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节花灯的寓意介绍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

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放天灯”,这天,人们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元宵节风俗

放烟火

元宵节晚上,人们会在房前屋后、广场上、茶楼等地点燃放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据说这是为了祈求平安、驱除邪气、祭祖神。

放孔明灯

放孔明灯也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习俗,这是一种用纸与木棒制成的灯笼,人们在灯里装上香油、灯芯、火柴,待点燃后,便可以放飞于空中,寓意祈求远离疾病、灾祸,实现健康平安,顺利前程。

看花灯

花灯是元宵节的又一大特点。在元宵节晚上,各地都会举办花灯展览,展出各种形态新颖、色彩缤纷的花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花灯有许多种制作材料,形状也各异:有的是竹木制的人物、动物、景观等;有的则在纸片上绘制突出图案,制作精美瑰丽。

猜灯谜

灯谜活动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既能增加人们的智力和文化娱乐性,又能增进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感情。灯谜一般是在彩灯上挂着或者写在灯笼上。灯谜可以是成语、歇后语、诗歌、谚语等等。

赏月

元宵节也是一年中赏月的好时候。在月色明亮的晚上,人们常会组织家庭、朋友一同赏月,有些地方还会组织赏花灯、赏月互动活动。

吃元宵

元宵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元宵通常由糯米制成,中央包裹着豆沙、芝麻、桂花和其他馅料。有些地方还有其它传统小吃如汤圆、花糕等。吃元宵寓意着家庭团圆、甜蜜幸福,也象征人人平安、幸福美满、共度团圆佳节。

元宵节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1、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2、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3、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4、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5、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6、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7、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被搅热。

元宵节简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END
0.元宵节风俗都有什么1、元宵节风俗都有什么 1、吃汤圆。元宵节的最主要习俗当然是吃汤圆,汤圆主要是糯米粉做成的,里面可以包裹不同的馅料,最常见的莫过于黑芝麻馅儿,还有花生馅儿等等,吃起来特别香甜,象征着团团圆圆。 2、看花灯。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灯笼的样式,很多可以用纸糊的,塑料纸做的,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样式,特别好看, jvzq<84o0;8iwj~w0eun1qzc|z513<>9:;;b;J=9d:J0
1.元宵节妙趣横生的元宵节习俗迎紫姑。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紫姑因为穷困而死,因为老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于是在有些地方,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叫送花灯。就是在元宵节前,娘家将花灯送给新嫁出去的女儿,或者亲友送灯给新婚未育的人家,希望早生孩子。为“灯”与“丁jvzquC41yy}/jwyx0v|0pn|u1252:A=:75999?8554:15<
2.元宵节是什么意思?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那么元宵节是什么意思?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跟我们一起了解下!更多关于2021年农历一月日历详情,欢迎来到华易网2021年正月专题查看! 元宵节是什么意思?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jvzquC41o0q48?3eqo5skun133>83B3jvor
3.元宵节有哪些传统风俗在佛教中,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而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会把夜称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即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一起来了解下元宵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现在元宵节的风俗渐渐沉寂了,人们了解的风俗是要吃汤圆或元宵。然jvzquC41yy}/{€630eun1sngtk~ju~4423>03;7214?:8A3jvor
4.元宵节:爱的传递.pptx02元宵节的风俗和活动元宵节传统与现代庆祝方式03元宵节的爱情传说元宵节与爱情传说的关联04如何在元宵节表达爱意元宵节浪漫传统0501.元宵节的起源和发展元宵节的起源与历史变迁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起源背景3元宵灯会元宵节逐渐发展成为灯会盛会4被赋予爱情意义后来元宵节与爱情传说相结合1汉代起源元宵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2:>=:50nuou
5.元宵节的风俗猜灯谜(通用9篇)12、一夜鱼龙舞(民俗风俗词语)。元宵灯会 13、好歹倒置令心怯(常言俗语)。元宵佳节 14、元宵之夜遇徐娘。(《射雕英雄传》人物)。胖妇人 15、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元宵 16、新春佳节话元宵(报刊名)。半月谈 17、元宵节开社员大会(部门单位场所)。方正集团 18、赶制元宵闲不住(常言俗语)。忙得团团转 19jvzquC41yy}/zofpygt/ew4ctv572?je83je2=5;0jznn
6.元宵节都有什么活动元宵也叫汤圆,寓意喜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2、放烟花 元宵节放烟花爆竹最是代表喜庆的活动了,那种男女老少齐出动的热闹气氛是别个时候没有的。 3、赏花灯 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各地大商场、庙会、公园等公共场合便早早挂满花灯,呈现一片欢乐jvzquC41yy}/z~jzkng/exr1lkkskƒmkujo0{~fpzkgplrj1e3<: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