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农历七月半到了。这一天可是非常不一般,因为这天是中元节,有很多说法和讲究需要注意。
七月半中元节也叫"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之为"七月半"。中元节就是源自七月半的秋收祭祖。
据了解,农历七月十五正值秋收之际,此时农作物均已成熟,古人为了感谢神灵的庇佑,就衍生出了"收获祭"。
所谓"收获祭"就是古人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通常把时令果蔬及当季收获的粮食一起供奉,让神灵和祖先们享用。然后一家人在品尝这些祭祀之物,寓意就是敬祖尽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大江南北就都有了中元节祭祖的习俗。
另外,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在民间还有一个叫法,那就是"鬼节"。据悉,农历七月,一直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因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鬼门"便会打开,鬼魂就会出来;到了七月三十日鬼门便会关上,一切恢复正常。
而七月十五这天原本只是祭祀之日,可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导致演变为了"鬼节"。据道教史书记载,"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由于地官管辖范围是地府,故而在七月半这天,地官赦罪,众鬼都要离开地府,此时留在世上的家人们都会引导鬼魂回家,因此七月十五就被称为了鬼节。
老话说要注意"三不空"
其一,粮不空
七月半是秋收的季节,此时人们都会将收获的粮食放入囤中保存,或者将粮食磨成面粉放入粮缸中保存。为此这一天只要家里能储存粮食的地方都不会空着。寓意就是粮食大丰收,不会饿肚子。
而过如这一天,家里的粮缸空着,那么就意味着自己一年的粮食没有收成,言外之意,这一年要遭受衰败,碌碌无为了,很可能吃不上饭。所以,这一天自家的粮缸一定要装满。
其二,家不空
首先,既然七月半有鬼节一说,也是祭祀之日,为此这一天就需要家人在家祭拜,而且还要热热闹闹地进行。
其次,这一天由于逝去先人的鬼魂会回家,此时就需要家中有人,并且进行接待,如果没人在家,就会导致先人误认为没有子嗣,也就不需要庇护自己的家了。
所以,这一天,家中一定要有人,越热闹越好,而且晚上不要随便外出去别人家过节。
其三,雨不空
秋天的很大特点就是阴雨连绵,雨下得不大,但会一直持续好多天。虽然会影响秋收的进行,但是充足的雨量也会对粮食收获前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雨水的加持,也就是天气太过晴朗,就会有秋旱的现象出现,影响作物生长。
所以,这时候就有"雨不空"之说。正如俗语说的,"七月半定旱涝,八月半定收成"。只要七月半雨不空,今年就是一个丰收年。
总之,七月半要到了,大家一定要遵循老传统,谨记"三不空",让自己和家人旺上加旺,守住财运,不会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