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穿越回哪个朝代古代人是这样玩转元宵节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等,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喜庆节日之一。元宵活动的主题强调一个“闹”字,放花灯、舞狮子、踩高跷、猜谜语、吃元宵。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中国年的“压轴戏”。

热热闹闹的欢聚、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传承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生在这个时代的你大概没有办法真正领略古代中国元宵节的盛景,据说当时是“家家走桥,人人看灯”,华夏闹元宵,天涯共此时有了确切的注解。

一起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汉代:祭太一神、燃灯表佛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亳人谬忌奏请祭祀“泰一”神。“泰一”神又称“泰乙”、“太一”或“太乙”。为何要祀泰一呢?谬忌认为“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贵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汉武帝又是极为相信神仙的皇帝,面对当时人们心目中如此尊贵的太一神,岂能不大大祭祀一番。

尤其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划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法苑珠林》又记载明帝永平十四年(71年),五岳诸山道士要与西域和尚比较法力,以辨真伪。汉明帝令僧道正月十五日会集于洛阳白马寺,道士斋道经,设置三坛,然后纵火焚经,经书见火而被焚化。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印习俗互相融合,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日夜,城乡灯火辉煌,昼夜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

这既有祭太一神的旧说,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原有的神仙术与佛教礼仪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这个习俗经官方的倡导而开始流行,并在这一夜取消宵禁制度。据《事物纪原》记载:汉代西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魏晋:祭门户、祀蚕神、迎紫姑

按《荆楚岁时记》记载,祭门户的仪式是制作豆粥,上加油脂以此祭祀门户;先在左右门户插上水杨枝,根据杨树枝受风飘动所指的方向,再用酒肉食品及插上筷子的豆粥、糕饼等来祭祀,称“望日祭门”。

为什么要如此祭祀呢?《齐谐记》记载:正月半,有位神仙降临到以养蚕为业的陈氏家宅,说“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

《续齐谐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是更为详细。在正月十五日,吴县居民张成夜间起来,看见一个妇人立在房宅的东南角,对张成说:“我是这地方之神,明年正月十五,要煮碗白米粥,上面加盖些肉脂来祭祀我,我会使你家蚕业兴隆。”说罢就不见了。张成按照她所说的办法祭祀,从此养蚕年年丰收。由于这个传说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时人每到正月十五都做粥祭祀,并加肉覆盖在粥上来吃。

更有趣的是“迎紫姑”,以卜将来蚕事好坏。按南朝宋人刘敬叔《异苑》的记载,紫姑本是一户人家的小妾,为正房大妇所嫉妒,于正月十五日气愤而死。后人做其形而迎接她。迎时要念咒:“子胥(紫姑丈夫之名)不在,曹夫人(即其大妇)已行,小姑可出。”迎紫姑时要在厕所边或猪栏边,如果手中的紫姑形象物变重,就是紫姑神来了。迎紫姑还要在厕所中置破旧衣裳。

据说有平昌孟氏曾于正月十五日试迎了一次,紫姑竟“穿屋而去”。看来当时人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个为人做妾的紫姑显然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想象而创造的神,所以她地位卑贱,穿破旧衣服,活动于厕所或猪圈栏旁。

隋唐:赏花灯

到了隋朝,隋炀帝性格张扬,在节日庆祝上较为铺张。隋炀帝命人在正月十五这一天“通街设灯”,还饶有兴致的写下了“法轮天下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诗句。《资治通鉴·隋纪》记载:“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从此一扫汉代敬神礼佛的节日观念,而开元宵行乐之端。所以胡三省注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

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描述当时盛况道,“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精彩的百戏歌舞中既有传统的百兽舞、五禽戏,又有少数民族的艺术表演。“羌笛陇头吟,胡舞龟兹曲”。隋炀帝这位浪荡天子乐陶陶地带着他的成群妃嫔,登楼观灯。

唐取代隋后,在元宵节这一项目上延续了前朝的传统,并且将元宵节庆祝的时间从一天增加到了三天,这对于元宵节的发展无疑是影响重大的。

我们知道,古代宵禁制度很严格,夜间是禁止人们活动的,违反禁令者,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尤其是近畿地区。而元宵节期间则例外,这时政府暂时取消宵禁的限制,也被称为“放夜”,昼夜不禁地庆祝三天。据《太平御览》引唐人韦述《两京新记》:“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走出坊门,夜游观赏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以致车不能掉头,人难以转身。

