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常见习俗禁忌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常见习俗禁忌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元节。此时,酷暑未尽,初秋方至,日间或许仍然挥汗如雨,但夜间则会迎来久违的清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常见习俗禁忌,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元节的来历和各地常见习俗禁忌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叫盂兰节,这是一个佛道两家共同拥有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民间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这个节日在中国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下面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元节常见的民俗。

一、普度

“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普度时家家门前都会摆设祭品於供桌,屋檐下挂纸灯,用来照明,使孤魂野鬼能找到供养他们的地方。普度活动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拜。普度活动一般带有以下三个目的:

一、祭奠先祖亡魂;

二、施食无主冤魂;

三、超度新死亡鬼。

二、烧街衣

中元节前后两天,人们通常会在天黑后,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这个当街烧衣纸的习俗主要分布在广东珠三角,当街发善缘,把纸钱和食品供给这天的阴灵。不过烧街衣后,不要立即返回家中,要先预备柚子叶然后沾水,在入屋前洒一下。

三、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民间就用“放河灯”的方式为它们超度,希望这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以免危害人间。

四、上坟祭祖

中元节在很多地方被称为"七月半",意思是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有些地方在一年中选择中元节这天上坟拜祭,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自己平安幸福。但是在中元节这天上坟的话,阴气相对于清明节更加重,所以更加忌讳在墓地里大声喧哗,谈笑风生,出言不逊或者有不雅举止,据传会打扰到死者的灵魂,重者更会招致怨气。上坟祭祀回去的路上也不要回头,民间传说中,如果回头会把死者的魂魄带回去。

五、念佛回向

中元节当天,可以念佛持咒诵经,并将功德回向给鬼道亲人,这是佛弟子最应该做的,而且最圆满、功德最大。如果做的好,甚至有可能将祖先直接从三恶道中解脱出来,这比扫墓供鲜花、供食、焚香更能利益祖先。一般可以读诵《无量寿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

中元节

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的来历

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的夜晚定为上元、中元、下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为天官的诞辰,此时祭天;十月十五下元节为水官的诞辰,此时祭水;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地官的诞辰,传说这天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由此形成了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地官赦罪的三元节。

《道经》载:“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将这一天作为悼念祖先、祭祀已故亲人的日子。但由于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有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元节亦被称为盂兰盆节。故佛教寺庙会在此日举办盂兰盛会超度亡灵和祭祖。这样一来,佛教的盂兰盆节就与道教所谓的中元节有了交叠之处。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最主要的节俗,是燃放河灯。河灯也叫“荷灯”、“荷花灯”,因为这种灯的底座大都是用纸板或木板做成莲花形状,或者干脆用莲花叶作底座。人们在荷花灯底座上安放灯盏或蜡烛,在七月十五日夜月明风清之际放于江河湖水之中。

放于河中的叫河灯,放于江中的叫江灯,而无论是放于河中、江中,还是湖中,因都是放于水上,所以也统称之为“水灯”。

人们在这初秋的月明之夜,纷纷来到江河之畔、湖水之滨,点燃起无数的荷花灯放入水中,任其明灭闪烁,自在漂流。

有时,在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大小河流中,人们燃放的河灯顺流而下,愈聚愈众,甚至会形成绵延数里的灯海奇景,好不壮观!

清代诗人文昭《京师竹枝词》这样描写旧京中元放灯的盛况:

坊巷游人入夜喧,左连哈德右前门。

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

人们燃放河灯的目的,最初不外是要普渡在旷野之中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以超度他们的亡灵离开地狱转世托生。人们放河灯,是为了给死去的孤魂野鬼送去照明的灯盏,帮助他们从幽冥的阴间来到光明的人世。

这体现了现世生人的仁慈宽厚,大爱无疆。它不只指向现世人生,而且能够辐射到另一个黑暗苦楚的冥间世界,帮助那些冤魂怨鬼获得拯救解脱。

可以想象,在传统社会每年的七月半,日间酷热难当,夜晚清风徐至,明月当空,人们举着形状各异、灯光闪烁的荷花灯纷纷来到清凉如许的河畔湖边,放灯赏月,避暑乘凉,这不仅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灵的意义,同时不也是人们呼应季候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自然、享受生活所创造的具有浓郁审美意味的生活形式吗?

