41o0ypj~3eqo5b1;52;5>89>d533?::
1.重阳俗语知多少?带你听听古人的智慧之谈每当重阳节到来之时,人们不仅会身插茱萸,而且还会在门上插茱萸,就像端午插艾草一样,且讲究吉时、越早越好,这样寓意着家人幸福平安。此外,为了让茱萸保持更多的水分,采摘茱萸的时候,也要在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 3、插单不插双 重阳节插茱萸是为了抵抗寒气,寒气就是冬季的阴气。古人讲究单数为阳,双数为阴。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2396613<46:6329>23A3ujvsm
2.重阳节插茱萸的好处重阳节插茱萸为何能辟邪据说,重阳节很早插茱萸是为了辟邪驱逐瘟疫,那么,重阳节插茱萸为何能辟邪呢?有什么故事来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重阳节插茱萸的寓意所在。 重阳节为什么插茱萸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8jqpmzcwllkg552<64954ivvq
3.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推荐↓↓↓ 重阳节的习俗禁忌jvzquC41yy}/z~jzkng/exr1nk|f1{nejcth1l;482=20qyon
4.九九重阳情暖暖茱萸香“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宜登高远眺,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有免灾避祸,期盼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介绍重阳节的习俗和由来,帮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随后,工作人员带小朋友一起制作茱萸配饰。 “我要把自己亲手做的茱萸手串送给我奶奶,祝奶奶重阳快乐,身体健康、平安喜乐。”小jvzquC41|ltfy|3|lqr/exr0ep5hf|424704975325u49753286a;;5:8739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