▲唐代的赏灯活动极其兴盛

李商隐曾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描述了唐代的都城灯会:“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游人仕女如织、车马喧阗竟夜的场景,如在当前。

宋代:逛灯会,猜灯谜

在文化大发展的宋朝,燃灯和关灯的习俗被承袭下来,庆祝时间也从三天增加到五天,规模也空前扩大。这时的元宵猜灯谜活动也流行开来。从皇帝到臣子再到平民,元宵节是不论等级贵贱,普天同庆的节日。尤其是皇帝的喜爱和大力推广,也是其千古流传。宋仁宗时,多将灯谜写在纸上,然后再悬挂在花灯纸上,供市民猜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此外,宋人在元宵节还要吃汤圆。在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里有对汤圆的描述:“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宋朝期间基本形成了中国元宵节的基本庆祝方式,历经千年绵远不衰。

▲南宋朱玉《灯戏图》

宋时的灯会兴盛,与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很大关系。《武林旧事》中记,南宋中兴之后,都城临安(今杭州)一些茶馆每临近元宵节,就顺带悬挂花灯售卖,数年后渐成气候,遂形成了专业的元宵灯市。

灯市于每年元宵节的前几天开市。为了繁荣市场,京城的行政长官每年都会派专人巡视,并且根据每家商铺门前悬挂的花灯数量,补贴相应的蜡烛、灯油以及费用。

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官员也会在维持秩序、治安方面下大力气,以保障观灯百姓的人身安全。灯会期间,城中凡是热闹人多的地方,都点有巨烛或松柴照路,大量的兵卒罗列在旁,形成了一个个治安岗。

▲南宋李嵩《观灯图》

南宋的皇帝对于民间灯会也非常感兴趣。每年的元宵节,到了二更时分,皇帝就带领着内宫中人,乘小车到宣德门的门楼上观赏鳌山。鳌山是用竹木材料扎盖而成的一座如鳌形的高台,通常位于灯市的正中央,上悬数百盏各式花灯。鳌山的规模,在《大宋宣和遗事》里有记载:“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

而在皇帝观赏灯的时候,京尹会挑选一批衣着整洁,食品干净卫生的小贩,另外还有一批歌舞曼妙动听的艺人,于宣德门外等候。赏完灯,皇帝会召这些人到门楼上表演,平时难得外出的妃嫔内人,也纷纷购买小贩售卖的零食。由于她们不了解价格,所费比常人往往要高出数倍,有的商贩甚至因此而一夜暴富。

明清:舞龙舞狮、闹社火、踩高跷、扭秧歌

到了明代,元宵节放灯从正月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明会典》记载:永乐七年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起给百官赐假十日,以度佳节。明代元宵节又增添了耍狮子的娱乐项目。

明代福建一带的灯会也很兴盛。凡富贵人家,不论是曲院回廊,抑或内院寝室,都会张灯,有的人家一年甚至要张设上千盏灯。到了元宵之夜,这些人家就会洞开院门,任人游览,以炫耀家势。街市上的人家,门头上都会悬挂两盏灯,每十家则合建一座彩棚,各种造型图案的花灯应有尽有。

▲明成化年间《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而在京城,元宵之前的几天,东安门外北大街的灯市上,就汇聚了各地的客商和能工巧匠,观赏者也是络绎不绝。短短的数天时间,做花灯生意的客商,不仅要拼制作工艺,也要比拼经商的实力。因为灯市附近的商铺和住房,每临近开市,租价就会连翻数倍,一般的小生意人轻易不敢问津。灯市上,各种各样工艺新颖的花灯,无所不有,有镶嵌珠宝珍玩的花灯,也有从海外贩运回来的洋灯,其中的价昂者,一盏就要卖上千两银子。

清代元宵节,民间的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的新内容。从元旦到元宵节,舞狮子、舞龙、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动都涌到节日期间,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像《清嘉录》描写灯节的诗中就有:“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

▲清《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元宵节=情人节?

