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重阳节的教案(通用篇)

大班重阳节的教案(通用16篇)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3、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2、教学难点: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来历、习俗的图片。

2、配乐诗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磁带。

3、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明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二、观看图片、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三、听配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诗人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四、说一说:爷爷、奶奶平时怎样关心你的,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五、情境表演《让座》。

1、请两位幼儿分别戴上老爷爷、老奶奶的头饰,扮演乘车的老人,请四位幼儿扮演乘客进行情境表演《让座》。

2、讨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老、爱老。

活动目标: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

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

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

(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朋友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游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反思:

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活动目的:

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节日引题。

2、引导幼儿讨论:与爷爷奶奶过节要准备什么?

教师总结,如带上小礼物,准备好表演的节目等,会说关心和祝福的话语。

2、启发幼儿与老人们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

3、举办联欢会。

①、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②、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③、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歌舞。

4、绘画活动:我为爷爷奶奶画张相。

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可以画出爷爷奶奶的模样,自己来打扮爷爷奶奶,也可以把爷爷奶奶的工作或干家务的情况画成连环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构思画面。

5、活动延伸:

①、鼓励幼儿回家为爷爷奶奶做件事,如捶背、讲故事等。

②、请幼儿和家长协商,全家人陪老人一同看戏、郊游等,满足老人的心愿。

小知识: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活动目标:

1、 在联欢会中,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2、 赠送重阳糕,培养孩子们敬老爱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表演道具

2、 重阳糕、制作小旗的材料

3、 事先与爷爷、奶奶商量好,邀请他们来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 请幼儿代表讲话

三、 幼儿表演节目

1、 舞蹈:新疆舞

2、 歌曲:大中国

3、 故事:小熊的.生日

四、 与爷爷、奶奶共同制作小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

五、 集体表演《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幼儿边表演歌曲边给爷爷、奶奶敲背、捶腿

六、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心孩子的。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之情。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实物:茱萸,重阳糕。

2.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录音及图片。

3.录像:人们在敬老院为老人做事的片段。

4.白纸、记号笔、油画棒、半成品材料、橡皮泥。

5.与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准备好有关的资料,请所有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参加本次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并出示图片)师: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1)请一幼儿的爷爷介绍一下重阳节的来历。

(2)听爷爷讲个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3.了解重阳节的风俗。

(1)以前人们的庆祝方式。(吃重阳糕,登高望远,插茱萸辟邪。)

(2)现在人们的庆祝方式。(看录像,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介绍现在人们把重阳节这天定为老人节,进行尊老活动。)

(3)认识茱萸及重阳糕。

出示茱萸,让幼儿观察这是一种绿色的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茎直直的.。古代人们在重阳节这天用来辟邪。

出示重阳糕,请幼儿观察他的外形,一层又一层,上面还有红绿丝和一些核桃仁、花生仁等点缀。

4.品尝重阳糕。

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品尝重阳糕,吃吃它有什么味道?想想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品尝,自由讨论。)

5.为老人制作礼物。

师:重阳糕真好吃,现在小朋友想想家里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你准备怎样报答他呢?(幼儿讨论回答)师:这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好吗?(幼儿制作礼物)

6.介绍自己的作品,送作品、说祝福话语。

谁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想想应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如: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请孩子们当场把礼物送给在场的老人,并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

孩子回家后继续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东西、捶背、表演节目等。

活动简评:

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老人请进课堂与孩子共上一堂课,由于有老人的参与,孩子们显得格外的兴奋,听爷爷的介绍特别仔细,在为老人制作礼物是更是细心周到,最后的送礼物活动更是其乐融融,让孩子、老人都徜徉在一股温馨的暖流中。

活动反思:

我园历来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此次加强了节日氛围的营造。

教学目标:

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教学准备: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观看幻灯片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

“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

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

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

“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动反思:

相信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从而萌发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一、活动主题:

“送温暖,献爱心,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所以我园想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20xx年10月9日(周日)下午15:00

四、活动地点:

郭店敬老院

参加人员:大班幼儿、教师、自愿参加活动的家长

五、活动准备:

