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节日庚子年冬月十七,恭迎阿弥陀佛圣诞日菩萨如来诸佛十方

“阿”在印度梵文里是空、无之义

“弥陀”从梵文翻译成中文为“量”

故阿弥陀佛又称

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

阿弥陀佛曾发下四十八个大愿

不论哪个世界中的众生

听闻极乐世界的种种功德庄严

以及阿弥陀佛往昔行菩萨道时

所发菩提心愿

所行菩萨之行

而欲随学发愿修行并能一心专念

阿弥陀佛名号

以此种种功德回向

发愿于命终之时

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其人便可在临命终时

得阿弥陀佛及其诸圣众现前接引

即刻莲华化生,得不退转

千经万论 处处指归

——三藏十二部经典之所共赞

《佛说无量寿经》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无量清净佛,作佛以来凡十小劫。所居国名须摩提,正在西方,去是阎浮刹地界千亿万须弥山佛国。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亲授记,化身无数百千胝,智力广大徧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大乘入楞伽经》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法身及报身,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妙法莲华经》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愿见彼安乐世界阿弥陀佛,令此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生彼国已,绝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善男子善女人。闻阿弥陀佛声。称誉光明。朝暮常称誉其光明好。至心不断绝。在心所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为众菩萨阿罗汉所尊敬。

《文殊师利发愿经》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菩萨念佛三昧经》

以是诸善业,于此界命终,得供无量寿。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

《大方等陀罗尼经》

尔时大众遥见西方妙乐世界河池华树庄严之事,无不明了,尔时大众欢喜踊跃,至心礼敬无量寿佛,各各求生妙乐世界。

《十住毘婆沙论》

皆从彼发愿,寿命无有量,光明照无极,国土甚清净,闻名定作佛。今现在十方,具足成十力,是故稽首礼,人天中最尊。

《大智度论》

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佛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处赞叹三宝之音。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究竟一乘宝性论》

依此诸功德,愿于命终时,见无量寿佛,无边功德身。我及余信者,既见彼佛已,愿得离垢眼,成无上菩提。

《大乘起信论》

又如阿弥陀佛世界中诸菩萨身出常光,照十万由旬。问曰:菩萨身光如是,本以何业因缘得?答曰:常修念佛三昧,念诸佛光明神德故,得身光明。

往圣前贤 人人趣向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之所同遵

马鸣菩萨

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龙树菩萨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人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世亲菩萨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智者大师

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

善导大师

《无量寿经》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永明禅师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中峰国师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

虎溪尊者

真信修行之士,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

天如禅师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擞精神,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临命终时,好死恶死,我之盘缠预办了也,我之前程稳当了也。

紫柏禅师

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如何能得念佛灵验?若依我法念佛,果能于爱憎关头,不昧此句阿弥陀佛,而现在日用不得受用,临终不得往生,我舌根必然破烂。

莲池大师

古人教亲近明师,求善知识,而善知识实无口传心授秘密法门,只替人解粘去缚,便是秘密。今但“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即解粘去缚秘密法门,即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续,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憨山大师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着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日用动静,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净土之时也。

蕅益大师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欲决定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截流大师

敬劝诸友:必具真实愿,发忻厌心,视三界如牢狱,视家园如桎梏,视声色如鸩毒,视名利如缰锁,视数十年穷通际遇,如同昨梦,视娑婆一期报命,如在逆旅,信宿舍离,惟以归家为务,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舍得寸阴,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净土,诸佛皆成诳语,愿共勉之!

省庵大师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

彻悟大师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印光大师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弘一律师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

阿弥陀佛圣诞由来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

他说:“什么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

“哪一个?”

“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

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

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

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

“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佛诞。

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道、畜生道与地狱道。轮轮转转,始终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于天界,天神享尽之后,仍然会再下于人间,又再流转,业力重时,又会再转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堕入地狱道主动经千劫,求出无期。但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

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它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

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王

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二愿 不复更生恶道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第三愿 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四愿 形色无有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六愿 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七愿 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八愿 皆得知他心念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九愿 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愿 不起贪计身见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 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愿 光明遍照十方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 寿命同佛永久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愿 声闻广多无量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愿 寿命修短随意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六愿 国中无不善名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 诸佛称名赞叹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八愿 十念皆生我国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愿 勤修我皆接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 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愿 各具三十二相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愿 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愿 供具自皆如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愿 菩萨演一切智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愿 菩萨得金刚身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愿 万物悉皆殊特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八愿 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愿 受经普得智辩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愿 智辩无有限量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一愿 净国照见十方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愿 严饰超诸天人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愿 蒙光触身获益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愿 皆得法忍总持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愿 信乐永离女身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愿 勤修必成佛道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愿 归依感动天人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愿 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 受乐同于漏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愿 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愿 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愿 悉得清净解脱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愿 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四愿 修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愿 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愿 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愿 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愿 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念佛的功德利益

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二、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念佛之人,光明烛身,四十里之遥。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六、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喜欢、礼拜;

十、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图:网络 文: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分院、灵隐寺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FT圣诞节)小西妈双语工程蜂之队FunZone集体打卡2.1 圣诞由来---The Christmas Story(Charles妈 ) Cast List: Narrator:Charles Joseph: Jasper Marry: Becky Angel (Gabriel): Philip Soldier 1: Dexter Soldier 2: 泽泽 Innkeeper: Philip House jvzquC41yy}/onnrkct/ew46|hjokƒv
1.生了么小知识圣诞倒数日历的由来生活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生了么小知识】圣诞倒数日历的由来 节目简介 生了么小知识 2018 播出:未知 主持人:未知 地区:内地 类型:母婴/ 健康 简介:有趣的孕产母婴科普短视频,专门讲述母婴方面的小知识 看了还会看 03:14 听完这个“卸妆ASMR” 困意+80% 朱旺旺就是朱旺旺呗 2025 02:30 探店!空运来的长沙米粉,这家湖南菜香! 李佳琦爱吃助播团 jvzquC41yy}/opyx0eun1k4544<9389:86=:77mvonEgrxx?8
2.圣诞晚会活动策划方案A、19:00前的等待时间,播放圣诞歌曲,营造圣诞气氛,如《叮叮当,叮叮当》《平安夜》《听,天使报佳音》,活动要求每位参与者携带一张圣诞贺卡,在入场时交给工作人员。 B、19:00活动准时开始。 C、19:00~19:05首先由主持人致词,内容为圣诞祝福,圣诞由来,以及世界各地的圣诞风俗等。 jvzq<84yyy4vpsx0eqs0j~tfqpmgcwlcp1814<5518=12>::0jznn
3.常见历史典故的由来大全◆“压岁钱”的由来 春节拜年,一般是按辈数大小互相拜的。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儿童“压岁钱”。压岁钱,相传是由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的。据说,在历史上,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赠送,这就是“压岁盘”。后来,“压岁钱”取代了“压岁盘”,这就是现在jvzquC41okv/t~nygp4dqv4|wq}fp8qkujoekjsiw17:;<7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