正如上文所说,古代大多时候都有严格的宵禁制度,只有元宵节是个例外。元宵节的晚上,各种花灯点缀市井街道,男女老少、主人奴仆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观看表演,极尽热闹喜庆,这在社会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可以算得上是狂欢节。

封建时代的男女婚姻是不能自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是未出闺的女性,平时是不允许外出的。但在元宵节的夜晚,那些平时待在深闺中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们便可以相互结伴,出来游玩赏灯。

▲明代《上元灯彩图》

在夜幕星空朦胧和灯光映衬下,单身男女青年走上街头,借着赏花灯,逛花市的名义,用眼角余光相互打量观察异性,善缘由此而结。

一旦看上心仪的,便会含蓄的请朋友上千自报家门,如果对方也有好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然后彼此会记下姓名和地址。双方回家后向各自的父母禀告,父母本着“明媒正娶”的原则,抓紧走“流程”。有父母关照,媒妁牵线,幸运的话,便可成就一对姻缘佳偶。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在元宵之夜乔装打扮上街游玩,偶遇第一任驸马薛绍,上前揭下了他的面具,成就了一段佳话。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经典佳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都是描述了元宵节的夜晚,青年男女暧昧而又含蓄的爱慕情感氛围。

即使在封建制度极为严苛的清代,也难当元宵节里人们对浪漫爱情的期待与表露。清人董舜民在《元夜踏灯》里写道:“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官方新浪微博

官方抖音号

中共邵阳市委、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官方网站,中共邵阳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