1、各班准备一个节目,会唱《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每位幼儿自备礼物一份。馄饨皮子,肉馅。

3.活动前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向幼儿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做好孩子相关知识经验的铺垫。先启发幼儿观察身边的老人每天做些什么事情,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遇到事情会发生情绪变化等等。在家特别要留意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心、照顾。

4.自愿参与的家长13:50点在幼儿园集合。

六、活动过程:

一)14:00幼儿及家长集中幼儿园出发去敬老院。

二)14:30活动开始:

1.主持老师致词。

2.A部分:部分家长和孩子在操场与老人互动,孩子表演节目。

B部分:部分孩子和家长、老师在食堂包馄饨。

三)老人与孩子互动,给老人送礼物,捶捶背等。

四)15:30左右,带老人到食堂用餐.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了解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尊重你的长辈,试着用各种方式表达你对他们的关心。

要准备的活动

1.材料准备:《重阳节的由来》动画、歌曲《重阳节》、PPT(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父母为幼儿做事的照片)、录音笔。

2.体验准备:知道老人为自己做什么,会唱《好娃娃》这首歌

繁重而困难的活动

1.重点:知道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积累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经验。

2.难点:多方面表现出对长辈的关心。

活动过程

先看重阳节起源的动画,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1.看视频,了解重阳节的由来,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2.告诉我们漫画中的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地与同龄人交流)

总结: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等很多老人的节日。(老师展示图片)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中爬山、吃糕都包含着“步步高升”的心愿。为了表示对老年人的尊重,中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第二,玩PPT,感受长辈的关爱。

1.老师播放PPT,孩子欣赏照片。

总结:爷爷,奶奶,奶奶,爷爷非常爱你。虽然都老了,但还是天天关心你。

孩子准备食物,送你去幼儿园,帮你穿衣服,给你讲故事,陪你做游戏等等。

2.表演歌曲《好孩子》,感受歌曲中的孩子是如何照顾老人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歌词创作动作指导幼儿表演歌曲)

3.想想看,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4.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甜言蜜语。

老师准备录音笔,记录下孩子对长辈祝福的话语。

三、欣赏歌曲《重阳节》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2.说一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尊敬老人?

扩展活动

1.艺术区:老师和孩子一起准备材料,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爷爷奶奶做礼物,比如贺卡、手工花等。

3.表演区:播放歌曲《好娃娃》《重阳节》的音乐,鼓励孩子创造动作,表演歌曲。

4.家合教育:出园时,孩子请长辈坐下,老师为家长播放一句孩子对长辈的祝福。为长辈表演歌曲《好娃娃》、《重阳节》,请小朋友与长辈合影留念,留下美好回忆。回家后,让年幼的孩子为家里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家长给年幼的孩子拍照上传到班级微信群。

5.创设环境: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打造“重阳节的爱”主题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受重阳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么做的吗?重阳糕 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做重阳糕了,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个真的重阳糕送给爷爷、 奶奶,好吗?

五、教学延伸:

通过家校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祝福和关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帮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关爱老人。

难点

如何让幼儿将对老人的关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准备

制作贺卡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5 分钟)

展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片,引导幼儿说一说照片中的人是谁,和自己的关系。

提问:“你们知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是哪一天吗?” 引出重阳节。

了解重阳节(15 分钟)

讲述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历史背景。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组织幼儿讨论重阳节的意义,引导幼儿明白重阳节是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节日。

关爱老人行动(20 分钟)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如为他们捶背、帮忙做家务、给他们表演节目等。

让幼儿分组制作重阳节贺卡,鼓励他们在贺卡上画出自己对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祝福,并写上温馨的话语。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并说一说自己想要对老人说的话。

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尊敬老人、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老人。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将贺卡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班级里开展 “我是尊老小明星” 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关爱老人,并记录自己的尊老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

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

体验与老人共同活动的快乐,增进祖孙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和敬老爱老的意义。

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深入体会老人的'需求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三、教学准备

邀请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参加活动。

制作茱萸香囊的材料(布料、茱萸、丝线、香料等)。

绘画工具和纸张。

四、教学过程

欢迎老人,导入活动(5 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欢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到来,引导幼儿向老人问好。