中元节的民间禁忌

夜晚十二点以后不要出门。因为中元节这一天鬼门大开,鬼魂回家探亲。十二点以后,阴气最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会寻找夜行的人,趁阴气最盛阳气最衰的时候勾走他们的魂魄,以达到重新投胎转世的目的,所以这一天晚上午夜之后一定避免出门。

不要随便拍别人的肩膀和头部。从民间灵学的角度来讲,阳间的人身上有三把火,分别在两个肩膀和头顶上,这是三昧真火,用来保护自己不受阴邪之气之害。所以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随便拍别人的肩膀和头部,以免把火拍灭而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别乱踩冥纸。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往往会有鬼魂在帮捡拾,如果你踩到他们的东西,他们不高兴也是很容易联想到的。

THE END
0.三元九运:廿四山地运及旺山旺向解析【收藏】正元:三个花甲一百八十年;正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又叫三元。每一正元有九运; 大元:三个正元五百四十年。 一运:又分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及九紫运,一直循环不息。 现将最近“三元九运表”列出: 上元: 一运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91:86314685<:a32817B=6;94tj}rn
1.婚元通书男婚女嫁择日凶吉表婚姻嫁娶的择日原则择日(择吉所谓三元,即是上元、中元、下元。九宫即是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四绿巽、五黄坤、六白干、七赤兑、八白艮、九紫离。后人依这个基本结构,排出年命,分四吉四凶,亦是风水学的内容之一,用于合命、合婚、用人、合伙等等,其生克制化,全据易理,决不能轻视之。按照例表。查得本身命卦。如:1971 辛亥年出生,男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91386415<54>;8a3?19A:;594tj}rn
2.《易经》第四天学习三元九运,是中国划分大时间的方法,古人把20年划分为一运,三个20年也就是三运,形成一元。三个元运就是上元、中元、下元,每一元三个运,合称为“三元九运”。 上元是一、二、三运;中元是四、五、六运;下元是七、八、九运。每一个元运六十年,三元总共是180年。 jvzquC41yy}/lrfpuj{/exr1r1<5dA;345?b;<
3.日家紫白说我们知道,三气布于三元,阳局,冬至上元,雨水中元,谷雨下元也。阴局,夏至上元,处署中元,霜降下元矣。 先贤认为,日家紫白: 阳局的冬至日后第一个甲子日起一白顺飞,日顺星顺,求得的日紫白入中顺飞,雨水节后的第一个甲子日起七赤顺飞,日顺星顺,求得的日紫白入中顺飞,谷雨后的第一个甲子日起四绿顺飞,日顺星顺,求得的日紫白入中顺飞。 阴局,夏至后的第一个jvzquC41yy}/onnrkct/ew44:um1ovp
4.中元节的来历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jvzquC41okv/rrseck4dqv4ctvodnn4454;3;A3jvo
5.2022中元节的由来和起源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zrfskvgkknwk1e;47;660jznn
6.三元九运模型解析上元是一、二、三运;中元是四、五、六运;下元是七、八、九运。每一个元运六十年,三个元运就是一百八十年。这个一到九运,在玄空中古人把它和玄空九星配合。有了运才有旺运和失运之分。日出日落,分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不同的时和节,有不同的星象和气候,对万物产生不jvzquC41dnuh0lxfp0tfv8{xkeid1jwvkerf1mjvckrt1:5954892B
7.上元甲子年是哪一年上元甲子年是什么时候高中知识1、1864年。上元是1864-1923年,中元是1924-1983年,下元是1984-2043年。 2、三元甲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术数理论的一种。又称福元。三元又分:上元,中元,下元三种六十甲子为一元,三元jvzquC41o0639jwv0eun1pfqmcu0J]RN13885;5;50nuou
8.古代宵禁的缘由及变通理论北宋乾化二年(991)正月,宋太宗宣布进一步开宵禁:“上元夜任诸寺及坊市各点影灯,金吾不用禁夜。”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言上元、中元、下元三个节日,城中可以张灯结彩,百姓游赏其中。宋仁宗时期汴梁打通了里坊布局,城中可以沿街设店,催生出丰富的夜市经济和市民文化。每年冬至后,汴梁城便开始张灯结彩,从东华门以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5/831?:79:6:0|mvon
9.2022中元节的由来具体介绍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jvzquC41o0~vgnnc0ipo8okgto{jrxjk1~jcznvcloftr4e36?::<:0jvsm
10.咬文嚼字农历正月十五为何称“元宵”?问: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家家户户吃汤圆、观花灯,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之一。“元宵”二字何义? 答:古代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合称“三元”,分别叫上元、中元、下元。宵,夜晚。由于这个节日最引人注目的活动“观花灯”是在晚上进行的,故名“元宵”。为什么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分别叫上元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rl4ea4894A7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