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传说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农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称为元宵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中国的老百姓特别重视在这一年的开端能有个好兆头,能够交好运。而过了正月十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元宵节的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比如“闹花灯”、“舞龙舞狮”、“猜灯谜”、“吃元宵”、“踩高跷”、“祭门、祭户”等等热闹有趣的民俗活动。

而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突出了一个“闹”字,各种民俗活动参与的人数众多且需要人们化妆打扮,扮演成民间传说中各样的故事桥段和人物形象,如“猪八戒背媳妇”“哪吒闹海”“齐天大圣”等等,其场面十分热闹,且具有“狂欢”的性质。

唐代的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描述“火树银花和,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的“上元节”中,就有放花灯,城中不宵禁的习惯。辛劳了一年的老百姓们,也确是需要这样一个时刻,释放自己的感情,庆祝春回大地,并以此调整身心状态,准备新一年的生产劳动。而正月十五中的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也成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来历,自古之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其中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氏之乱”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权旁落,密谋叛乱,齐王刘襄联合周勃等功臣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代王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之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这第二个传说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根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而在古时没电来照明,“点灯”这件事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仪式感,故上元节人们要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来赏灯,燃放烟火,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第三个传说是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时,百姓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唐宋以来,这项活动已非常兴盛,参加歌舞者有时多达数万人,从晚上一直到白天才结束。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发生了变化,火把也逐渐演变成了彩灯。其实,一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仍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THE END
0.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1、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 1、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2、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jvzq<84o0;8iwj~w0eun1qzc|z513?gdC:lB3@895:>0
1.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作文(十篇)篇1:元宵节快乐600字话题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很快乐,不是玩得快乐,而是做得快乐。 This years Lantern Festival, I am very happy, not to play happily, but to do happily. 老姑开了一家烧烤店,元宵节晚上,我去店里玩。 jvzq<84yyy4lcr}wg:4dqv4u13=3;nj9edg:dj:54d76gk68h9k4:98gh1
2.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1、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jvzq<84o0tomk:60eqs0z€>372741
3.春节吃元宵的来历春节吃元宵的来历 四川习俗,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即元宵,又叫汤圆、粉果子、浮圆于,这是春节食俗的一种。北方过春节普遍吃水饺,南方各地普遍吃元宵、年糕和面条。这和元宵节是两码事。初一早上吃元宵,意在祝全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宋朝时把元宵叫做圆子,后来南方称作汤圆,北方称作元宵jvzquC41oktt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96365QYJ_C\KRB\^^0ujznn
4.​元宵节的起源故事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其来历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传,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时期。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这一天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jvzquC41yy}/iƒkcp0ipo8cvct04=<85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