简单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流程。

重阳节知识讲解(10 分钟)

播放重阳节儿歌或故事,吸引幼儿和老人的注意力。

教师讲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让幼儿和老人一起了解这个传统节日。

互动游戏(15 分钟)

“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请幼儿为老人捶背、按摩、端茶等,体验照顾老人的快乐。

“祖孙合作绘画”:为每组祖孙提供绘画工具和纸张,让他们共同创作一幅画,主题可以是 “我和爷爷奶奶的快乐时光”。

制作茱萸香囊(20 分钟)

教师介绍茱萸香囊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幼儿和老人一起动手制作茱萸香囊,在制作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

感恩与祝福(10 分钟)

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茱萸香囊送给老人,并送上自己的祝福和拥抱。

全体幼儿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记录美好时刻。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等。

一、教学目标

感受重阳节的欢乐氛围,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学习重阳节的儿歌和手指操,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肢体协调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表达对老人的敬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幼儿掌握重阳节的儿歌和手指操。

引导幼儿完成手工制作,体现对老人的关爱。

难点

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会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重阳节儿歌《重阳到》的音频和视频。

制作寿桃的材料(彩泥、卡纸、剪刀等)。

手指操的图片或视频教程。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播放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与老人相处的情景,如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日呀?”

学习儿歌和手指操(15 分钟)

播放重阳节儿歌《重阳到》,让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逐句教幼儿唱儿歌,并结合手指操的图片或视频教程,带领幼儿学习手指操动作。

多次练习,让幼儿能够熟练演唱儿歌并表演手指操。

手工制作寿桃(20 分钟)

教师展示制作寿桃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寿桃制作。

鼓励幼儿在寿桃上添加自己的创意和祝福。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寿桃,并说一说自己的祝福。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强化幼儿对重阳节的.认识和对老人的关爱之情。

五、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寿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向他们表达节日的祝福。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祝福和关爱,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

(2)引导幼儿学会尊敬和关爱老人,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人的祝福。

难点

(1)如何让幼儿深刻理解尊老敬老的意义,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准备

有关重阳节的图片、故事、儿歌等资料。

制作贺卡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邀请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参加活动。

四、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

(2)提问幼儿对重阳节的了解。

师:你们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呢?

基本部分

(1)讲述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文化背景。

(2)展示重阳节的图片,介绍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4)邀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到教室,让幼儿为他们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朗诵儿歌等。

(5)组织幼儿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制作贺卡,鼓励幼儿在贺卡上画出自己对老人的祝福,并写上温馨的话语。

(6)引导幼儿为老人捶捶背、揉揉肩,表达对老人的关爱之情。

结束部分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贺卡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送上自己的祝福。

(2)全体幼儿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记录这一温馨时刻。

(3)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尊老敬老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照顾老人。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等。

在班级里开展 “尊老敬老小明星” 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敬爱之情,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帮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含义、习俗和庆祝方式。

(2)让幼儿体会到老人的辛勤付出,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情感。

难点

(1)如何让幼儿理解重阳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践行。

三、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彩笔、画纸)、手工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

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爷爷奶奶年轻时的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照片上是谁呀?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2)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了解重阳节

(1)播放重阳节的视频,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师: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为了尊敬和关爱老人而设立的节日。

(2)通过图片展示重阳节的习俗,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让幼儿了解这些习俗的含义。

感受老人的爱

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他们非常爱我们。谁能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照顾你的`呢?

