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馆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岳晓迪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一个预示着阖家团聚的节日,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南北方人文和地理环境都有很大差异。下面我将从饮食、娱乐活动、舞狮这三方面给大家介绍南北方在过元宵节时的风俗差异。
一、饮食差异
元宵节,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两种食物是同一种小吃,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其实它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北方的元宵是先制作方块形的固态馅料,馅料过水后,丢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里,在笸箩里反复滚动,最终制作而成,北方元宵多为甜馅儿,然后在手心里团成圆球状,汤圆是包制而成的,馅料有甜有咸,甚至有荤有素。
△北方滚元宵△
△南方包汤圆△
一、娱乐活动差异
元宵佳节我国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北方最重要的娱乐活动是逛庙会、猜灯谜、看花灯、放焰火。其中尤以各具特色的庙会活动最为热闹。如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还有石家庄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在元宵节表演。
△“拉碌碡”表演△
山东省在元宵节多开展游艺活动,其中包含形式各种各样的杂耍活动,如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
△民间耍龙灯 △
△划旱船表演 △
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少不了挂花灯、放焰火。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异彩纷呈,美轮美奂。放焰火,也是山西人民在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
△放焰火 △
南方的元宵节在娱乐活动上与北方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同,比较有特色的如树元宵、放天灯、舞火龙、送灯、穿灯脚等。在广州、香港等地,元宵节要进行树元宵活动,树亦作竖,即将彩灯高竖起来,小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起于高杆之上,高高悬挂起来,彩光闪耀。除此之外,还有元宵节放天灯的传统,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型的灯,或圆柱形或棱柱形,灯下燃烛,热气升腾,灯飞升于天空,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寄托美好的愿望。舞火龙也是南方元宵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如香港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龙身插满长寿香,盛会之夜,整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民众放天灯祈福 △
△插满长寿香的火龙 △
在闽南地区,元宵节还有一些别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如福建地区,多有元宵节娘家送灯的习俗,因“灯”与“丁”谐音,所以送灯的寓意都是“添丁”,尤其是对已嫁未育者,娘家多于正月十五送观音送子灯。“穿灯脚”即在元宵夜,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了男丁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者其它年岁大的老妇人的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说吉祥语,从祠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向祖宗向亲朋展示新媳妇,而生过男丁的小媳妇也要过灯脚则是在于告慰祖先。
△元宵节民间送灯习俗 △
△传统观音送子花灯 △
三、舞狮差异
南北方在元宵节都有舞狮表演,但各有不同。
北方的狮舞表演以“武狮”为主,重模仿,表演力求惟妙惟肖,较为接近杂耍。动作方面,北狮舞动多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一般雌雄成对出现,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大狮,大狮弄小狮,尽显天伦之乐。
△惟妙惟肖的北狮表演 △
南方的舞狮表演以“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丰富,以细节打动人,动作很丰富,如有瘙痒、抖毛、舔毛等动作,幽默风趣,惹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表演注重“传神写照”,同武术相结合,着重威猛迅捷,其形象虽不如北狮细腻,但重在轻灵敏捷,刚柔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