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最初是关于女性的节日。七姐(即织女)被称为纺织女神,七月初七是七姐的诞辰,凡间女子便在这天晚上祭拜七姐,乞求她传授智慧和纺织技巧。经历史发展演变,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后逐渐被大众认为是“中国传统情人节”。
(话说回来,七夕能成为“中国传统情人节”少不了各大商家的营销助力(狗头保命)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人也过七夕节,他们称七夕祭り「たなばたまつり」 / 乞巧奠「きっこうでん」。奈良时代,七夕由我国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的民间传说「棚机津女」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七夕。
最初,七夕只是日本皇宫贵族们的祈愿祭典活动,江户时代才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来,幕府官方把七夕纳入「五节句」之一,由此,七夕正式成为节日。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改用公历,七夕节也由原来的农历七月初七改为公历7月7日。
不过,日本的七夕节和爱情无关,主要是祈福。女孩子们会在这天向织姬(织女)祈愿自己能够拥有巧手艺;小孩儿也会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祈愿。
同过端午节一样,日本的七夕节也有很多传统习俗。
七夕摆饰(七夕飾り)
1.在笹竹上挂彩色纸条祈愿:七夕这天,人们会在彩色的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心愿,连同装饰品一起挂到笹竹上,摆在自家院子里。
纸条共五种颜色(金、木、水、火、土),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白色(金)代表履行义务以及遵守约定;青色或绿色(木)代表为人处世能力;黑色或紫色(水)代表学业顺利,工作步步高升;红色(火)代表感谢父母;黄色(土)代表信任与善待他人。
(PS:最初,木为青色,水为黑色;后来,将青色改为了绿色,黑色也因为不吉利而改成了象征高贵的紫色。)
2.摆七夕人偶:七夕人偶代表牛郎和织女,在日本称为彦星与织姫的人形。每到七夕,日本部分地区的人们就会做一些人偶摆在自家门口,寄托“能缝制出漂亮的衣服”“顺利将孩子养大成人”等愿望。
此外,七夕的装饰物还有紙衣(かみこ)、巾着(きんちゃく)、折鶴等等,不同的饰物代表不同的愿望,此处就不一一介绍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查阅哦。
七夕特色食物
咱们过端午会吃粽子,过中秋会吃月饼,日本人在过七夕时也会吃七夕特有的食物。
1.素面:据说素面也是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这种面条极细(参考我国的龙须面),看起来很像织布用的细毛线。因此,吃素面也有为自己的手艺进步祈福的功效。
2.索饼:又称为麦绳,由我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是用小麦粉或者粘糕粉,编织成绳子状的油炸食物(参考我国的油炸大麻花)
(素面)
(索饼)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大家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日语#
#七夕、七夕由来、七夕起源、七夕习俗、日本七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