(2)讨论老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的贡献,引导幼儿感恩老人的付出。

表达对老人的爱

(1)绘画活动:让幼儿画一幅画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祝福和爱。

(2)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色纸制作茱萸花或贺卡,送给老人。

(3)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用甜美的声音为老人朗诵一首儿歌或说一句祝福的话。

总结与延伸

(1)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小做起,关爱身边的老人。

(2)鼓励幼儿回家后为老人做一件小事,如帮忙拿东西、给老人捶背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人的爱。

一、教学目标

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体验与老人共度重阳节的快乐,增进祖孙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幼儿明白重阳节的含义,懂得尊敬老人。

(2)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难点

(1)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老人的辛苦和不易,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尊敬和关爱之情。

(2)组织活动时,如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并且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重阳节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音乐《爷爷奶奶我爱你》。

制作寿桃的材料(面粉、红枣、红豆沙等),一次性手套。

为老人准备的小礼物(如自己制作的手工饰品等)。

四、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的家乡发生了一场大瘟疫,很多人都生病了。桓景为了帮助乡亲们,他历尽艰辛,找到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在九月初九这一天,登上高山,佩戴茱萸,喝菊花酒,就可以消除瘟疫。桓景按照仙人的话去做,果然赶走了瘟疫。后来,人们就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也叫老人节,用来纪念桓景,同时也希望老人们能够健康长寿。

(2)提问幼儿从故事中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思考重阳节的意义。

(1)展示重阳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图片,上面都有什么呀?他们在做什么呢?

(3)讨论我们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制作寿桃

(1)教师介绍制作寿桃的材料和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2)幼儿戴上一次性手套,分组制作寿桃。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为寿桃进行装饰。

(3)制作完成后,幼儿将寿桃放入盘子中,准备送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送祝福

(1)播放音乐《爷爷奶奶我爱你》,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寿桃,走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边,为他们送上祝福和拥抱。

(2)鼓励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等,让老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活动总结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重阳节,还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制作了寿桃和小礼物,你们开心吗?为什么要为老人庆祝重阳节呢?

