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清明节就要到了,这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清明节虽然已经流传千百年之久,时至今日,很多人虽然只知道清明节是传统四大节日之一,需要放假,扫墓等等,但是他们不能真正明白清明节的来历以及含义。尤其是年轻人已经把传统文化渐渐遗忘。
清明到底是啥?
最早的清明其实仅仅只是一个节气而已,《淮南子》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此时万物清洁明净,正是春耕关键期。而古代帝王有推崇“墓祭”之礼,这个节点恰巧与清明重合。
除了墓祭之礼外,还包括了寒食节,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介子推的故事紧密相连,寒食节往往是春分后的15天,恰巧是清明前一两天,到了唐代之后,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已经成为风尚,白居易诗中“寒食野望哭”的场景,印证着两个节日的悄然合流。到了宋代后,直接把几个节日融合,并且有了放假的规定,从此“清明”既是踏青赏春的节气,又是寄托哀思的节日。
4月1日为啥不上坟?
老话说“三月清明挂在前,二月清明挂在后”,意思就是清明如果在农历二月上坟就要在清明之后,要是在农历三月就要清明前,今年的清明初于农历三月就要提前,也就是4月1、2、3号。
4月1号是愚人节,虽然这不是中国的节日,但起源很早,大概是1564年。这一天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幽默的节日。和扫墓上坟这种庄重严肃的事情格格不入,所以这天不能上坟,只有2号和3号。
4月2日和4月3日这两日是吉日吗?适合上坟烧纸吗?
根据老黄历与民俗专家的解析,2025年清明扫墓的“黄金窗口期”为3月29日至4月11日。
4月2日:值日为“开日”,寓意万物新生,当日巳时(9:00-11:00)和申时(15:00-17:00)最利祭祖。玄空九星显示“八白左辅星”当值,主正财事业顺遂,适合家族集体扫墓。
4月3日:虽未被列入“吉日”,但黄历显示当天属己卯月,无刑冲破害,可正常扫墓。不过值神“勾陈”主拖延,建议避开下午申时后(15:00后)行动。因此看来3号扫墓的日子想比2号要逊色很多,大家尽量选择2日扫墓最佳。
另外清明节的规矩可不止这一点,民间常说“四人不上坟,子孙会有福”,那么这“四人”指的是什么呢?有没有道理呢?
这个说的老人其实指的的上了70岁的人,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在古时候能活到70岁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也比较稀罕。
至于为什么这个岁数不上坟,主要是有3点,第一就是家人害怕上坟后老人触景生情,也许埋葬的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所有的回忆涌现,会影响心情,过于激动就会影响健康。除此之外古时候坟地多数在荒郊野外,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
从古到今,孕妇都是不能上坟的,流传最多的说法就是大家认为坟地是阴气很重的地方,也充满着各种邪祟,如果孕妇去上坟的话,或许会招来晦气,对还未出生的宝宝不好。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孕妇行动不便,上坟容易出现意外。
按照老辈的说法,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上坟,有人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天眼”,上坟后可能会看见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另外小孩子的阳气比较弱,而坟地是极阴之地,影响孩子的健康。另外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都不懂事,如果带上坟的话,或许会说一些不吉利的话,或者做出一些不吉利的事情,为了避免这些,就不要大孩子上坟了。
生病的人或者长期身体虚弱的人是不可以上坟的,因为生病的人也是属于阳气不足,而墓地又阴气重,这样可能会加重病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身体有病的人最好就是在家卧床养病,如果再舟车劳顿去上坟,无疑会让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