THE END
0.大年十五是什么节,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过年期间很多人都会关注节日信息,那么,大年十五是什么节,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黄历每天都是不同的,想知道2023年正月有哪些吉日和凶日吗?一年之计在于春,快跟随小编一起来水墨先生网查看更多2023年正月的内容吧。 jvzquC41o0ynz|3eqo5okjshgp532;813;7:6@3jvor
1.元宵节哪位皇帝确立的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元宵节哪位皇帝确立的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元宵节哪位皇帝确立的是什么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元宵节哪位皇帝确立的是什么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元宵节是汉文帝确立的。汉代时期,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jvzq<84|qpmig7}kpz{bpƒj0eqs/ew4|qpmig8724451;:91:86537mvon
2.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题目: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 答案:宋代 解析: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宋朝‌‌ 猜灯谜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谜语,但将其悬于灯上供人猜射的形式则始于南宋。南宋时,首都临安(今杭州)每逢元宵节,制谜、猜谜的人众多,这种活动逐渐成为元宵节的重要娱乐项目‌ jvzquC41ujuv{xz05fshcvj0eqs0iu4779>927mvon
3.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时候?,吃元宵源于哪个朝代?本篇主要介绍了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时候的相关知识,若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时候?的资讯,请您移步到科普分类下的生活百科栏目频道阅读更多关于吃元宵起源于什么朝代,元宵节吃元宵起源于哪个朝代,吃元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元宵节的经验知识,希望这些经验知识能帮助到您。 jvzq<84l{0pvp|mku0ipo8pgrw5tjnsijwuccrpg14=16B>0jvsm
4.蚂蚁庄园2月12日答案今日最新: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这是支付宝蚂蚁庄园2月12日的问题,答对即可获得一份180g小鸡宝宝饲料作为奖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正确的答案吧。 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 1、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 宋代 清代 2、正确答案:宋代 3、答案解析: 宋代,元宵节猜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宋朝时期。据史书记载,元宵节jvzq<84f|d4izwjyu0ipo8sgyu5zz|142862;434182;9:7:0yivvq
5.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2.12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这是2025年蚂蚁庄园2月12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2025年2月12日今天蚂蚁庄园课堂小鸡饲料答案。 蚂蚁庄园非常好玩,养鸡的同时还能做慈善,增进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免费领取小鸡饲料。 蚂蚁庄园课堂今天的问题是: jvzq<84o0otx0ls1mgpj1€i14;?1;@50jvsm
6.吃元宵起始于哪个朝代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吃元宵起始于哪个朝代,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起源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jvzquC41okv/{~|gpoo/exr1ujodk8xjktko1:97;3<:0qyon
7.关于南北元宵节习俗差异是什么另外,元宵储藏不能冷冻,只能现做现吃,不能长期保存(放久了会裂开,冷藏也一样),而汤圆则必须冷冻。 其实,无论吃的是元宵还是汤圆,虽然在形式上有区别,但所要表达的寓意都一样,那就是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元宵节猜灯谜起源于哪个朝代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fpzkgplrj1e4816B;90jznn
8.挂灯笼起源于哪个朝代1、挂灯笼起源于哪个朝代 挂灯笼起源于西汉。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jvzq<84o0;8iwj~w0eun1qzc|z5G4j:73CG2:j;e95>0
9.灯谜起源于哪个朝代生活频道灯谜起源于哪个朝代 灯谜起源于夏朝,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一种通过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就演变成了瘦辞或者隐语,是中国灯谜的雏形。秦汉时期则是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期,猜谜开始盛行,有人会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让人猜。 到了南宋,有一些文人学士常常在元宵节花灯之夜,在纱灯上贴上谜jvzquC41o0pjcwl|k0ipo8ywygt0uqjpij{p1:9:5;8/j}rn
10.斗茶起源于哪个朝代()斗茶起源于唐朝,却在()得以流行。 A.元朝 B.宋朝 C.清朝 D.明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斗茶起源于唐朝,却在()得以流行。 A.明朝 B.元朝 C.清朝 D.宋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词起源于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A.宋朝 B.汉朝jvzquC41yy}/ojsqpimv0lto1|ohg8:vh8pd9ƒ3jvor
11.蚂蚁庄园答题今日答案2月12日蚂蚁庄园答题今日答案汇总2、元宵节猜灯谜活动起源于哪个朝代 正确答案:宋代 答案解析:宋代,元宵节猜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宋朝时期。据史书记载,元宵节的猜灯谜活动最初是由一位名叫欧阳修的文学家发起的。 二、参与方法 1.在支付宝中进入蚂蚁庄园,点击下方三个图标中第二个【领饲料】图标; jvzquC41o0gmk;650pku1wjyu1mm4>5413<24<=70jznn
12.2021年元宵节是几九第几天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最开始起源于汉朝,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就会过元宵节。所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元宵节我们都知道是一定会有赏花灯的习俗的,而这个习俗则是兴起于东汉明帝时期,因为明帝崇尚佛教。他听说佛教僧侣会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并点灯拜佛。他下令在宫殿和寺庙jvzquC41yy}/trqk0eun0ls1{wgozrfqlkk0;@>9:0nuou
13.知识问答带答案174、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B ) A. 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5、最早的血压计用于测量什么血压的。( D ) A. 大象 B.牛 C.猪 D.马 176、太阳在一年中直射南北回归线的次数各几次。( A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177、足球比赛双方各有多少名运动员。(B)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e4d8g89ifeejb5Af2fg4ivvq
14.关于元宵节的知识问答|吟句子周朝专门掌管元宵节燃灯、观灯的官吏叫:司烜。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哪个年代:宋朝。元宵节是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号。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问它起源于哪个朝代:汉朝。元宵节观灯起于哪个朝代:隋朝。汤圆是在哪一个节日吃的:元宵节。 更多关于元宵节的知识问答 jvzquC41yy}/{rslw|o/exr1{4>24<:0jvsm
15.元宵节知识竞赛题目(精选2套)23.“元宵节”起源于中国哪个朝代? 24.“元宵节”的`时间是()。 25.下列哪个人与元宵节有关() 26.下面是四则民间传说。你认为,哪一个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 27.下列哪个不是元宵节的来源() 28.元宵又被称“汤圆”、“圆子”、()、“水圆”等。 29.以下哪个是元宵节的习俗? 30.元宵节一般吃什么食物() 31.农历正月十五日, jvzq<84yyy4vpsx0eqs0|8<;53:80qyon
16.元宵节赏灯始于什么时期元宵节赏灯起源于什么时期这种热闹的场景,似乎和千百年前古人仰望星空的画面重叠在一起。那些悬挂在屋檐下的彩灯,不仅照亮了黑夜,更串联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密码,让人忍不住想探寻:这些闪烁的灯火,究竟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点亮华夏大地的夜空? 要说元宵节点灯的传统,得从东汉宫廷里的烛光说起。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原,汉明帝听说印度有正月十五燃灯jvzquC41yy}/dlhl0eun0ls1xkkx1:62494ivvq
17.元宵节领证好吗?2022元宵节这天可以登记结婚证吗?凶煞宜忌:勾陈黑道 勾绞 河魁 八座地破 劫煞 天狗下食 【今日黄历所宜】 今日百事忌,大事勿用 【今日黄历所忌】 今日百事忌,大事勿用 由黄历信息可知,2022年元宵节是“大事勿用”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诸事不宜,因此不是很建议2022年元宵节登记结婚证。jvzquC41o0q48?3eqo5skun13671:<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