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擅告别,死别尤甚,因为不舍,于是有了清明、中元、寒衣……
01、告慰
中元节祭祖,与清明大有不同,一个是祈愿,一个是告慰。
记得小时候,每到七月半,妈妈都会摘些新熟的黄豆、辣椒、玉米等,或煮,或炒,或蒸,再亲手叠些元宝,用彩纸剪些衣服。
到了晚上,一家老小带着精心准备的祭品,找个路口,或在院子空旷的地方,用草木灰画个圆,爷爷每念叨一个名字,爸爸就会把一些元宝和衣服放进火里焚烧,快结束时,爷爷会对着远方说:你们放心吧,家里都好,多护佑着点孩子们。
那时候小,不懂爷爷为什么要絮叨一晚上,多年后才明白,这是一种告慰,是向先祖诉说这一年的得失,也是让归家看子孙的先祖们能安息。这样的祭拜,每年都有,只是我们几个孩子,已多年未去,而爷爷念叨的名字,又多了几个。
离开故乡好多年,在陌生的城市漂泊,时常会觉得孤独无依,有时也会忘了自己从何而来,未来又该去往何处?最迷茫的时候,就会想起爷爷当年的念叨,是呀,先祖们都在看着,怕什么。
或许,中元祭祖的意义,不在于祈求护佑,而是时刻提醒我们,人生在世,要行端坐正,无愧于心,更无愧于先祖的看护。
02、怀念
中元祭祖,是为了怀念,怀念那些不愿忘记的人。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小米格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误入亡灵的世界,发现了关于死亡的真相: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电影虽是童话,却映照出真实的人生。
就像有人说的:人有两次死亡,第一次是他停止呼吸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是真的死了。
中元节,告诉我们要直面死亡。
正如史铁生所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03、珍惜
中元祭祖,意在提醒活着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不要让人生留下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谭松韵至今无法走出伤痛,她说:“这一年八个月我天天都在治愈自己,天天要保持很好的心态接受我母亲已经离世的事情,我每天都很想她。”“我每天都很想她”7个字,读来都是泪。
当我们祭拜祖先的时候,也懂得了珍惜的真意。
人生不要空等,想做的现在就去做,当爱的人活着时,尽己所能,关心、照顾、陪伴,请用力爱他们,不留遗憾。
每年的中元节,都是一场盛大的告别。
每一盏河灯,每一炷清香,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节日仪式感,更是对先人的缅怀和对死亡的敬畏。
那些离去的人,今生已无缘再见,思念却从未停止,不管你们离开多久,我们都不曾把你们遗忘。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活着的人,万望珍惜...
中元节 | 祭祀祖先,拔度孤魂,践行孝道,冥阳两利!
鬼月
中元节
农历七月,是中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其中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与清明节和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
每逢中元,太乙救苦天尊 广开宏恩,大赦地狱,由地官负责赦罪解愆,鬼门大开而慈法普施,广度鬼魂。此时人们为自己的已故先灵烧纸祭祀,诵经超度。
中元节乃为祭祀祖先,拔度孤魂,践行孝道的重要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它是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族观念、祭祀文化,并且被世世代代保存和传承下来。
从易学的角度来看,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是申金,七月份“申”月。在八卦中申位于坤卦,是纯阴之卦,申金是少阴之地。在奇门的八门中,坤地又是八门中的死门,也叫“鬼地”。《说文解字》说:“七月,阴气成”,所以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壬寅年七月十五日至
2022
中元节地官大帝圣诞日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源于上古时代的春秋二祭;春为清明,秋为中元。自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敬天法祖与祭祀文化就成为了中元节的主要元素,是超度历代宗亲、普度亡魂的重要时节。
道教《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
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
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
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
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
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
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中元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以祭奠先人为主题来弘扬孝道、仁爱的节日。
中元节,鬼门开!
地官大帝管辖地府,经书讲从农历七月初一起,地府打开鬼门,放出鬼魂到人间来接受阳间亲人奉祭。
在道教经籍和传说里,中元节当天,地官要拿出众生的薄籍,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画赦罪免刑。
故每逢中元,太乙救苦天尊广开宏恩,大赦地狱,由地官负责赦罪解愆,鬼门大开而慈法普施,广度鬼魂。此时人们为自己的已故先灵烧纸祭祀,诵经超度。中元节乃为祭祀祖先,拔度孤魂,践行孝道的重要节日。
三元节当日,一切孤魂等众,凡能至坛场听经闻法,都能仰仗太乙救苦天尊神力超拔,出离无边苦海,托生好善之家。
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候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法,以免招惹阴灵。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神大聚会,阴气最盛。
祭祀超度
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礼请道士设醮普渡的习俗,礼请高工法师专门为历代宗亲或过世亲人开坛设醮,这些功德都会转化为我们现世的福报。
烧纸钱
烧纸钱已经是很普遍的祭祀方式了,各地习俗不同而已。建议大家采购黄纸、万贯钱、金元宝。不在老家的,可以傍晚找个十字路口送钱,不要在自己家楼下,条件不允许的可以找找附近的道观,或者请道长帮忙送纸钱。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的文化传统。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什么是 · 超度
为什么 · 超度
第一,通过法师的善念,超度十方孤魂,功德无量。
第二,希望先人早日离地狱苦海,作为子孙后代也希望先人早登极乐,当然对子孙后来的运程也会有所影响。
第三,被枉死鬼、堕胎婴灵、冤亲债主缠上一般运气都不是很好,所以希望通过超度来改变自己的运程。
哪些人可以做超度
亡故父母
即去世的父母。道家重视孝道,给亡过父母做超度,一是缅怀父母养育深恩,二是让父母亡魂奉旨超昇,不受地狱之苦。
三代宗亲
泛指自己姓氏支下一切亡过,超度本音门中先远三代宗亲,可使子孙繁盛,不受累世灾迍之苦。
堕胎婴灵
婴灵非人、非神、非鬼,是停留在阴阳界的胎儿或婴儿的亡灵,怨力极大,到其本身阳寿尽后,才能正式列入鬼魂,可以轮回。堕胎后,婴灵不离母体,超度堕胎婴灵,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早尽阳寿,列入鬼魂,以使母体脱离噬咬之苦。
冤亲债主
是指宿世以来与我们结下恩、怨、亲、情等因缘以及形成了这四种关系的众生。前世因,今世果,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地府发放讨报冤亲债主旨令的时间,每一个月有四天,农历的初一、十五,及二十四节气日。债主最长的讨报期限,是一百五十年,三十年算是一代,即是要讨报五代之久。通过正确的超度,债主情愿交出手中的旨令,罪业轻者直接升天,罪业重者到冥界,待命转世。
超度的作用
第一类:超度一般是法师的善念,超度十方孤魂,功德无量。
第二类:超度主要是希望先人早日离地狱苦海,作为子孙后代也希望先人早登极乐,当然对子孙后来的运程也会有所影响。
第三类:被枉死鬼、堕胎婴灵、冤亲债主缠上一般运气都不是很好,所以希望通过超度来改变自己的运程。
如果宗亲在阴间受罪受苦或在地狱之中不得超升,那我们阳间的子孙也会有所牵连,日子过得也是悲观苦恼灾难重重,或疾病缠身祸乱不安,家道破败凶多吉少。难以过得平安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