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村里明显热闹起来了,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也回来了,走在村庄里也经常能看到外地牌照的车子停在各家的院门口。
开始还感到有点好奇,翻看了一下手机日历,原来又到了一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
今年的中元节来得有点晚,因为前面有个闰六月,所以是8月6日才是中元节。
在我们衡阳当地,中元节是很被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甚至要比清明节更受到重视。
不少的家庭在清明、过年都不回家,但是在每年的中元节都会请假赶回来。七月十五中元节到了,为何又被称为“鬼节”?中元节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民间在这个节日要祭祀先祖、怀念过世的亲人们,并对未来生活寄予美好的祝愿。既然有“中元节”,那肯定也有“上元节”、“下元节”。
中元节的起源,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就早已经有了。其最初是源于民间对于宗教的信仰。
这个节日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其中道教把诸神中分“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为“三官大帝”。
民间认为他们都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其中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
而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也就是“中元节”,民间认为这一天地狱将无人把守,他们可以回到人间,所以中元节又被称之为“鬼节”。
农历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也被称为食寒食,这天主要是为了纪念贤人。那在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①祭祀祖先。
中元节既然是一个祭祖的节日,那在这天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祭祀祖先了,民间相信祖先会在这个节日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在我们这里,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会赶在中元节前回来,就是为了祭祀先祖的。
无论有钱没钱,都会购买或者是准备一些冥币、水果、酒水,还有一些时令的食物来祭祀先人,以示追思。
我的家乡这边,还有中元节包粽子的习俗,十几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现在只有极少数人家才会包粽子了。
关于中元节祭祖是在哪一天,虽然其是在农历七月十五,但是也并不是就是在这一天,有些是在七月十四就祭祖了,有些是在十五日进行,还有些会在十六日进行。
②烧纸。
在中元节这天的傍晚时分,村民会在十字路口附近焚烧冥纸,民间认为阳世间的纸就是阴世间的钱,而在这一天给先人或者是去世的亲人们烧纸,就是给他们“送钱”过去。
虽然这个有点迷信但是这个是传统习俗的重要部分。同时在烧纸的生活,一般都会留下几张,目的是给一些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避免他们去抢夺亡人的钱。
③放河灯。
不过在中元节的生活,荷花灯里面放的油烛是地藏烛。而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在一些靠近河边、海边的地区,中元节期间还有放小船的习俗。
其实这个也是有道理的,一方面是在外面过夜,蚊虫比较多,它们可能在衣物上产卵。
另外一方面就是到了中元节,晚上的时候露水已经很重,天黑了以后衣物容易受潮,这样穿在身上对身体不适。
而在燃烧冥纸的时候就要注意要在特定场合、指定地点进行,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的。同时燃烧以后,一定要等到火彻底熄灭了才能离开。
第三条就是不能偷吃祭品,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会这样做,但是让大人看到了就会骂人的。
因为这些祭品都是给过世的亲人们准备的,有人偷吃了就是对他们的不尊敬。
还有最后一条,那就是忌乱踩冥纸,冥纸都是烧给过世的亲人们的,其和祭品一样都是忌乱踩的。
中元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其是为了缅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在民间的这些禁忌有些看起来是有点迷信的色彩,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年轻人有些可能是百无禁忌了,但是老辈人还是很看重的。
当然了在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中元节的民俗活动也就不一样了。在你的家乡,中元节还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