(2)教育幼儿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平时多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THE END
0.今天是重阳,并不是给老人过的节日,而是所有人过的节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时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人们一起赴会赏菊。 佩茱萸 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的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JPL28JH274;FP^90jvsm
1.老人谙尽人间苦,重阳节被当作老人节是什么时候,比你想象早!明清两代重阳节已经在民间转化成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孝顺,看望老人,吃菊花糕,喝菊花酒,让老人感受家庭的温馨,提升晚年的幸福感。 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是在1989年,将尊重老人,善待老人,激发老年人生命活力,让他们如菊花开在生命的晚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625859139:4=8;8a?:;>8643
2.不是迷信!明日重阳节,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告诉家里老人“九九”重阳,又叫“老人节”,是咱们中国唯一一个专门给“白发人”过的日子。 过去人说:重阳登高,步步高升;重阳赏菊,眼明心亮。可老辈传下来的,除了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还有一串“别做”的清单。年轻人一听“别做”,就撇嘴:老封建!其实,把这些规矩全打成迷信,那才冤枉。里头藏着的,一是对自然的敬畏,jvzquC41o0ypj~3eqo5b1B9:5:?98:d342<56B66
3.2023年10月23重阳节安康,祝福所有老年朋友,节日快乐,健康幸福久久!|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一为根本,落叶归根;九九重阳,九九归一,父母为根,儿女是叶。老天爷提醒儿女们别忘了自己的根。重阳节祝老人们节日快乐! 秋虫歌唱,今又重阳,天高云淡,候鸟飞翔,登高远望,思绪扬帆远航,父母恩情不能忘,亲情爱情记心上,短信一条到故乡,祝愿家人都安康。重阳九九老人节,愿双亲平安吉祥!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JP=U5YG2758PQ`J0jvsm
4.重阳节为什么是老人节重阳节老人节的来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九与久重音,有长寿的意义,且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所以把这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jvzquC41o0zbkqfkpgz/exr1nklfkm4ewnzvtn4|uh€0497432538>9:824ivvq
5.揭秘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重阳节,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登高节、重九节、……等。历史悠久,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而今重阳佳节,又被称作老人节,这是为什么呢?老人节的由来又是什么呢?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解惑: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阴历九月九日定为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jvzquC41okv/zrsi|wu4893ep1ps1lmqpibppokg175;>=70jznn
6.上游•文荟丨你所不知的重阳·疑问解答丨茱萸是个什么?重阳节为什么会有重阳节?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03 重阳节为什么会变成“老人节”? jvzquC41yy}/ezhd0eun1‚zgfw5zg‚z14282/:5/36557:>3944ivvq
7.重阳节为什么又叫老人节,老人节和重阳节一样吗?重阳节为什么又叫老人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的原因主要源于其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敬老节,定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一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并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一直沿袭至今。重阳节因《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jvzquC41o0ypj~3eqo5b1A6629>6;
8.茉莉花开与宁共赏家园幼童巧手绘重阳敬老情深暖金秋童心活动伊始,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短片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讲解重阳节的起源与习俗。“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古人如何登高赏菊?”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在轻松氛围中领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随后,有奖知识竞赛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争相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童声诠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EWZKM_R273:ESU70jvsm
9.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原因把重阳节叫做老人节,虽说少了些历史文化底蕴的衬托,但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体现我们那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文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原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初九重阳节也称什么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qtpi{goisng1e<25<:40jznn
10.【今又重阳】科普|登高赏菊敬老,为什么把“老年节”定在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月、日均属最大阳数,所以叫“重阳”或“重九”;又因“九”“久”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就被赋予了“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也就慢慢有了“老人节”的含义。这一天,老年人要通过登高、饮菊花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28661CXUK`FmLk}1Gr
11.重阳节为何是“老人节”?重阳节为何是“老人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最大阳数,“九”和“久”同音,九月初九就被赋予“长寿”寓意,故“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祝福天下的老人们福寿年年!幸福安康!jvzq<84ep0iikwffckrz0lto0et0c87245711;81YU<65>hdg6g439i7cej99?g5c54ivvq
12.老人节活动方案(精选12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人节活动方案(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人节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1.要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qv1<<35;6/j}rn
13.重阳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重阳节怎么成了老人节重阳节就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怎么成了老人节?因为现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要敬老尊老,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2022年重阳节:农历二零二二年九月初九,公历2022年10月4日,周二!jvzquC41o0q48?3eqo5skun137;7:93jvor
14.重阳节,你陪老人过节了吗?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还记得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次打电话是什么时候吗?多久没有和父母在一起吃饭了?……这一连串的问题在这个表达孝心与爱的节点上勾起了父母与子女内心的情感。记者采访发现跟以往不同,如今的重阳节,不仅老年人重视,年轻人也越来越看重,大家都用着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老人的关爱。 jvzq<84crr4dj~jqw4dp8DcevoppFxjqy,bryBctvodnn+eqpzfp}nf?4724A;(eqtutxqngtCbt}neng
15.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原因是什么钻石课堂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中国的老人节。那么,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钻石小鸟将为大家做出解答。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不过那时候的重阳并不是一种节日,而是代表着天。那时候天子们居住的宫殿名为重阳宫,就是因为在人们民中重阳就是天的意思。后来魏晋时期,人们把农村九月九日寓jvzquC41yy}/|kntf0ipo8j/gf{dc}nqp1}28=;:40nuou
16.今日重阳:关于重阳节你了解多少?法定“老年节”了解一下重阳节被确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他说,今年是我国法定的第九个“老年节”,全国各地都将开展以敬、敬、爱老、助老、重阳为主题的活动。伴随着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确jvzquC41yy}/dxmg0et0pn|u1xofy88:87;/j}rn
17.重阳节习俗范文《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酒、祝健等活动场景。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2374ivvq
18.节令之美从“老人节”到“老年节”,关于“重阳”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后,天气日渐寒凉,草木凋零。为告别春夏的勃勃生机,迎接秋收冬藏,明清时期又出现携酒至城郊痛饮的风气,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谓之“辞青”。   时至今日,重阳节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老人节”。重阳节为何又叫“老人节”?罗澍伟说,“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jvzq<84yyy4ykwmwcpku0lto14636:52;1iefB>8d48b7;9g76>eel=4h4966jfdg65d0qyon
19.重阳节的意义:敬祖,敬老,孝道,感恩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中国数千年来承袭了祭祖的传统,其中有着多重心理作用,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便是受儒家影响,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敬老——重阳日还是新时代中国的“老人节” 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jvzquC41yy}/trqk0eun0ls1xkjfq6oxzsxb:8hjqpmzcwllkg5:2992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